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413X7/2021-141224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发展改革局(区粮食物资局) | |
成文日期: | 2021- 07- 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椒江区“十三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
椒江区“十三五”旅游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四个全面”战略、“五大发展”理念为总引领的新时期,也是我区打造首善之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区委、区政府打造“品质港城、首善之区”战略部署,为促进我区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加速形成,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发展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我区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旅游产业地位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旅游产业实现新跨越
“十二五”期间,全区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15.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1.9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2.5%。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从2010年的185.38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417.3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7.6%。总体上,全区旅游业发展各项指标均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速度,主要旅游发展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十二五”旅游规划设定的发展目标。旅游业已逐步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服务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初步确立,在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旅游业发展呈现稳健态势。
2.旅游产业要素不断完善
积极引导旅游企业提升品质,创建浙江省品质等级旅行社,参与台州市十佳旅行社评选,加强星级旅游饭店的服务质量管理。不断推进多元化旅游融资,加大旅游景区的投入。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空间换乘便捷性大大提高,旅游导向标识系统更加突出。海门老街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大陈岛旅游度假区可研报告通过省级联审,启动大陈岛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一江山岛战役遗址项目一期建成开放,潜艇观光基地、海门渔家乐、大陈岛军事记忆广场、台绣(台州刺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等项目相继建成,椒江旅游内涵更加丰富,合力兴旅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3.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加强
通过旅游节庆、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平台并借力央视等媒体,不断加大传统营销力度。加强和其他地区的旅游合作,互送旅游客源。发挥“互联网+旅游”的优势,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建立了椒江旅游网站,与美团、携程、贝竹、同程等专业旅游网站合作开展旅游营销。开通了“椒江旅游”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定期向游客推送椒江旅游信息,与游客群众形成有效互动,树立椒江旅游新形象。
4.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得到极大改善
旅游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台金高速东延段、82省道复线、75省道南延、76省道北延、机场路扩建、椒江二桥等重大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投用,沿海高速开工建设,对外主要通道实现大幅扩容提速,旅游可进入性大大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日趋健全,建成公共自行车网点325个。陆岛交通和岛上交通加快发展,开辟到一江山岛和大陈岛的新航线,设立了台州海上客运中心,建立大陈船票网上预订系统。新建了253客位高速客轮,增开椒江到大陈岛的航班,缩短航行时间,提高游客的舒适度。成立了台州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5.科学谋划旅游项目前期
