当前位置 : 首页
>>专题专栏 >>椒江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年度报告

台州市椒江区防汛防旱事务中心

何金昱

发布日期:2025-04-10 15: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椒江区委编办

单位名称台州市椒江区防汛防旱事务中心法定代表人何金昱
住所  台州市椒江区建设路16号
开办资金(万元)13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13.57期末数(万元)11.44
宗旨和业务范围降低洪涝台旱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防旱管理相关事务辅助工作防汛防旱应急救援相关辅助工作防汛防旱演练及相关制度拟定的行政辅助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1002E968763744举办单位台州市椒江区应急管理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在上级防指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街道(镇)及各防指成员单位的协同配合下,我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灾减灾理念,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精心组织,有力应对,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成功地抵御了梅雨期强降雨、干旱和3号“格美”、13号“贝碧嘉”、14号“普拉桑”台风等自然灾害,取得了今年防汛防台工作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安全度汛。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落实落细防汛包保责任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防汛工作。区委书记林强、区长马骏多次带队调研防汛工作,并对防汛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做好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准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全面压实防汛责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台责任体系,按照“区领导包镇(街道)、镇(街道)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区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联系镇(街道)现场指导开展防台抗台工作,镇(街道)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防御工作,关键时刻下沉一线、靠前指挥,镇村干部分片包干,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及时进岗到位,全力以赴做好服务指导工作,共落实各类防汛责任人3156人。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重新修编《台州市椒江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应急预案》,对部分成员单位的防台工作职能进行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防台工作职责。对全区8个街道(镇)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应急预案进行审查报备工作,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和区气象局协作制定《13110极端灾害性天气梯次化预报预警业务细则》,将叫应细化分为提前“1”天提醒区级各防汛责任人提前部署、提前“3”小时提醒值班值守、提前“1”小时发布精细到镇街的预警信号、叫应后镇街相关责任人接听电话不少于“10”秒;细化单站叫应,面向各自动气象站关联风险点的村级基层安全责任人,实时自动短信推送超阈值实时警报,提醒做好人员转移、安置保障、紧急抢险等工作,确保防范工作“实时”。(二)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一是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区防指于2月19日下发2024年度防汛大检查工作通知,明确了检查内容和工作要求。各镇街、防指成员单位和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积极开展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防汛自查、复查。在街道(镇)、部门自查的基础上,组建相关部门和专家到各街道(镇)开展防汛防台重点检查。同时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坚持无盲区、零死角,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行动。重点排查低洼易涝区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建筑工地、地质灾害点、水利工程、海上船舶、危旧房和重要基础设施等。据统计:全区共组织汛前检查491人次,发现隐患97处,在主汛期前全部整改落实,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开展防汛培训演练。区级及街道村社区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防汛知识培训,共开展培训20余次,共培训527人次。7月22日,区防指办组织开展防御台风(“1833”联合指挥)工作培训及桌面推演,以我区防御超强台风为背景,模拟台风登录前普降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和台风正面袭击我区,全区各地发生大面积强降雨的情景,我区立足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强化基层自主响应,全力做好强降雨应对防范工作,展开台风防御工作桌面推演。三是全面落实值班值守。4月15日进入汛期后,区防汛办与区农水及气象部门建立水雨情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做好汛期的天气动态监测工作;区防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关注水雨情、工情动态,全面掌握全区防御动态,重点做好突发性强降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预警“叫应”机制,对发布红色、橙色预警,建立健全预警发布,定点定向短临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提醒,第一时间叫醒基层党政领导及防汛责任人,同时严格落实“六问”抽查机制,既“叫醒”又“回应”。(三)全力以赴备战台风等自然灾害防御工作一是全力做好防御低温雨雪冰冻工作。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于1月19日开始影响我区,我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寒潮、暴雪)三级应急响应。