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1133100200267413X7/2021-141198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发展改革局(区粮食物资局)
 成文日期: 2021- 07- 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椒江区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 2021-07-08 19: 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椒江区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前  

(一)规划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认真贯彻《关于印发椒江区消防事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我区的消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消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消防业务信息网建设初具规模;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依法消防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公安消防部队建设明显进步,消防官兵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日益深入,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重大火灾隐患专项治理取得重大成绩,重特大火灾得到有效遏制;消防管理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消防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但是,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状况相比,我区消防事业仍然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以形成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相匹配,符合我区百姓生产生活需要的消防事业工作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区的消防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认真研究当前我区消防事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理清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始终按照将消防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路来制定《椒江区消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此来指导椒江区消防事业今后五年的发展。

(二)规划依据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

浙江省:《浙江省消防条例》、《浙江省公安厅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建设厅关于转发公安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通知》、《消防场站建设标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依托公安消防部队加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119号)、《浙江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标准》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对于椒江区所辖区域都有约束作用。

(四)规划期限

2011年——2015年。

 

二、椒江区消防事业发展现状及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椒江区消防事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消防工作取得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1.消防队伍与设施得到加强与改善。“十一五”期间,城市消防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消防站点布局日趋合理。目前有三甲、章安两支政府专职消防队,下陈(飞跃)、洪家(星星)、前所(电厂)、海正四支企业消防队,形成了以公安消防队为主力,其他专职消防队为有效补充的局面。灭火救援攻坚组装备也基本配置到位。浙江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投入资金2201万元)建成后将配备25米高喷车、防化洗消车、防化救援车、指挥车等多种特种车辆装备。消火栓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目前全区市政消火栓已达到333个。在加强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对行政村自来水管更新之机,消火栓进行全面的更新保养、增设,促进了城镇的公共消防设施向农村延伸。

2.消防事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社会火灾隐患得到了较好的整治,一方面,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执法,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消防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拓展和完善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体系,全社会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有所加强。各级政府和消防部门切实依法履行消防宣传教育职责,积极策划组织了 一系列宣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火灾防控和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二)椒江区消防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防事业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消防事业发展仍存在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的矛盾。近年来,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以城镇建设为中心,消防工作的重点区域也集中在城市的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等场所,导致消防事业发展向经济发达的区域和城镇倾斜,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消防规划,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防组织松散,居住建筑耐火等级低,还有一些镇、街道未按要求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农村消防工作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2.公共消防设施欠帐缺口仍然较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而我区现仅有1个公安消防站,根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远远不能达到“普通消防站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此外,“十一五”期间,中心消防站和小型消防站均未开工建设。

3.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我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随着各类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大型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易燃易爆等化工企业的增多,各类特殊灾害事故也日益增多。尽管我区对火灾隐患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但潜在的火灾隐患仍较为严重。“三合一”、“多合一”建筑返潮现象还十分严重;城乡结合部一些出租房普遍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部分企事业单位对消防安全责任认识不到位;消防部队应对复杂的化工灾害事故、高速公路事故、社会意外事故等难度高、规模大的灭火抢险救援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4.消防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日益严峻和繁重的火灾形势和消防任务,消防经费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消防事业发展的需求,包括消防水源建设在内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比较迟缓,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欠帐”问题依然存在,消防车辆器材装备还不能满足扑救现代火灾和处置特种灾害事故的要求。

 

 

三、“十二五”期间消防事业规划的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区消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火灾预防、灭火、救援的客观规律,按照建设“平安椒江”的要求,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科学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和预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消防工作水平,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和有序推进的发展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消防事业的发展全局,坚持协调发展,有效统筹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消防事业的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立足于椒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实际需求,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保障要求,统筹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坚持依法治火,严格落实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坚持科技先行,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公共消防政府负责、企业消防企业负责、区域消防区域合作联建共享、行业消防行业统筹联建共享的消防体系和消防体制,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兼顾整体和突出重点的建设原则

