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台州市椒江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许阳 |
住所 | 台州市椒江区东枫山路11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7.3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6.91 | 期末数(万元) | 6.9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以履行“四个服务”为宗旨,为全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承担农函大组织网络建设、(街道)镇、村(社区)教学点、教学实习基地的组织指导、培训等相关工作区院士赋能中心和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浙江台州椒江工作基地等相关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1002733222305E | 举办单位 | 台州市椒江区科学技术协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椒江区科协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科创服务相关工作,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开展的主要工作:(1)党建引领强化学协会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求,实现区科协主管5家学协会功能型党组织应建尽建,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协会的发展优势,为更广泛地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坚实的组织支撑。(2)搭建招才引智交流平台。承协办2场高端学术交流活动,5月25-26日,承办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近300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系统研讨。11月15日,协办2024创新设计大会暨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交流会,国内外顶尖院士、专家学者100余人齐聚台州设计小镇,共同探讨创新设计的前沿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3)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树助力3名企业家获市级人才荣誉,博锐生物王海彬入选台州市科技型企业家,酷哇科技何弢、三石量子郝磊入选科技企业家人才库,为我区全面加强“三支队伍”提供有力支撑。(4)推进科创平台提能升级。推进科创谷汇智园,院士专家赋能中心提能升级建设。经前期设计施工,9月23日,位于院士专家赋能中心的“科学咖啡馆”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依托“人-咖啡-科技”为主题的跨界交流平台,开展主题活动和人才接待活动2次,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作用。2.取得的主要效益:(1)吸引全国学会智汇椒江。建立国家(省)级学会服务站2家,精准服务产业发展。5月,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椒江服务站签约授牌,为进一步助力椒江经济社会发展和台州打造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引入新型国家级智库。11月,浙江省工业设计学会台州设计小镇服务站签约授牌,为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设计产业的创新驱动和人才储备搭建了示范平台。(2)积极链接高端院士资源。对接椒江行院士7人,以国际工程大会在台州召开为契机,邀请加拿大工程院杨春生院士参会并赴企业对接创业项目。申报九洲药业与冯小明院士合作项目获市级认定,并促成九洲药业与周其林院士续签工作站协议。(3)抓助力企业科创能力提升。用心服务企业做优做强,争创多项省市级荣誉。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院士工作站被成功认定为重点支持的省级院士工作站,为椒江区首家获此荣誉的院士工作站。支持台州仁民中药有限公司申报创建省级博士创新站并成功入选,为椒江区首家省级博士创新站。台州道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市级博士创新站,椒江区现有市级站数量升至4家。(4)实施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谋划高端人才洽谈会,联合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举办“海智聚椒”海外院士博士椒江行活动,2位海外院士、12名海外名校博士参会,并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安排高层次人才和地方企业深度对接,助力企业精准引人才,助力平台高效引项目。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平台赋能作用发挥不明显,院士专家赋能中心运营绩效欠佳,未能充分发挥作为综合性人才平台的人才招引效能。2.合作项目运营质量不优,部分院士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博士创新站日常工作开展不足,缺乏常态化和长效化运营机制。3.部门工作合力凝聚不足,人才工作复杂系统,与其他部门协作联动不充分,合力发挥不明显。 |
四、下一步打算 | 1.完善人才平台,发挥赋能作用。依托“椒江区院士专家赋能中心”,充分发挥第三方运营公司的作用,打造集多元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携手区级部门,与区级相关部门携手建设“科创谷汇智园”等高端人才平台,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园区,积极借助领导、企业和乡贤等力量引进院士专家团队,培育本土配套团队。2.深化人才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持续跟进院士专家项目合作,充分发挥高端智力的引领作用;建立博士创新站信息服务平台,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与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明确合作目标、内容和方式,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海外科技团体和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推动海智基地与海外科技力量建立紧密联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3.激活人才资源,赋能产业创新。深入挖掘现有院士之家、院士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博士创新站、海智基地等载体资源。加强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构建协同高效、闭环推进的人才工作机制。紧紧围绕现代都市产业体系,在生物医药、光电、缝制等主导产业领域,整合优势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4.优化人才服务,营造最优生态。进一步加强学协会功能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党建与学协会业务深度融合,切实做到以党建带业务,以业务促党建,提升学协会科技创新能力。做好科技工作者服务与宣传,不断完善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服务模式。积极推荐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评选活动,展示和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和成就,助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