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我区召开大陈岛碳中和(海洋蓝碳)示范区建设学术研讨会。
会上,大陈镇就大陈岛碳中和(海洋蓝碳)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情况作了简要汇报;相关单位与专家团队围绕系统推进产业结构、加快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大力实施综合能效提升等方面开展交流发言。
近年来,大陈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发挥自身生态优势,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低零碳示范乡镇名单和省级林业碳汇先行示范地。目前,全岛共有34台750型风力发电机,总装机25.5兆瓦,每年富余5000多万度电,减少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投运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使用全国产化PEM(质子交换膜)制氢技术,实现了从清洁电力到清洁气体能源转化及供应的全过程零碳,国际首创海岛低频互联技术及风机低频接入技术,建成全球首条柔性低频输电海底电缆,可提高海上风电输送容量30%,实现陆岛两地电网间的电能高效互济,大陈岛碳中和(海洋蓝碳)示范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接下来,我区将以创建大陈岛碳中和(海洋蓝碳)示范区为抓手,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优势,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建立健全生态价值产品实现机制,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海岛治理体系,推进海岛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双碳大陈”数字化平台项目列入国家试点,实现绿能增收、渔业增收、旅游增收和碳汇增收,走出生态资源变现的共富路,争创全国“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