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1133100200267413X7/2023-149447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发展改革局(区粮食物资局)
 成文日期: 2023- 06- 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2年椒江区共同富裕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 2023-06-15 16: 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2022年椒江区共同富裕开展情况

2022年是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和成果展示年,椒江区围绕“三个一批”建设聚焦重点工作高效推进、重大改革全面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创造,奋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上阶段工作进展

(一)“三个一批”扎实推进。聚焦打造标志性成果。“扩中提低”,以“个体工商户”为切入,构建小微“智富”新生态,打造“椒惠富”数字平台;浙里善育,围绕普惠、均衡、优质“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入选首批省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入选省政府2021年督查激励;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椒江区共富工坊入选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践“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试点。聚焦探索共富机制性制度性创新模式。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升级“联盟+”模式搭建“集团+、名校+、高校+”等办学模式,升级义务教育“教育共同体”10大组团,推动区域优质资源扩面增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大陈岛获批省生态环境厅海洋蓝碳试点交易试点,推动全岛绿色低碳发展。聚焦谋划重大改革方案。推进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启动共富工坊建设,形成《椒江区级共富工坊建设方案》,出台《椒江区共富工坊扶持政策》等;“浙里康养”体系,确立了由国企社发集团全面参与养老事业产业的总体思路,已建设“怡家社区老年食堂”7家。

(二)“组织机制”日益完善。共富型政策接续出台。出台《椒江区推动经济稳进提质42条》《椒江区重点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椒江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椒江区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政策25条》、《椒江区“渔富贷”扶持办法》等政策;结构体系不断健全。落实人员配置,形成区领导点题、专职副主任专管、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社建格局;迭代升级区级共富系统架构图,谋划设定2022年度区级共富指标目标体系;工作推进不断深化。制定《椒江区共同富裕考评细则》,组织召开5场共富主题新闻发布会,编发7期《聚椒共富》区级专刊,投稿录用市级共富快讯15篇,跟踪推进市级共富督查任务19个,共富民情直联,我区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共同富裕观察点。

(三)“七大领域”先行示范。共富蛋糕持续做大。夯实项目基础,梳理形成“百项千亿”项目130个,总投资1426亿元;强化科技引领,入选2022年“科创中国”浙江省级试点县;深化金融服务,率先开立全市首笔“外汇保”保函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现已启动52家,建成48家,吸纳农村就业人数1682人,发放工资1391万元上半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去年1.62缩小至1.59;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推进主城区“新农村、新农民、新产业”发展,打造“古郡之风”改革试点和“心海绿廊”精品示范带;加快城市有机更新,葭沚老街样板段、白云山云中绿道等网红景点接续开放;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完成“人口账”“资源账”“成本账”梳理,基本形成《椒江区15分钟服务圈建设指南》《椒江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获批省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和银行办理人社公共服务业务规范国标研制试点。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擦亮“书香椒江”品牌,做大文化辐射圈,先后引进大隐书局、钟书阁等,举办第六届大陈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推进大陈岛低(零)碳乡镇建设,顺利投运世界首个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成功制氢“渔省心”入选省数改最佳应用,获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社会治理全面深化。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梳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1114项,涉及23个领域。智慧诉服、基层法治一网通(智慧司法所)被列入全省S2一本账。

、存在的问题

(一)共富示范先行不够明显。当前,我区在共富试点、最佳实践等方面均无斩获,部分改革工作跑道进展偏缓;标志性成果亮点成效不显著,群众可感度有待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群众民生实事项目需进一步优化落地。

(二)数字改革赋能不够有力。共富工作缺乏数字味,数字应用缺乏共富味,示范区建设和数字化改革的结合度有待增强,141体系贯通不够深入,线上线下的服务联动不足,数字应用落地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实战实效不够显著。

(三)扩中提低改革不够全面现阶段,全区扩中提低改革主要集中在技术工人和低收入农户等人群,重点人群覆盖面不广,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高于全省平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面临较大压力。改革工作大多聚焦在人群收入上的增长,缺乏在公共文化、民生服务等方面提升。

(四)经济复苏提振不够迅捷受国际形势和疫情多发的影响,全区经济复苏稍显迟缓,提振反弹不够迅捷。全区各项经济指标承压态势明显,市场主体经营压力持续加大,投资结构仍处于不合理区间,预设经济指标目标完成情况较为严峻。

(五)多维沟通联动不够紧密社建委在全区共同富裕和社会建设领域的统筹抓总作用尚未完全展现,与全省社建系统的沟通联系紧密度不够,对区级部门共富工作的评估督导抓手不够有效,多跨协同、部门联动有待提升

、下步工作举措

(一)围绕“统”和“分”,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发挥好社建委牵头抓总作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抓好共同富裕系统架构图中“1+7+N”重点工作和“1+5+n”重大改革的迭代升级,加大“三个一批”工作推进力度,在标志性成果、改革方案、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融入椒江特色,形成椒江经验;落实好“单月议重大改革,双月议重点工作”例会制度,对共同富裕和社会建设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专题研究,破解共同富裕普遍性难题新题。

二是压实各跑道牵头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各部门关注共富指标,做好对劣势指标的监测分析,明确好指标提升改善方案。提升各部门在共富改革中的能动性,规范“7+1”要件工作要求,在“普惠托育服务”“扩中提低改革”“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等改革中持续发力,做好数字化和共富的赋能融合,推进共富改革谋深谋实;同时加强在“共富”框架下的理论成果与政策制度成果研究。

三是紧盯共富亮点挖掘和成果宣传。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智库力量等参与全区共富建设,挖掘群众可感、有感的特色亮点,特别在“15分钟公共服务圈”“塑料污染治理”“党建联盟引领共同富裕”等跑道上发力。做好共富成果宣传,开展共富话题辩论赛、项目擂台赛、成果比拼赛等宣传活动,做好《聚椒共富》专刊的编印工作,争创省市最佳案例。

(二)紧盯“项目”和“改革”,争创标志性成果

深入开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进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谋划千亿级光电产业园区“浙里光谷”;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建设;建设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迭代上线“付省心”2.0,打造预付消费数字新生态;做好技术工人职技融通改革、薪酬分配改革、股权激励改革,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帮扶;鼓励村企结队合作发展,组建强村公司发展强村富民项目;创新心海未来社区大运营模式,分批次推进太平山北麓、凤凰山西麓、横河陈村等未来乡村建设;推进“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推进普惠托育试点建设,探索幼托一体化发展,提高养老服务保障。推动文化三下乡、“365公益课堂”等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精准文化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大陈岛碳中和示范岛省级试点建设,探索固碳减排、碳汇交易、双碳大陈等场景应用。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持续推进执法力量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