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活,城市活;产业强,城市强;产业兴,城市兴。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椒江产业发展“热辣滚烫”的一年。
这一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出色,增加值分别增长4.1%、6.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带来经济提质增效。椒江更是连续6年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浙里光谷”入选省首批示范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2%居全市第一,3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在经济承压时刻,椒江产业发展依然保持十足韧性,一项项捷报,是椒江全方位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更为新一年在高质量建设“六大片区”中厚植现代都市产业提供信心和底气。
抓机遇、寻突破
抢占发展“制高点”
一个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产业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椒江积极寻找切入口,初步形成多点支撑、集群带动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新春刚过,国营海东造船厂内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赶工景象。目前,该企业生产任务排期已至2028年,订单达6亿美元。面临新发展格局,这家成立于1958年的国有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用出口、内销双循环发展的新路子实现“逆袭”,年产值从不到1亿元增加到去年的5.58亿元。椒江经济发展迸发“进”的动能,正是我区把准产业方向,抢占发展先机的生动实践。
作为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椒江产业基础雄厚,拥有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医药、光电、缝制等六大主导产业集群。这里是全球知名原料药采购“超级市场”;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镀膜基地;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缝纫机销量全球第一。
在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椒江产业紧抓转型发展的绝佳时机,“创新驱动”发展一派“热气腾腾”。2023年,博锐生物成为全市首家“中国独角兽”企业,上市全省首款国产1类创新型生物;海翔药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链主型”企业龙头持续创新推动医药产业升级,向医药大健康延伸。位于椒江东部的台州光电产业创新中心、台州光电检测共享平台、台州光电产业加速器加速建设完善,“浙里光谷”入选省首批示范型数字经济产业园,“新”力崛起引领椒江成为“追光之城”。
而数字化、智能化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目前,椒江已成功创成包括杰克科技、星星冷链、海正药业、信质集团、乐普药业、怡和卫浴、博弈科技、瑞达机械在内的8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并于2023年新增了海正药业和信质集团两家“未来工厂”试点。
招项目、拓空间
打造产业“集聚地”
企业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为产业链,方能绽放璀璨光彩。而“招引”便是其中的关键。椒江把“产业链招商”作为全局发展的重中之重,围绕光电、医药、缝制等主导产业,深化“链长制”打好补链、强链、固链、延链“组合拳”。据了解,去年椒江共有110个亿元以上项目提速建设,28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用。
招商招什么?留好“自己人”,引进“新活力”、瞄准“大块头”。回眸2023,赞生药业中成药项目建筑单体已完成,即将竣工验收;铭翔药业总部研究院项目一期已结顶;杰克智能装备高端机床项目正式进入生产模式;酷哇科技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博锐生物创新药管线(即博锐生物四期)项目顺利摘牌;信质集团新能源车定转子总成、水晶光电光学元器件及组件、圣哲医疗成功签约……借助一批批“大好高”项目,椒江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加速融合,从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到智能机器人,产业体系逐渐完善、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与日俱增。
项目要落地,关键在“用地”。区十届二次党代会发出全面建设“六大片区”动员令,正是谋篇布局拓空间的关键一招。去年,全区实施工业用地有机更新1821.9亩,新出让工业用地509.5亩,原上工宝石区块全面盘活,新入驻企业6家,原保德安区块正式签定“腾笼换鸟”协议,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3000亩潜力用地虚位以待。
促创新 搭平台
筑牢产业“硬支撑”
现代化的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和重要支撑。椒江拥有雄厚的服务业基础,这里汇集了全市88%的银行、95%的证券区域总部,商贸综合体、大型商超总数、营业面积总量、商圈密度均居全市第一。去年,浙江乔恩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台州市体育中心有限公司、台州市污染防治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等椒江3家企业上榜省首批服务业领军企业,洪家创成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台州设计小镇、心海数贸港顺利开园,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质效,引领产业向好向强。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另一法门。2023年,椒江创新活力之城的发展动力正在不断激发——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1家、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家、省雄鹰企业1家、省科技领军企业1家、省隐形冠军企业1家、省科技“小巨人”1家。
想要产业花园花团锦簇,筑好“创新巢”才能孵出“金凤凰”。近年来,椒江区围绕引进和培育科技企业,不断加大对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支持力度,持续投入真金白银,耐心护航创新长跑。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型孵化器(众创空间)近20家,孵化面积超25万平方米,孵化总量全市最多。累计孵化服务企业549家,累计投入研发资金8269.31万元,培育出17家高新技术企业。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金挖掘高层次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催生源源不断的科技前沿在椒江开花结果。据统计,全区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5家、省外资研发中心1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50家。
强改革、优服务
当好企业“贴心人”
“我们公司凭借国家级的招牌和科技专利,不需要抵押贷款,在网上动动手指就能办理贷款,而且到账非常快。”浙江冠欣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生产自动化设备零部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期老板在手机上操作的200万贷款到账,解了企业燃眉之急。这项便捷的金融贷款服务是2023年椒江区科技事业中心、椒江区金融工作中心联合椒江农商银行专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设立的“创科贷”专项金融产品,截至今年1月,已为305家椒江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7.05亿元。
优质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雨露”,呵护企业茁壮成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区贯彻落实台州市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制定椒江区“民营经济32条”细化举措,“8+4”政策直达快享,出台《椒江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大力扶持生物医药、光电等产业发展,向企业兑付资金5.3亿元。
对于企业,椒江拿出最大诚意——在城市核心地段,以高品质的软环境和物业服务,打造总部经济大楼,通过建设一批服务业集聚平台,对全区59幢楼宇实施一体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涵盖上市、科创、金融、人才、项目等9大板块69项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尺”。目前入驻企业近4000家,税收“亿元楼”达7幢。
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发展更顺畅,始终是椒江进步的方向。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是其中重要一环。2023年10月,椒江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将项目、政策、金融、人才、法治、科创、开放、数据等企业相关板块集纳到一个中心,以全天候“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实现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截至12月31日,窗口受理服务1000余件,为企业提供24个部门共609项事项办理以及惠企政策等咨询、解答,开展入企上门服务1513件。此外,椒江还组织230余名由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和优秀年轻干部组成助企服务团,精准服务257家企业,累计走访企业1500余次,解决企业诉求347条,帮助80名重点工业企业引进人才子女解决入学问题。
这一年,椒江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全省政务服务基层联络点,个体工商户培育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入选省最佳实践案例。企业用脚投票,椒江新增市场主体964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