以规划为引领,科学编制海门卫城文化旅游项目、九子山旅游度假区综合体项目、常乐文化旅游区项目、洪家场浦水利风景区项目、白云山风景区项目等规划方案。积极谋划大陈岛邮轮项目、低空飞行项目、海钓基地和游艇基地等旅游新业态项目。加快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构建椒江旅游“六大板块”,即以大陈岛、一江山岛为核心打造“多彩海岛”,以椒江两岸景观休闲带为载体打造“黄金海岸”,以城区山体公园为亮点打造“空中花园”,以九子山旅游度假区、常乐文化旅游景区为重点打造“森林氧吧”,以洪家场浦、心海绿廊为纽带打造“水韵绿廊”,以海门卫古城为平台打造“海防名城”。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区旅游事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相对不足,区域内景区资源等级不高,缺乏吸引远距离游客的高等级景区;二是台州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地位仍需加强,台州市区旅游要素需要进一步整合;三是海洋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仍然没有充分挖掘,休闲度假产品还没有形成;四是旅游服务要素发展不均衡,品质仍然不高,吃、行、住、购、娱等要素品质仍需加强;五是旅游市场仍需进一步挖掘,合力兴旅的社会大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大力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台州都市区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椒江区“品质港城、首善之区”发展定位,遵循“全域化旅游+泛旅游产业”发展导向,突出“互联网+”、“旅游+”,努力构建椒江旅游新空间,全面提升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原则。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发挥市场的最大作用,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业发展大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与融合发展相结合原则。强化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激发旅游创新活力,推进旅游与新领域、新部门跨界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态新融合。
坚持三大旅游效益协调发展原则。既突出经济效益、注重社会效益、强化环境效益,同时考虑旅游开发对文化、就业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功能,积极创建生态景区,大力倡导低碳旅游。
坚持全域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原则。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优化区域旅游空间布局,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差异,鼓励和引导旅游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与旅游惠民相结合。创新旅游利益相关者机制,推动旅游普惠共享,满足各层次群体的多样化旅游需求,以旅游推动生活质量提高,提升全民幸福感。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旅游产品创新、城市与景区协调、生态环境建设、区域旅游合作和旅游融合为路径,加快促进椒江旅游从浙东南旅游支点城市向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转变。
2.具体目标
进一步促进旅游与城市、产业、文化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文化目标、环境目标、品牌目标更大突破。文化目标:实现文化特色进一步强化,文化旅游产业不断繁荣。环境目标:建成资源保护突出、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目标:大陈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启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新创建2个以上3A级旅游景区,推动大陈岛省级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推出2-3条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线路产品。
表1 椒江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名称 | 2015年 | 2020年 | 指标变化 | |
经济目标 | 旅游总人数 | 417.39万人 | 1040万人 | 年增长率20% |
旅游总收入 | 41.95亿元 | 85亿元 | 年增长率15% | |
社会目标 | 就业人数 | 13万 | 20万人 | 占全区城乡就业人数的10%左右 |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进六大旅游组团建设
在“全域旅游”的理念指引下,突出“一心六组团”空间格局,培育特色旅游板块,努力构建椒江旅游新空间。“一心”是指打造浙东南区域旅游中心,“六组团”即:
1.“多彩大陈”组团
按照“全岛旅游化”的开发要求,以一江山岛、大陈岛为龙头,联动发展一江山岛及其周边岛屿及海域。大力推进海洋休闲、海上度假和体育旅游产品建设。积极推进邮轮项目、低空飞行项目、海钓基地和游艇基地项目等旅游新业态。突出军事遗址、军事体验、海岛探险、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建设。继续做好一江山岛战役遗址和大陈岛景区开发建设,策划做好海岛、海滨、海上休闲旅游项目,把大陈岛建设成为富有竞争力的海岛型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2.“黄金海岸”组团
以椒江两岸景观休闲带为载体,集聚海港资源和产业资源优势,加快椒江两岸资源景观一体开发,打造具有椒江特色的“黄金海岸”。以江滨公园为中心,东延和西扩旅游空间,两岸多点布局各类主题文化广场和文化综合园,重点建设海洋乐园、潜艇观光基地、海上客运中心、章安首航台湾纪念广场等项目,把椒江江滨建设成集科普文化、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美食购物等于一体的文化江滨休闲景区。
3.“空中花园”组团
“空中花园”组团是指以城市山体为载体经过整合改造形成的组合单元,包括乌龟山、白云山、太和山、枫山、凤凰山、东山等六座山体。充分利用城区山体资源和空间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通过山体公园开发、景观走廊打造、生态屏障构建等,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空中花园,形成“山绕城、城拥山”的城市景观新格局,成为旅游者游玩、健身、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4.“森林氧吧”组团