一方面要立足于消防事业的实际需要,注重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统筹排布全区的消防力量,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另一方面要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为重点,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消防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消防综合保障能力。

3.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原则

按照政府为主导,其他投资方式为辅的融资模式来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的消防事业发展,将消防事业发展投入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形成分工明确,政府、企业、区域、社会各方责任落实,资金保障有力,工作到位的消防建设推进体制,形成公共消防政府分级负责,积极探索消防事业发展融资渠道的社会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和途径,力争做到消防建设的科学化、集约化、合理化和适度化。

(三)主要目标

1.强化消防责任体系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和《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公发〔2004〕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把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要切实落实各级人民政府消防工作负责制,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及镇(街道)领导参加的防火安全委员会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力量建设。

公安部门要加强本地区的消防监督工作,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适时地研究本地区火灾特点,掌握火灾规律,提出针对性措施和意见,要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作为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要严格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切实抓好消防责任制的落实;安监部门要抓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规范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秩序;发改部门要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消防事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财政部门要落实经费,确保消防工作顺利开展;规划部门要重视消防事业的发展,将消防规划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教育、劳动部门要把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各类新闻媒体要做好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建设、城管部门要加强消火栓等公共市政消防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其他部门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做好各项防火工作。

2.完善消防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研判火灾形势制度各级政府每季对辖区火灾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对火灾高发地区,要查找火灾多发的根源,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重大火灾隐患举报、排查、评估、公告、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工作机制,落实整改责任,消除火灾隐患。对不符合城镇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工厂、仓库等重大危险源,应当限期搬迁,并保证搬迁前或搬迁过程中的消防安全;对城市易燃建筑密集区,应结合城市建设加大拆除、改造的力度。开展公众聚集场所、“多合一”建筑等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整治,并从源头上、监管中、技术手段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防范。建立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机制,对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公共建筑、地下建筑、仓储场所进行调查和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调查数据库,为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夯实基础,为消防力量的合理布局提出依据,为综合防灾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政府每年要制订并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计划,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积极发展我区消防文化。深入学习宣传消防法律、法规。在电视台、报社和广播电台设立固定消防宣传栏目。成立消防科普、消防文化建设基金会,开展消防文化宣传。依托新闻媒体,实施消防宣传“畅通工程”,传播消防法律法规和火灾预防、火灾处置、逃生自救等知识,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鼓励群众参与消防站对外开放活动和消防公益事业。大力发展以宣传员、广播员、安全员、文化员为主要对象的消防志愿者网络,促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将消防宣传教育纳入平安创建、文化建设、普法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管理、行业系统宣传工作体系和学生教学、职工培训内容。大力加强对消防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易燃易爆等岗位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特种作业、特殊工种的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法人代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接受消防教育率达90%以上。要对居民特别是老人、儿童、妇女、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防灭火知识和火场逃生自救技能。

4.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构筑社会消防防火墙,全面提升全社会防范火灾的能力和水平

社会单位是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国家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最终都需要社会单位去落实。解决火灾防控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推动社会单位消防工作,就是要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四个能力”。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需要全社会上下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农村、社区要夯实火灾防控基础,公安机关要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为着力点。目标是:2010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部达标;2011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100%达标;2012年,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基本达标。

5.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

紧紧围绕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欠新帐、快补旧帐”的要求,加快消防规划编制、修编的进度,加快消防站、消防训练基地的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强消防水源和市政消火栓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火灾报警、调度、指挥、信息通讯系统,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水平。

1)加快消防规划编制、修编进度。各镇、街道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乡消防规划的编制、修编和实施工作。尚未编制消防专项规划的镇、街道在2011年底前必须出台消防专项规划。对缺少消防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其城乡总体规划、乡村和集镇建设规划不得予以批准通过。到2013年全区所有已经编制总体规划的建制镇、街道、村要完成消防规划编制。

2)加快消防站建设。中心消防站已完成土地预审、环评、可研等工作,正在设计之中,力争在2012年投入使用。小型消防站力争在2013年开工建设,2015年投入使用,初步选址在东山公园附近。

