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海岛绿能”技术品牌在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亮相发布。会上,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介绍了椒江大陈岛“海岛绿能”技术品牌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并分享了以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海岛振兴发展的探索经验与实践成果。
从台州椒江出发,向东29海里就到了被誉为“东海明珠”的大陈岛。在这里,一场绿色发展能源革命正加速进行。
大陈岛曾经是中国第一代风力发电机的试验场,如今风姿绰约,遍布海岛的风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这里曾经只有油灯照亮千家万户,如今灯光璀璨,迎接八方来客。在助力大陈岛打造“碳中和”示范岛进程中,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构建清洁低碳、高效安全的能源体系,“海岛绿能”技术品牌应运而生,赋能海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绿色能源科创兴岛
大陈岛风能资源得天独厚,早在1988年就投运了中欧共建风柴互补能源系统项目,迈出“双碳”实践探索的坚实步伐。发展至今,岛上34台风力发电机年均发电量超6000万千瓦时,在满足自身的同时,岛上发电的80%还用于反哺大陆。其中有两台风机格外抢眼,它们连接着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设备。它是“海岛绿能”两大示范工程之一——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构建起“陆地—海岛—风电”互联系统,为超过5000户居民提供清洁能源。
从曾经不到五万人到如今的数十万人,大陈岛年游客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这背后离不开“海岛绿能”支撑起的绿色旅游新业态。
眼下,岛上民宿、农家乐正加紧实施用能改造,换上电磁灶、电蒸锅等设备,且已发展了32家“全电民宿”,在让游客体验“零碳旅游”的同时,降低用能成本近两成。全电项目在“食宿行游娱购”等场景中可触可及,助力海岛群众实现家门口“绿色致富”。
“海岛绿能”并不局限于民宿本身,还围绕民宿的改造都被囊括进来。如民宿附近修建新能源充电桩,游客在门口就能扫码共享电动车,开启海岛绿色能源消费新体验。
绿色生态产业富岛
渔业资源丰富的大陈岛拥有14家黄鱼养殖企业,早年,因位置偏远,养殖基地没有通电,冰块每日需要外购,打捞、加工等环节的电力来源是柴油发电机,成本高、污染大,噪音和柴油污染还容易导致黄鱼死亡。
在“海岛绿能”加持下,岛上海产养殖和加工企业逐步向全电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黄鱼养殖实现增氧、加工、冷藏运输等环节“一站式”电能替代,成为没有柴油污染和噪声的“零碳渔场”,每年可增产黄鱼约300吨,提升经济效益28.6%,减少碳排放50吨,助力打造海岛生态养殖“金名片”,大陈岛依海富民的新路子正越走越宽。
在海洋新兴产业领域,“海岛绿能”提供了高质量的能源保障,助力大陈岛搭建“双碳”数字化平台、落地海洋治污“蓝色循环”项目、建设垃圾生态处理中心、推进废水处理及低碳回收改造,做优做强绿色生态产业链,实现海洋蓝碳价值转换、减污降碳协同。
蓝绿交融,向海而兴。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海岛绿能”技术品牌可复制、可推广的首创经验,为全球沿海岛屿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