以九子山等椒北山体为空间,遵循低碳生态原则,挖掘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强联动开发。以休闲、养生、文化体验、森林度假、户外运动等旅游项目为抓手,推进九子山、常乐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建设,促进成为台州主题度假市场的形成,把椒北建设成为城市生态养生区和心灵休憩地。
5.“水韵绿廊”组团
以“人水和谐”的现代治水理念为指导,全面凸显城市水体功能,做好城市河道与水利旅游规划。推进飞龙湖、东山湖、月湖等项目建设,加快以洪家场浦、心海绿廊为主体的水利风景旅游板块建设,打造“山水相依、河湖相连、湖海相望、绿水相映、水城相融,集山、水、城、田、海”于一体的特色城市景观格局,提升区域生态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城市建设和水上旅游完美融合的典范。
6.“海门卫城”组团
围绕海门卫城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化,促进城市品位提升。加快海门卫古城文化旅游区的保护性开发,恢复建设海门卫古城、南新椒街、长岙路文化休闲特色街等项目,打造“海防名城”,形成具有海防文化特征的休闲特色街区。
(二)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新业态
加快推进产业联动融合,强化与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化等产业间融合发展机制创新。通过旅游产业业态创新,引导旅游消费新热点,培育“旅游地产、旅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文娱、旅游餐饮、旅游装备”等旅游休闲产业,逐步提高旅游新业态在旅游产业中的比重。
1.提升七大系列旅游产品
海洋海岛旅游。整合现有海洋资源,充分发挥海洋海岛和休闲渔业两方面的优势,打造精品,打响品牌。通过精心选择组合,挖掘渔家风情,展示独具魅力的海洋景观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产品。
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包装、开发、提升,增加开发“红色之旅”的内动力,推出“红色之旅”精品线路。整合旅游资源,延长旅游线路,打造集参观教育、修学寻踪、户外体验等内容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
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深层次发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做好章安古郡文化、戚继光抗倭文化、海防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的挖掘,提升古郡民俗、古港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品质,形成集寻古、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品。
度假旅游产品。重点做好大陈、九子山二个区块的度假区建设,开展康乐、体育、购物、美食、养生等多种类型,完善人性化的配套服务设施,强化度假功能,加强与休闲相关的各种旅游新产品的开发,促进休闲旅游与度假、观光、文化、生态等互动与融合。
创意旅游产品。着力培育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重点打造台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台州刺绣博物馆、台州老粮坊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创新发展区,开发挖掘集创意时尚、商品交易、会展旅游及相关商务服务等一体的时尚创意旅游产品。
体育旅游产品。重点依托大陈岛、一江山岛、城区山体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依托游艇基地、国家级帆板基地和海钓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发环岛骑行、环岛健步行、海岛探险、海上垂钓、低空飞行等项目,推动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特色时尚旅游产品。引资开发海上低空飞行、大陈岛豪华游轮、海门港游轮观光、大陈岛国际海钓大本营和台州通用航空等旅游项目建设,开发摩托艇、帆船等海上运动及高尔夫、登山、滑翔、自驾游、在线旅游等新热点。
2.加快形成旅游融合化产品
旅游+农业。继续推进三甲十一塘、章安、大陈、洪家、卫星村等地的农家乐项目。拓展农业区域发展新空间,扶持创意农业发展,建设大小浦渔人部落、心海绿廊国际花卉城、椒江十塘马术俱乐部和章安“开心谷”等一批采摘观赏型、农业科技示范型、休闲体验型、生态观光型和文化观赏型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高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园,重点推进台州湾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
旅游+文化。依托红色文化,着力打造一江山岛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依托海防文化,打造海门卫古城海疆文化旅游;依托古城文化,打造海门老街、章安古镇;依托创意文化,打造台绣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十一塘影视文化基地、刚泰博物馆群等旅游项目;依托宗教文化,在章安古镇打造常乐国度旅游项目;依托民俗文化,突出发展民间演出业、民间工艺美术业与民间节庆业。
旅游+体育。重点依托大陈岛、城市山体、椒江农场等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依托游艇基地、国家级帆板基地和海钓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丰富城市“空中花园”旅游组合体内涵。
旅游+特色小镇。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和宜业宜居宜游“三宜结合”要求,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和鲜活性,建设与发展特色小镇,打破城乡旅游之间的相对隔离状态,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加快旅游与特色产业园区融合,加快绿色药都特色小镇、大陈垦荒小镇景区化建设和旅游化改造。
(三)不断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1.提高旅游中心城市服务能力