区防指向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做好防御雨雪冰冻工作提示函》,聚焦“雪后路面除冰”,对全区主要道路分类采取针对性措施,针对椒江一桥二桥、章安太平山景区、葭沚大转盘、高铁台州站等高危路段实行封道措施,并联合市公运中心抢险队伍,连夜采取“扫雪车+人力”方式全力清理桥面积雪。全区244艘渔船全部进港,大陈航线停航,大陈景区关闭。区交通、供电、供水、供气、供油、通信等部门做好巡检排查、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和优化调度,确保正常运行。二是全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4月15日进入汛期后,区防汛办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区各部门、镇(街道)出动人次174人次,排查点位137处,发现隐患或问题数58处,全部整改落实到位。严格落实责任制,强降雨期间,对全区8个镇(街道)的共16个村社区的防汛责任人进岗到位情况进行电话抽查,确保人员在岗在位。加强监测预警,区气象、农水、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和行政执法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会商研判,特别强化局地短历时强降雨的预报预警,并通过各种途径发布预警信息,推动预警信息纵向快速传导,切实做到覆盖到村、传递到户、预警到人;区防指向相关部门及各街道(镇)及时下发《关于做好当前强降雨防御工作的通知》和《防汛工作提示函》。加强风险管控,加强地质灾害风险区、危房、低洼地带、高空作业、涉水景区等危险区域的巡查,确保人员安全。三是全力打好台风灾害防御战。今年共有3号“格美”、13号“贝碧嘉”、14号“普拉桑”3个台风对台州造成影响。在历次台风防御过程中,区防汛办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当好区领导参谋,积极做好全区防台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及时组织会商和下发指令,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台救灾中。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防台风工作,各级领导始终身处抗台一线,靠前指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抗击自然灾害,组织开展以人员撤离为重点的各项防御工作,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聚焦八张风险清单,全面管控人员转移、海域安全、地质灾害、城市内涝、水利工程、城市运行、安全生产、交通管理、岛上安全等九大风险。同时严防视线外人员管控,在防御13、14号台风中,分别针对堤外人员转移、堤外人员转移后管控及“讨小海”等情况,区防指多次发出指令要求,各街道有关部门实行全面网格化清查管理,24小时开展巡查,及时转移堤上观潮游玩等人员,严防人员回流,并对在海边“讨小海”、游玩、观潮等人员进行及时劝退,确保堤塘外人员安全。常务副区长董官真坐镇区防指指挥中心指挥部署协调,各镇街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分头抓好落实。防汛、气象等部门密切监视台风动向,掌握汛情、水情、雨情,不间断的向广大群众发布台风动态,并根据台风发展发出各道防御指令。应急、农水、海事、住建、行政执法、自然资源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抓好防御台风各项工作。在今年台风防御过程中,我区共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3次,防台风应急响应Ⅳ级4次,Ⅲ级4次,Ⅱ级1次。在台风防御工作中,区防指共发布各项明传指令17条,全区共转移各类危险区域人员4950人次,全区221艘渔船及各类船只全部回港避风,大陈岛上游客全部撤离,八大重点领域无一出险,全区范围无重大灾害发生,无出现人员伤亡事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预报预警能力不强。今年短时强对流天气多发频发,短历时降雨强度大,根据目前的技术手段,难以做到精准预测预报,多为降雨后的预警,给各镇街各部门的响应行动时间不够。(二)基层应急响应启动不及时。部分镇街、村(社区)由于人员变动等原因,未能及时在台汛期前开展自主响应演练、细化熟悉流程。乡级预案距离精准分工、简洁明了还有差距,缺少对辖区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而仅是参考针对其他场景的预案照搬照抄,导致内容千篇一律,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差。(三)防汛装备储备不足。各级应急消防管理站尤其是村(社区)一级要求通过第三方储备大型工程机械如大型专业车辆、冲锋舟、无人机、救援直升机等装备缺乏,与省市提出的新要求有差距,应急抢险的专业化、机械化程度不够。
四、下一步打算(一)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指挥效能。理顺乡村组织指挥机构,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实现乡村两级防汛防台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全面对接融入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和“141”基层治理体系,实现“1833”联合指挥体系全面贯通。(二)进一步提升基层风险防控能力。规范风险管理、隐患排查、人员排摸,实施重点风险领域、重点区域“一点一策”、隐患排查“一本通”、重点人群“一户一策”等措施,实现“八张风险清单”精细化管控、隐患排查清单式管理、人员转移全过程管控。(三)进一步提升基层预警响应能力。完善预警直达基层责任人和群众工作机制,实施高等级预警叫应叫醒;强化预警与响应联动,简化乡村两级防汛防台和冰雪灾害响应分级,科学设置响应分级标准,把预警纳入应急响应的启动条件,细化实化响应行动,实现预警全覆盖、信息传递快、应急处置快。(四)进一步提升基层抢险救援能力。结合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防汛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高标准配备防汛应急抢险和个人防护装备,规范化、常态化开展防汛专项训练,定期组织实战化防汛演练,建成城镇“135应急救援圈”和农村“15分钟救援圈”。(五)进一步提升基层运行保障能力。强化宣传培训和工作激励,多途径创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应知应会宣传和警示教育,树牢“每个人都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加强基层防汛指挥员和责任人培训,实现基层干部“懂指挥、会应急”,社会群众“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考评纳入基层应消体系建设考核体系,确保体系长效运行。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2024年11月05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变更。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