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1133100200267413X7/2024-158474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发展改革局(区粮食物资局)
 成文日期: 2024-10-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66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4- 10- 25 11: 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66

提案答复的函

 

胡华杰委员:

你在台州市椒江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厚植现代都市的建议》(第66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市有机更新是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推动空间产业转型,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是现阶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改善宜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于打造拥有百万人口规模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和具备较高辐射能力的现代化都市核心区,从战略谋划到工作落地,坚定不移打基础、谋长远,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大力推进“二次城市化”,有效推动椒江都市经济跃升发展。

一、我区现代都市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都市工业焕发新动能。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出色,增加值分别增长4.1%、6.5%,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带来经济提质增效。椒江连续6年获评科技创新百强区,“浙里光谷”入选省首批示范型数字经济产业园,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2%,居全市第一。全区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1.01亿元,同比增长10.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至14.4%。生物医药领域,博锐生物成为全市首家“中国独角兽”企业,上市全省首款国产1类创新型生物;海翔药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链主型”企业龙头持续创新推动医药产业升级,向医药大健康延伸。新能源领域,本土企业信质集团、博弈科技紧跟新能源车消费趋势,以驱动电机定转子、发动机轻量化功能件为主攻方向,全力打开企业成长空间。人工智能领域,酷哇科技成功落地,结合智能网联设备提供城市复杂场景下的智慧环卫营运服务和智慧城市数据服务,将联手椒江打造全场景机器人之城。

二是都市服务业构建新格局。一是产业融合日趋明显,成功创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省级信息经济发展示范区,成功跻身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首批企业数据管理国家标准(DCMM)贯标试点区,入列浙江省数字经济“第一方阵”。二是楼宇经济集聚效应显现截至2023年,椒江区共有59幢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商业出租楼宇纳入统一管理,总商业面积达265.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000余家。2023年,全区楼宇企业实现税收31.44亿(含台州湾新区税收13.36亿,占比42.49%),中央商务区共招引企业65家,共盘活存量楼宇2.07万㎡,创成税收亿元楼宇8幢。三是科技成果不断涌现2023年全区专利授权量达到4599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登记金额40.19亿元,比去年增长538.95%;新增1家省级孵化器2家省级众创,2家市级众创1家市级孵化器。浙江光电产业创新联合体完成首轮答辩,智能光电产业大脑上线试运营,水晶光电项目列入2023年度省级“尖兵”计划,获省级资金550万元从具体行业来看,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出台《椒江区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和高质量发展16条》《椒江区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整合更新2017年以来上市政策,从股改培育、挂牌上市、项目落地、融资并购、保障措施五方面加大企业扶持,补助力度最高至1250万元,2023年共兑现企业上市相关奖励836.84万元。工业设计崭露头角,台州设计小镇已引进12家设计企业,其中国内顶尖设计企业6家,乔恩特、信质、怡和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法律服务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44家,社会专职律师603人《椒江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法治智检和服务规范综合标准化项目》成功入选“国标”试点项目。人力资源服务业不断壮大,浙江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包括人力资源招聘、培训、高级人才寻访、劳务派遣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园区机构入围省人力资源机构榜单2家。

(二)低效片区加大改造提升

我区已下达《椒江区工业经济(用地)有机更新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4年)》(椒政办发〔2022〕82号),通过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等方式,共整治低效工业用地3100余亩,其中连片1800余亩。引入优质企业,目前腾退土地已引入博锐生物、赞生药业等13个优质项目,总投资33.3亿元。引导企业通过“零增地”技改等形式改造提升,2022年以来已实施“零增地”技改企业28家,低效企业改造提升87家。

(三)城市有机更新亮点纷呈

近年来,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城市品质逐步提升:生态锚固方面,建成工业焕新-滨江公共空间先行段,使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绣带。文化彰显方面,葭沚老街一期已建成投用,该板块创新“日夜潮玩”的游览模式与文旅消费场景,引入大隐书局、台绣、米其林高奢餐饮浦江荟等业态,春节期间日流量不下10万人消费提质方面,耀达路商业街区通过对耀达路规划设计、硬件改造、业态植入等形式,打造都市现代休闲商业街区,成为台州乃至全省知名特色商业步行街。十字马路商圈以京东电器首店为核心,形成中山路、解放南路、工人路、江滨路等特色商圈;中山东路两侧,以银河商城为中心,主要产业布局为银行业分支机构、服饰零售业、小规模住宿餐饮业;环凤凰山(小井)区块,主要布局为住宅为主、少量规下服务业为辅,以及一家限额上住宿业台州远洲凤凰山庄有限公司;金三角区块,以一鼎国际大酒店为中心,周边布局主要为保险证券业分支机构、教育培训业、数码、家纺零售业。宜居改善方面,梳理存量空间资源,修编《椒江区全域未来社区创建规划》和《椒江区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工作方案》,出台“四统一”等补充政策。已验收省级未来社区5个,其中利用闲置空间小体量、小投入发挥大功效的城隍浦未来社区获易炼红书记点赞。

 二、现代都市发展方向

当前,椒江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作为市政府所在地,仍面临着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功能品质有待提升、人口集聚有待突破、产城融合有待加强等问题。发展现代都市产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不动摇,将建设高能级湾区城市和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作为培育现代都市产业集聚地的两大主要着力点,聚焦“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推动产业与城市的有机互动,实现椒江高能级都市型经济地成功转型。