发挥椒江区的区位优势和行政中心优势,整合周边要素,提高浙东南旅游中心城市地位,将椒江打造成台州市旅游业的服务中心,建设区域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娱乐购物中心、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制定管理服务标准,打破行政壁垒,加强与雁荡山、江南长城、天台山、神仙居等周边高等级景区的合作。强化与外界的快速交通联系,利用高铁、高速公路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提高椒江旅游交通的服务功能。加强与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合作,探索设立旅游培训中心和旅游研究中心,大力培养服务型人才。
2.加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车站、码头、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店、主要旅游点等旅游区域及重点旅游线路的无线网络、3G/4G等基础设施的覆盖,保障“旅游+互联网”基础条件。通过智能电子导游模块、游客智能体验模块、游客自助咨询模块、实时景观浏览模块、景区虚拟旅游模块的设计,实现对客智慧旅游服务,让游客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旅游体验程度和旅游品质。建设好椒江旅游网站、旅游微博、微信等综合服务平台。
(四)不断加强旅游多元化营销
1.创新旅游网络营销
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利用旅游大数据挖掘分析手段,建立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鼓励旅游企业加强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UGC旅游网站等的合作,进行产品和服务营销。鼓励旅游企业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方式,积极推广“线上下单、线下购物”的在线旅游购物模式和手机餐厅服务模式,激发市场消费需求。
2.强化主题特色营销
加强节庆营销,举办更接地气的旅游节庆,办好东海文化旅游节、海门老街旅游文化节,积极推动并形成“一镇一节”的节庆格局。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加强同周边景区的对接,组建促销联盟,重点做好长三角、浙江省内和高铁沿线的客源组织和安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营销,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推动旅游业成为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凸显椒江形象的品牌营销,塑造椒江旅游品牌,以大陈岛4A景区的争创、省级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为抓手,突出椒江旅游的都市休闲品牌、红色教育品牌、两岸海洋品牌。
3.区域旅游整合的合作营销
积极推动与全市旅游区域及周边旅游城市的合作,主动融入“(新)天仙配”、“山海经”、“海誓山盟婚庆游”、“神秘台州修学游”、“活力甬台温中国黄金旅游线”和“浙江红色旅游线”等主题型线路旅游产品,开拓客源市场。积极做好上海、江苏等主要客源地的市场挖掘工作。同时,还要积极与江西、安徽、福建等周边省市对接,积极挖掘客源市场。
(五)不断创新旅游发展平台
1.加强旅游业智慧化管理
加快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互联网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加强对旅游企业信用的监管,建立旅游诚信信息交流平台。并通过旅行社管理系统、团队预订管理系统、景区营销管理系统、旅游信息发布系统、电子商务管理平台、电子门票销售平台、酒店综合管理系统等建设,为各景区、旅行社、酒店等提供在线服务和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实现智能化管理。
2.创新构建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
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设立各类政府性和市场化的旅游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进一步拓宽旅游项目建设的融资渠道,放大财政支持旅游发展的杠杆作用。大力推进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创新,支持企业通过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参与政府项目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积极鼓励旅游项目众筹,引导社会资本共同为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创意项目搭建众筹平台。
(六)不断彰显旅游社会功能
1.提高旅游惠民富民能力
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改善生态环境、拉动内需和就业富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旅游公益服务,加快江滨和城市山体绿道网和景观带建设,加快改善城市绿心、旅游传统村落、章安古镇和九子山度假区等景观风貌,有效提升城市景区化的环境品质。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与当地居民、从业者、旅游者的利益关系,不断增加旅游业就业富民的能力,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惠民富民能力,使旅游业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龙头产业。
2.提高人民群众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创新构建旅游惠民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旅游景区免费向市民、老年人、学生开放。大力支持公共资源型景区实行全年免费开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推出优惠举措,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四、旅游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强旅游发展要素保障
