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热辣“姜王”闯出共富新天地

发布日期:2023-11-07 11: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椒江区人民政府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椒江章安街道的广袤田野上翻涌着滚滚稻浪,一派欣欣向荣的丰收景象。而在谢杨村,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姜王”争霸赛。

诞生首个“姜王”,共享浓浓“姜”湖情

11月4日上午,伴随着阵阵微风,台州首届姜王大赛在章安谢杨村盛大举行。比赛吸引了椒江、黄岩等地38户姜农同台比拼,当天姜农们个个都拿出了引以为傲的姜块参赛。“遇水则发,今天我们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的姜是清明节的时候种下去的,现在就长成了这么大!”开赛前,现场下起了大雨,也丝毫没有浇熄姜农们参赛的热情。

在展示交流后,姜农们开始剪枝、洗姜,专家评委为参赛的姜“选手”们称重量、量直径,综合测量结果选出“姜王”。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块姜组“姜王”由包凤梅带来的5.09公斤、直径45厘米的大姜获得,杨淑利带来的3.17公斤、直径32厘米的小黄姜成为小黄姜组“姜王”,赢得了“姜王”奖杯与1500元的奖金。在比赛的尾声,台州本土头部餐饮企业健民家常菜馆直接收购了所有参赛的块姜,姜农们脸上喜悦洋溢,一片共富的图景。

本次首届台州姜王大赛在浙江理工大学、台州市农业农村局、椒江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椒江区农水局、章安街道办事处、椒江区总工会、团区委、台州市新府城科技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以姜产业为展示农民丰收窗口,展示乡村振兴的成果。同时还为农民群众们带来了精彩的本土乐队演出和非遗文化艺术秀,美妙音符飞舞金黄稻田,无与伦比的视听享受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也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欢乐,真正展现了一幅村美、业兴、人和的美丽共富画卷。 

共建共富工坊,升级添动力

因村制宜开展创新探索,让乡村共富之路越走越宽,椒江为此一直在努力。当天,椒江区农水局与浙江理工大学签订台州姜产业战略合作协议,章安街道、浙江理工大学、台州新府城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台州贡姜研究院及谢杨村宋韵贡姜共富工坊战略合作协议,形成校企村社多方合力,赋能乡村振兴事业,共同奔赴美好“姜”来。

“我们共同合作打造宋韵共富工坊,由浙江理工大学一方制定姜的收购标准,并发布收购意向。这对于姜农来说是提前下订单,他们的种植更有保障,这种收购模式能够有效打消姜农对销路的担忧,鼓励姜农积极生产,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台州市新府城科技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许雷表示,共富工坊的设立一方面能够更好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提升谢杨生姜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能助力转变种植方式,将种植方式从分散、粗放升级为更高效、集约的种植方式,更好提升姜农收入。同时传承地方优秀的传统农业文化,做大做好本土农产品品牌。

立足优秀传统,深挖“姜”潜力

章安种姜已超千年,早在南朝时期章安出产的生姜就是朝廷的贡品,到了唐代章安贡姜成为对外的交流物。如今,生姜的加工技艺已经被发挥到极致,从干姜片、姜汁到姜膏、姜米姜粉等,章安贡姜系列产品被推向更加广阔的平台,打响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章安乡村振兴的一个新支点。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近年来,椒江从未停止挖掘地方特色农业文化的脚步。“章安的水土好,姜的品质比较高,我们在挖掘区域农产品文化品牌时发现了这一点。在和浙江理工大学对接并寄送样品分析后,发现我们章安出产的姜非常优质,生姜、姜黄等产品中像姜烯、姜酚、姜辣素、姜黄素这些有益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全国其他产地同类姜产品。”许雷说。据悉,浙江理工大学将为姜制产品的二次加工、

(下转2版)  (上接1版)

深度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共富工坊将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下阶段我们会充分发挥优势,通过科技深耕姜产业,开发零食、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多样化产品,把“姜”路走宽、走好。”许雷表示。

深化文旅融合,姜味破土而出

本次活动还包括了椒年华·种子市集、农民丰收节以及稻田艺术节,将“IP游园”“共富市集”“艺术进乡”融合。椒年华·种子市集将各种创意摊位搬到稻田间,将年轻力量引入新农村,复原本该有的活力。市集分为丰收、文化、创意三大板块,摊位涵盖吃喝玩乐、萌宠、创意手作、文化非遗等。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处处人头攒动,姜米、姜片等姜制产品,还有泡虾、嵌糕等本地特色小吃也受到了一些外来游客的欢迎。“第一次吃到嵌糕,真的好好吃!”记者在现场听到一位从外地赶来的游客说。

章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卢怡表示,此次举办的姜王大赛,以姜为媒,通过“党建+文化”的形式,助力农产品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了章安贡姜知名度和美誉度,全方位展示章安的迷人田园风光、深厚文化底蕴和乡村的共富成果。同时有利于提高姜农对生姜产业发展的认知水平和种植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生姜种植技术,扩大生姜的种植效益,为实现乡村振兴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