(一)加快城市有机更新

一是聚焦“六大片区”建设大力拓展城市空间,有效布局“多点式”消费街区,全域推进“二次城市化”,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以丰满葭沚推进城市西延,重点推进葭沚老街二期、滨江总部集聚区、中华美食街建设,打造城市发展的标志性“门面”。以主攻洪家推进城市南拓,实施商贸核心区城市提质、洪家市场群改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大工程。以打开江北推进城市北进,坚持交通先行,依托过江隧道、路网提升等项目,激活江北发展动力。以重建老城推动城市东扩,加速推进老城有机更新,打造现代商务中心、东部科创高地。以振兴下陈挖掘民营经济富矿,盘活低效用地、提高亩均效益,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以破茧大陈之势加快启动大陈岛军事文化主题公园、梅花湾和大小浦区块改造等项目,全面启动新一轮海岛全景式开发建设,推进“现代化大陈”再上新台阶。二是丰富城市内涵。聚焦生态场景、文化场景、风貌场景、乐居场景、产业场景、治理场景六大重点场景营造,全面实施一批示范性更新项目。定期考核推动全域更新蝶变,加快推进更新规划落地实施。针对海门老街商圈业态单一、人气商气萧条问题,可挖掘历史记忆亮点,打造同康酒酱坊、戏台、古风市集等特色活动,集聚传统美食小吃,恢复传统民俗和文化节庆活动。打通海门老街和七号码头商圈的旅游动线,链接东山-戚继光祠,打造以古代总兵府、参将府、城守营为标志性建筑的海门卫城历史文化街区,再现海门港埠繁华盛景。三是加大治理增效,在业态升级和智治优化上,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设施,出台商业外摆试点政策、植入各类品牌活动、网红小景、后备箱集市等新型消费场景。紧贴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打造“青椒市集”等青创品牌,首创“青年工作联席会议青年代表列席制度”,点亮青年人才乐业乐活“生态圈”。探索打造小区会客厅“1+5+X”建设模式,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社区治理平台。

(二)加新兴产业培育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重点加快推进新医药健康城核心区建设,稳定传统特色原料药发展优势,并加快向“特色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两个高端方向转型。推动浙江椒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原料药、生物药,发挥上市医药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积极推动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推进“浙里光谷”建设,推动光电产业裂变发展,打造以“百亿水晶系,千亿光电园”为核心的椒江精密光电产业群。加快下陈智能缝制设备集聚区块提能升级以“新蓝海、新市场、新模式”为导向,发挥杰克科技龙头企业引领,提升智能缝制设备及零部件企业设计、装备、工艺水平,加快发展形成缝制整机设备、关键零部件、成套智能缝制设备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二是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联手酷哇科技,结合智能网联设备提供城市复杂场景下的智慧环卫营运服务和智慧城市数据服务,打造全场景机器人之城。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招引国内GPU芯片头部企业上海沐曦,围绕高性能国产安全智算中心,积极打造AI产业链及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垂直生态应用示范。三是重点推进制造业招大引强。以产业引导基金形式打造产业项目库,重点招引首位产业、未来产业优质项目。优化“链主”招商机制,聚焦“大好高、短平快、链群配”,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头雁”效应,努力突破制约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瓶颈。四是加速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中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打造细分行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共享能力,促进中小企业深度嵌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三)加大服务业提质升级

一是聚焦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产业发展迈向更高质量加强政策扶持。迭代升级服务业扶持政策,着手制订《椒江区关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主要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强骨干企业培育、鼓励企业提质升级、大力发展重点行业等方面加强对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引导扶持力度。推动高能级服务业平台建设加快将台州金融集聚区打造成为省级服务业高能级创新发展区,依托行政中心区金融业发展基础,推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提升发展。依托椒江科创谷,着力推进数字经济、科技研发等重点领域发展。继续深化省级台州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建设,支撑台州市制造业主导产业发展。围绕海门港、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和大陈岛,推进建设台州现代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功能片区。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大陈岛滨海旅游功能区。椒江经济开发区立足制造业优势,加快推进研发设计、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建设台州知识产权集聚区,加快知识产权优质服务机构集聚,搭建知识产权全流程服务平台,增强知识产权价值运用。持续培育壮大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共享经济、会展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强化省、市级服务业领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梯度培育服务业标杆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做专做精,着力构建服务业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市场互动的发展格局。

二是聚焦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城市生活品质迈向更高水平。一是提高居住品质。提高设计标准,改善居住环境,完善社区配套的教育、医疗、人文、消费、社交场景,引入高品质物业服务等,打造松弛感、乐业宜居的高品质居住环境,作为城市引人留人的金字招牌。加速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嵌入式养老发展,形成“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家门口养老模式。做深做强养老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按照整体谋划、系统谋划、多跨协同的思路,逐步完善长情“爱心卡”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主动对接“浙里康养”、“老省心”平台,撬动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实现养老模式、服务方式及行业管理的升级。加快发展家门口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做到资源嵌入、设施嵌入、功能嵌入。以社会力量为主体、专业团队为支撑、家庭照护为补充、托养服务及居家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做实建优家庭养老床位,全面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引进布局一批与都市区地位相适应的教育、医疗、文旅、体育、康养等领域的城市高端优质资源,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都市区对周边的辐射能力。谋划新建一批高端城市综合体、综合性市场、夜间经济样板区和社区邻里中心,全域构建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重点推进商贸商务服务业创新发展区、葭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数字贸易基地、渔都小镇及一批特色服务性项目建设与运营,打造都市商圈新高地,促进都市消费便利化和消费再升级。以服务业的全面繁荣,推动我区全面转向都市经济发展新时代。

感谢你对我区都市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发改局           联系人:戴易航

联系电话:  88830261          邮  编:318000




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