加大旅游发展支持力度,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制定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断扩大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上的投资,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促进我区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重视提升旅游队伍素质,提高旅游企业全员质量意识、业务素质和质量行为能力。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市民、游客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交通服务、旅游惠民便民服务、旅游行政服务等方面的旅游公共服务。
(二)加强旅游行业监管
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加强规范和引导,努力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规范旅游经营,加大对不按旅游合同履行义务、不兑现约定承诺等失信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旅游监督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优化景区环境,加大景区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规范景区购物摊点、旅游标识标牌,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使整个旅游景区秩序井然。
(三)加强统筹协调
坚持政府引导、统筹兼顾、多规合一原则,在土地、资金、政策方面为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留足发展空间,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积极建立服务型政府,牢固树立公共服务意识,不断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积极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知识培训。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在旅游开发中,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激活旅游生产力。在旅游开发中,理顺当地居民、投资者和相关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完善旅游考核制度,推进区领导负责联系重点项目机制和区职能部门协同协调机制。
附表
台州市椒江区旅游业“十三五”重大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性 质 | 建设地址 | 建设规模和内容 | 总投资 (亿元) | “十三五”规划投入 | 建设周期 |
1 | 大陈核心景区建设项目 | 续建 | 大陈镇 | 包括甲午岩景区和乌沙头景区,新建游步道及沿线景观小品和游客服务中心相关配套设施。 | 1.68 | 1.02 | 2016-2022 |
2 | 洪家场浦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 新建 | 洪家、葭沚等街道 | 包括水利设施、旅游集散中心、休闲观光旅游、公共康体游乐项目,其中景观公园部分在商贸核心区。 | 21.7 | 10 | 2016-2022 |
3 | 海门卫城文化主题公园 | 新建 | 海门街道 | 主要实施戚继光纪念馆的改扩建工程,恢复文昌阁、鼓楼等历史遗迹,新建戚继光史迹陈列馆、兵器馆;恢复明代海门卫卫城;修复晏清门、烽火台、炮台、戚继光水师练兵场;建设海防文化博物馆。 | 5 | 5 | 2017-2020 |
4 | 海门港游轮夜游观光项目 | 新建 | 海门街道 | 打造游轮,配置餐饮、娱乐等休闲设施。 | 1 | 1 | 2019-2020 |
5 | 台州丝绸 服装城 | 新建 | 章安街道 | 占地36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形成年交易额3.5亿元的大型丝绸服装城。 | 1.1 | 1.1 | 2016-2017 |
6 | 酷车小镇 | 新建 | 洪家街道 | 建设集高端汽车展示体验、专业个性玩车俱乐部、整体改装美容、儿童卡丁车、汽车销售(含二手车)、电子商务等服务于一体的10万平方米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园 | 3 | 3 | 2016-2020 |
7 | 通用航空综合服务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海门街道、洪家街道 | 其中通用机场选址十塘区块,总部大楼选址商贸核心区,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建设飞机5S(销售、配件、服务、信息反馈、托管)店。 | 6 | 6 | 2017-2019 |
8 | 台州海洋乐园 | 新建 | 葭沚街道 | 建设集旅游休闲、科普教育、历史人文、互动体验、餐饮美食等于一体的大型海洋主题游乐园。 | 6 | 6 | 2018-2020 |
9 | 椒江博物馆 | 新建 | 海门街道 | 利用原同康酒厂退二进三,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设椒江专题特色博物馆。 | 0.8 | 0.8 | 2017-2019 |
10 | 台州文化艺术博览中心 | 新建 | 白云街道 | 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拟选址在江滨公园西进工程区块,建设以会展中心、演艺中心、培训中心、多功能厅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博览中心。 | 1 | 1 | 2017-2019 |
11 | 台州智慧绿谷•一馆一园一区 | 新建 | 洪家街道 | 占地152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设“一馆、一园、一区”,即汉堡之家科技体验馆、绿色建筑产业孵化园、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应用示范区。 | 20 | 12 | 2016-2022 |
