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5点10分,随着最后一户征迁户的顺利签约,葭沚乌石区块征迁签约实现清零,长达5年的攻坚战终于画上句号。
100%签约率的背后是椒江铁军苦干实干的结果
“高兴、高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乌石区块最后一户征迁户陈某某在签约后激动地说。葭沚街道党工委统战委员、一江两岸尚城指挥部总指挥石玲辉表示,接下来指挥部将加快腾空房屋拆除速度,加快项目落地,推动葭沚尚城高质量发展。
乌石区块位于葭沚街道工人西路以南、华师大台州附属学校东侧;工人西路以北,乌石路以西,黄海公路以北,永宁河以西。地块面积573亩,于2017年启动征迁,共涉及民房3000余户、企业260余家,由于土地性质复杂、房屋类型多样,且存在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征迁工作推进难度大。
从起初的“门难进”到现在的“好朋友”,从开始的极力抵触到现在的成功签约……100%签约率的背后,是百姓和企业对“一江两岸”的理解和支持,更是“椒江铁军”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成果。
这是区街一体、体系作战的五年
“市、区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区级部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在工作中充满底气和信心,是实现该区块‘清零’的关键。”葭沚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必庆说。自乌石区块征迁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先后专题研究4次、专题协调9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一线督战、破难达20余次;分管区领导、联系街道区领导等蹲点指挥、一线调度,为征迁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强保障。
当然,作为“主力先锋”,葭沚街道勇挑重担、当仁不让,召开誓师大会、组建攻坚团队、细化进度目标、明确完成时限……征迁工作有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党工委、办事处集体研究解决;征迁群众有需求,在不违反政策条件下尽可能满足。
尤其是“五大攻坚”行动征迁号角吹响后,征迁干部们更是不分昼夜地与被征迁户开展宣传交流,以“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管到底”做好入户摸排详查,悉心讲服务、用心说政策,让征迁户人人都对“政策不变通,承诺不打折,先签不吃亏”的政策入脑入心。就是凭借着这么一股韧劲,才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换来了一份又一份签约书。
这是夙兴夜寐、彰显情怀的五年
回首整个征迁过程,起早摸黑入户做工作、周末节假日几班加点、在凌晨深夜时签约……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清零签约任务,征迁干部们12月17日,这原本是原一江两岸尚城指挥部副总指挥陈仙再正式退休的日子。然而,放不下群众的陈仙再退休不褪色,选择了无偿留任继续工作。签约清零后他仍然在帮助后续腾房、拆除。每天一大早,他就到村民家“签到”,帮助一起腾房。“陈主任把政策和我解释得清楚,我权衡利弊后才签了字”“陈主任每天都要来我们这里转转,和我们聊聊家常”……谈起陈仙再,村里无人不知,现在很多人都把他当成“朋友”。而在整个工作组,像陈仙再这样的人很多,只要征迁群众有需求,不管清晨还是深夜,随叫随到。
这是充满温暖、让人感动的五年
“拆迁有温度,工作就有速度。”谈及攻坚经历,石玲辉如是说。考虑到征迁后村里老、弱、病、残等人员找不到好的安置地方,生活不便,指挥部和村里多次商讨,最后决定建造“老年公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指挥部人员为了我的事情跑东跑西,对他来说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再不签我对不起他们!”陈某某说。征迁户陈某某涉及“农嫁居”,因历史问题对目前补偿标准不满意而一直未能签约。指挥部人员得知情况后,主动跑相关部门问政策、查资料、商方案,在不违反政策条件下,尽可能为他争取利益,最终才促使顺利签约。
泰和塑料涉及征地面积56亩,仓储的塑料原料就达二三十万吨,由于没有合适的厂房和仓储迟迟无法签约。得知这个消息,指挥部立即成立工作组帮其寻找厂房,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最终在洪家街道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厂房。不仅如此,无论是在厂房租赁,还是改造、消防等方面,工作组都全程参与,企业最终签下了协议。“真的被工作组的真心打动了,也解决了我们的实际问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泰和塑料有关负责人张某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