3)抓好消防水源和市政消火栓建设。按照城市消防规划的功能分区,抓紧解决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老城区市政消火栓“欠账”、消防车通道堵塞等问题。市政消火栓设置要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在城市(集镇、旧城改造、开发区、住宅区),与城市、村镇配套同步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修建消防取水口,弥补城市人工消防水源的不足。结合城市避难场所和区域开发建设,加强公共消防蓄水池和水井建设,协调供水部门及时改造更新消防给水管道,污水处理公司要把污水回收的水源作为消防供水补充,满足消防供水需求。另外,对建城区内的市政消火栓原缺未补、新增待建或损坏失效、流量压力不足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每年由建设、市政、自来水公司等责任单位予以定时定量改造增补、更新设置和维护保养,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验收使用,确保随时完整好用,以备灭火救援。城市老城区市政消火栓建设要在城区改造中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农村地区市政消火栓建设要在村镇编制(改造)过程中得到解决。到2013年底前,城市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要基本得到解决,城镇、街道市政消火栓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6.保障消防车辆器材装备配备

“十二五”期间的消防装备,要结合我区消防站建设具体规划进行配备,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要对新建的消防站配置按规定配备齐全的车辆器材装备。同时要对依托公安消防部队为主要力量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配齐装备,切实提高抢险救援和灭火攻坚能力,更好处置突发灾害事故。

7.大力加强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

加强公安现役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大力发展企事业专职消防队、地方专职消防力量、合同制消防员队伍、消防保安和志愿消防队伍,全区形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其他消防力量有效补充的多种形式消防力量。

1)推进合同制消防员和消防监督文职雇员队伍建设。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征招地方合同制专职消防人员的实施意见》,根据我区灭火救援力量和消防监督警力严重不足的实际,按各类消防站的现役消防警力和合同制消防队员、消防监督文职雇员配备达到普通消防站不低于30人、特勤消防站不低于45人的标准适时进行少量充实。到2013年底计划征招合同制队员和消防监督文职雇员达到30名。

2)充分发挥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作用。按照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公通字〔2006〕59号)、《浙江省社会消防组织管理办法》(省政府192号令),结合我区实际,全面推进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依法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事业单位,要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根据执勤任务需要,逐步配备消防车辆及随车器材。公安消防部队要加强对企事业专职消防队的管理与指导,帮助提高执勤战备水平和实战水平,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结合城镇发展和消防工作需要,建立政府专(兼)职消防队。2011年,已建成的三甲、章安街道专职队要增配一定数量的抢险救援器材和装备,成为一支抢险救援一线队伍,大陈镇政府要组建一支专职消防队,洪家街道从2011年开始每年要对星星专职消防队给予财政支持,与星星集团一起把星星专职消防队做大做强。

3)大力发展农村消防队伍和志愿消防队伍。力争在2011年底前建立以重点镇(街道)和经济发展较快镇(街道)的地方专职消防队为中心,其他镇(街道)、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补充的农村消防力量体系,切实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到2011年,每个城镇社区、农村村庄建立一支以当地公安派出所为依托的治安、消防合一的治安联防消防队或群众义务消防队。公安机关要把消防安全素质教育纳入保安队伍职业培训内容,大力推动企业、社区保安队“一队多能”建设,加强对保安队伍的消防业务培训,使其承担服务区初起火灾扑救任务。

 

附件:1.椒江区十二五期间消防站建设规划表

2.椒江区“十二五”期间消防车辆装备配备规划表

3.椒江区“十二五”期间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装备配备规划表

4、椒江区“十二五期间镇、街道专(兼)职消防队伍建设任务表

 

 


附件1

椒江区“十二五”期间消防站建设规划表

站名

等级

地理位置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建设内容

建设年限

经费预算(合计)

中心消防站

一级

葭芷大桥下

18亩

8000㎡

大、中队业务用房、辅助用房、车库、训练塔等

2010年开工

2012年投入

使用

2500万

小型消防站

二级

东山公园附近

3-5亩

1000㎡

执勤楼

2013年开工

2015年投入

使用

1000万

 