12 | 卫温首航台湾纪念广场 | 新建 | 章安街道 | 占地15亩,建筑面积0.5万平方米,建设卫温首航台湾及附属岛屿纪念碑,船型浮雕墙等。 | 0.3 | 0.3 | 2017-2018
|
13 | 台州非物质 文化遗产园 | 新建 | 洪家街道 | 占地108亩,建设非遗主题文化馆、展示演示馆、体验馆、国学大讲堂、儿童非遗传播中心、名家工作室、私人艺术收藏室、综合服务中心等。 | 3 | 1 | 2018-2022
|
14 | 台州市互联网文化创意 产业园 | 新建 | 洪家街道 | 总建筑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拟建成为椒江区乃至台州市唯一的集文化理念传播、文化课程教授、文化成果展示于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 | 1.3 | 1.3 | 2016-2017
|
15 | 国际游艇俱乐部 | 新建 | 大陈镇 | 引进游艇项目,建设码头和岛上游艇俱乐部、水上飞机综合基地、帆船游艇综合服务基地。 | 5 | 5 | 2017-2019 |
16 | 长岙路慢生活特色街 | 新建 | 海门街道 | 占地80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设茶文化、教育文化、休闲文化、佛道文化四大综合区,打造台州最具特色、最贴近生活、最具时尚的慢生活文化街区。 | 2.5 | 2.5 | 2017-2019
|
17 | 台州古玩商城 | 新建 | 海门街道 | 拟选址在原海东造船厂改造区域,分字画、玉器、瓷器、钱币、杂项(综合)、木雕、明清家具、艺术品等八个类别的展示交易区。 | 1.5 | 1.5 | 2016-2019
|
18 | 台州心海文化生态园 | 新建 | 洪家街道 | 占地57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设徽派建筑古街、文化高端会所。 | 4 | 3.74 | 2015-2017 |
19 | 章安历史文化街区 | 新建 | 章安街道 | 古街保护与开发,重点包括古郡街、老字号药铺、染坊、贞节牌坊、摄静寺、金鳖山、章安古港、常乐寺、赤栏桥等。 | 1.5 | 1.5 | 2017-2020 |
20 | 常乐文化旅游景区开发项目 | 新建 | 章安街道 | 建设面积约26.7平方米,拟扩容常乐寺、建设主题乐园、禅修活动中心、小吃购物一条街及其他配套设施。 | 12 | 8 | 2018-2022
|
21 | 金鳌山文化 主题公园 | 新建 | 章安街道 | 保护与修复宋高宗行宫遗址、文昌阁等,建设金鳖书院、历史文化展览馆及远眺台等。 | 2 | 2 | 2018-2020
|
22 | 台州湾生态 农业观光园 | 新建 | 下陈街道 | 建设以特色农业生产为主,以农业体验为补充的集农业观光休闲、参观考察、商务会议、农业体验等为一体的浙东农业公园 | 4 | 4 | 2017-2019 |
23 | 绿洲横河旅游文化小镇 | 新建 | 下陈街道 | 拟在拟在现有基础上,修复部分老街建筑,规划河流,重现水乡面貌, | 1.5 | 1.5 | 2016-2018 |
24 | 台州老粮坊 文化创意园 | 续建 | 海门街道 | 占地54亩,租赁沙门粮库,改建后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打造集综合工业设计、时尚创意产业办公、艺术工坊等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 1.5 | 1.2 | 2015-2017
|
25 | 椒江山石盆景文化园 | 新建 | 葭沚街道
|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精品园、儿童认养园、盆景艺术培训基地、农家乐等。 | 1.5 | 1.5 | 2016-2017
|
26 | 水岸新天地 | 新建 | 洪家街道 | 占地218亩,地上建筑面积4.72万平方米,建设类似上海新天地的休闲旅游文化类的综合体项目。 | 3.78 | 3.78 | 2017-2019
|
27 | 江滨公园西延东进工程 | 续建 | 白云街道、葭芷街道 | 改造范围2800亩,打造椒江城市休闲游憩重要景观廊道。 | 38 | 20 | 2014-2020
|
28 | 城区山体改造工程 | 新建 | 椒江城区 | 将城区白云山、枫山、太和山、东山、葭沚山、码头等五山一港整合打造成为椒江风景门户。 | 5 | 5 | 2017-2020 |
29 | 中药谷 | 新建 | 海门街道 | 建设成为绿色药都文化传承、旅游休闲的重要场所和中草药博览园。 | 6.59 | 6.59 | 2017-2019 |
30 | 创智馆 | 新建 | 海门街道 | 重点建设主题商街、医药博物馆、游客集散中心、企业公馆与企业孵化园等,建设成为绿色药都小镇的门面客厅和药展中心。 | 11.93 | 11.93 | 2018-2020 |
31 | 十塘二期农业观光园 | 新建 | 海门街道 | 总用地649.62亩,实际开发用地398.08亩,建设园区景观基础设施和游乐配套设施。 | 1.16 | 1.16 | 2017-2019 |
32 | 台州海陆空通用航空基地 | 新建 | 白云街道 | 购置10架直升机,配套建设0.3万平方米管理、办公用房以及安全保障、后勤供给等基础设施。提供执行公务、医疗急救、抢险救灾、海洋作业、航拍、飞行驾驶培训及每年10万人次的空中观光旅游等高端服务。 | 5 | 5 | 2019-2019 |
33 | 主题酒店 | 新建 | 洪家街道 | 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5.37万平方米,建设园林式景观酒店。 | 5 | 3 | 2018-2022 |
34 | 三甲农业 观光园 | 新建 | 三甲街道
| 占地约200亩,位于东二路以东,东海大道以南,八条河以西,洪三路以北。 | 1 | 1 | 2018-2020 |
35 | 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岛建设 | 新建 | 大陈镇 | 依托海岛现有发展基础,加快建设形成甲午岩、乌沙头、帽羽沙、马道头四大风景区和垦荒文化红色纪念区,配套建设景区游步道、车道、智慧旅游中心等;同步创建国家级或省级海洋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和4A以上旅游景区。 | 20 | 15 | 2016-2022 |
36 | 九子山旅游 度假区 | 前期研究 | 章安街道 | 依托九子山的自然生态及区位优势,开发建设具体育、旅游、养生、度假、地产开发等功能的综合旅游度假区。 | |||
37 | 大陈岛国际 邮轮港 | 前期研究 | 大陈镇 | 建设一个主题结构为15万吨兼靠22.5万吨级泊位、两侧各停靠5万吨和2万吨级邮轮码头一座,及联检大厅等配套设施。 | |||
合 计 | 206.34 | 154.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