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连续高温,是极易发生森林火灾的季节,也是护林员们比较辛苦和忙碌的时段。近日,在葭沚街道西山山脚下,记者穿上长袖迷彩服,戴上安全帽,跟随着护林员戴咸明踏上了巡山之路。检查森林消防蓄水箱是当天体验的工作内容。
高温和登高双重挑战
用汗水守护森林安全
第一个点位离山脚不远,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这个是水位浮标,可以看到水箱里面还有多少水。”“这个口子是给消防水泵提供水源用的。”戴师傅来到消防水箱前,环顾一周仔细查看水箱是否存在有泄漏、损坏情况。紧接着,他打开了出水口的阀门,检查是否能够顺畅出水。戴师傅一边检查水箱,一边告诉记者,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定期的检查能够保证消防蓄水箱正常运行,在紧急情况下能够给消防水泵提供稳定水源。
在完成了这处消防水箱的检查后,我们骑上电动自行车,迅速赶往下一个点位。“这个消防水箱比较高,路比较难走。”在另一端山脚下,戴师傅提前给记者打了“预防针”。走入山林,跟之前的体验不同,这次脚下的路成了陡峭山路。记者跟在戴师傅身后,手脚并用,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而滑倒。山里树林茂盛,头顶还时不时会撞上两旁低垂的树枝,让人不得不时刻警惕。
“山上的野草长得很快,要定期进行除草,不然不好走路。”距离上一次巡查没过多久,前往消防水箱的山路已经长满了杂草,让人难以下脚。戴师傅操着手里的锄头和柴刀,时不时劈砍掉一些拦路的杂草、树枝,对道路进行修整。
早上10点的太阳威力尽显,长袖迷彩服和安全帽的穿戴,让人感觉更加闷热。跟随戴师傅走了仅仅10分钟山路,记者就已经感受到了极大的体力消耗。高温和登高的双重挑战使得呼吸变得急促,汗水从额头、背部和手臂上不断涌出,很快就将迷彩服浸湿,紧贴在皮肤上,带来了额外的不适感,增加了行进的困难。
早出晚归成为了常态
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
近年来,这样的24吨大型不锈钢森林消防蓄水箱在全区陆续安装了140多个,每一个都需要护林员上山定期检查,工作量着实不小。但这只是戴师傅工作内容的一小部分,查找森林火灾隐患、制止村民和游客的违规用火才是他日常工作的“大头”。
护林工作虽显单调,却是对责任心的考验。葭沚片区山虽不多但覆盖面积较散,所有的护林工作都有戴师傅和他搭档一同完成。开始时间4点55分、巡护345分钟、巡护路程25.68千米……戴师傅打开了手机展示了他一早上的工作成果,蓝色的路线布满了整张地图,足迹遍布了葭沚片区的每一个角落。这样艰苦的巡视工作,他每天要走两遍。
“天气温度高了,附近居民烧草木灰的时间也提早了不少,我们也得跟打‘游击’一样,才能及时制止违规用火。”高温天气下的护林工作被戴师傅戏称为“游击战”。他告诉记者,这个天气的上班时间得根据居民烧草木灰时间进行同步调整,要从早上8点提早到5点,从下午5点推迟到晚上7点,早出晚归便成了夏日工作的常态。
天气炎热,也是蛇经常出没的时候。“这都没啥,我穿着工作服和胶鞋呢。”戴师傅指了指身上的衣物,平淡地描述他与毒蛇的一次近距离接触,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紧张危险的事情在他眼里成了一件小事,仿佛这已经是工作中的家常便饭。
记者手记
从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到专职护林员,这是戴咸明守护森林安全的第十七年。十七年的风雨兼程,戴咸明就如同他的微信名“绿水青山守护者”一样,用汗水和坚持守护一方青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自然的热爱。在亲身体验护林工作之后,才知道在青山绿树的背后,是一个个像“戴咸明”这样的护林员用脚步丈量山林,用深情守护青山。让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在进山入林时不携带火源、不违规用火,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森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