 

 

 

 

 

附件2

椒江区“十二五”期间消防车辆装备配备规划表

缺配数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车辆型号

数量

单价

车辆型号

数量

单价

车辆型号

数量

单价

车辆型号

数量

单价

车辆型号

数量

单价

4辆

/

/

/

6吨以下轻型水罐消防车

1辆

70万

中型水罐车

1辆

130万

6吨以下轻型水罐消防车

1辆

70万

重型水罐车

1辆

150万

 

 

 

 

 

 


附件3

椒江区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装备配备规划表

年份

装备名称

数量

单价

合计


消防头盔

27

20000

540000

抢险救援头盔

16

280

4480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36

1850

66600

抢险救援服

32

1180

37760

消防手套

25

80

2000

抢险救援手套

40

130

5200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18

220

3960

抢险救援靴

20

380

7600

消防安全腰带

12

80

960

佩戴式防爆照明灯

38

420

15960

方位灯呼救器

18

470

8460

总计:

692980

 

 

 

 

 

 

 

 

2012

内置纯棉手套

39

80

3120

消防轻型安全绳

25

90

2250

消防腰斧

16

320

5120

消防隔热服

1

4800

4800

重型防化服

2

7200

14400

电绝缘装具(含服装、手套、靴子

1

2700

2700

分体式雨衣

28

75

2100

防静电服

4

1300

5200

防静电内衣

67

65

4355

降温背心

27

120

3240

救生衣

16

50

800

消防护目镜

25

50

1250

抢险救援消防车

1

980000

980000

总计:

1029335

 

 

 

 

 

 

 

2013

救援护膝护肘

27

130

3510

消防类安全吊带

1

680

680

消防类安全吊带

2

920

1840

移动供气源

1

36000

36000

消防过滤综合防毒面具

14

750

10500

水上救援头盔

10

360

3600

手提式防爆强光照明灯

2

17600

35200

有毒气体探测仪

1

19260

19260

激光测距仪

1

37800

37800

锥型事故标志柱

4

760

3040

手持扩音器

2

150

300

液压剪切钳

1

150800

150800

液压多功能钳

1

24200

24200

机动液压泵

1

27000

27000

手动破拆工具组

1

16200

16200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19

8200

155800

消防避火服

3

6200

18600

手动或遥控移动式炮

2

21800

43600

16型以上各类水带

2200

25

55000

总计:

642930

2014

 

多功能水枪

4

1050

4200

各类拉梯

3

3150

9450

班用帐篷

1

7800

7800

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水液2-6

1

1550000

1550000

移动式照明灯组

1

24600

24600

手提式防爆强光照明灯

11

1350

14850

总计:

1610900

 

 

 

 

 

 

 

 

2015

 

双轮异向切割锯

1

23500

23500

多功能挠钩

2

800

1600

机动链锯

1

10600

10600

躯体固定气囊

1

5200

5200

肢体固定气囊

1

4800

4800

伤员固定抬板

1

2600

2600

多功能担架

1

3200

3200

气动起重气垫

1

31700

31700

敛尸袋

10

80

800

救生软梯

1

8200

8200

急救呼吸机

1

16200

16200

金属堵漏套管

1

19600

19600

粘贴式堵漏工具

1

22000

22000

高压强磁堵漏装置

1

36500

36500

单人洗消帐篷

1

46500

46500

机动消防泵(含浮艇泵)

2

65000

130000

空气充填泵

1

125000

125000

消防阻燃毛衣

35

280

9800

消防防化服

6

2630

15780

AB类比例混合器、泡沫液桶、空气泡沫枪

1

43300

43300

手抬机动消防泵

1

55000

55000

总计:611880

 

 

附件4

椒江区“十二五”期间镇、街道

专(兼)职消防队伍建设任务表

 

应建设镇、街道

完成时间

建设规模

车辆数

人员

大陈镇

2011年底前

1辆

10人

洪家街道

2012年底前

2辆

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