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你若和那些靠海吃海的大陈岛岛民说,以后你们都不打渔了,岛上靠旅游赚钱。他们多半会给你一个白眼,再送一句“神经病”!
几家渔户傍山涯,网罟高悬石径斜,落日沧波万点金,归帆阵阵绕飞鸥。
这首诗,正是描写大陈渔场收网时,千帆归来的壮阔景象。作为传统渔业岛的大陈,是著名的渔场,鼎盛时期,曾有10万渔民在此作业。如此大规模的开发捕捞,让大陈岛的渔业资源很快衰退,出海的船越来越多,出海的路程越来越长,大陈岛面临渔业资源枯竭的困境,产业转型已刻不容缓。
2006年8月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大陈岛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加强旅游规划,谋定而动、有序开发,努力把大陈岛的旅游做大,做出品牌。
这十几年来,大陈岛坚持发挥生态优势、深挖红色资源,走一条全域旅游振兴海岛的新路子。几经蜕变,如今的大陈岛,已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佳诠释。红色旅游和海岛休闲游并驾齐驱,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相辅相成、传奇色彩和碧海蓝天并行不悖……
数据显示,2018年,大陈岛累计接待游客14.3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346.8%。2006年,大陈岛全年上岛人数不足5万人。数据还在不断刷新中……
从渔业岛转型成旅游岛,同样是“靠海吃海”,这吃法却已是大大的不同。
生态革命“变味”大陈海岛
此次记者上岛,和以前的感觉不同,之前萦绕在记忆中的海腥味淡了很多,海风吹拂,甚至还有些清爽。
为什么?或许,记者可以在爬满藤蔓植物的网箱上找到答案,而在这些旧网箱对面,是几家新崛起的客栈,游人经过,拿着镜头对准这些带着渔村印记的网箱,仿佛在述说昨日的大陈故事。
让渔业岛转型旅游岛,生态环境是关键。“以前梅花湾这里鱼腥味很大的,现在好了。大家零星晒着海鲜,部分也是为了旅游。”在梅花湾开了多年超市的大陈岛民缪友春说。
随着人气提升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大陈岛上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据统计,近年来岛上每年产生生活垃圾1000多吨,旅游旺季时日产生活垃圾达4吨。一场“垃圾分类革命”,被首先提上了日程。
据了解,上、下大陈各一个日处理量3吨的垃圾减量化处理中心建设,引进安装调试餐厨废弃物制肥设备,每村设置2个垃圾分类站点,户用新型分类垃圾桶分发到户。每月对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进行红黑榜公布,并通过宣传发动,使垃圾分类工作家喻户晓,垃圾分类知识人人掌握。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归宿,有些还能变废为宝,与文艺相结合,用废弃酒缸、轮胎等进行创意彩绘,用酒瓶、渔用起网机、古董电话等进行怀旧镶嵌,目前形成环镇路、浪通门路段、水咀头路段的景观墙和团箕创意画。
与“垃圾革命”同时进行的,还有“公厕改革”。另一方面,严禁汽油上岛,全面淘汰汽油车,分批引进新能源车等,努力实现大陈岛的零排放。
三张名片唤醒海岛记忆
既环山又临海的环岛公路,是大陈岛上最惬意的存在。一边花木扶疏、一边波澜壮阔,再配上蓝天白云,还有什么美景比这个更心旷神怡。租一辆电动车,或者坐环岛公交,花个把小时,就能把大陈岛的美景印刻在心里。
“以前大陈岛上没有公路,从梅花湾到土地堂,都需要撑船过来。同在一个岛上,有些年纪大的阿婆,一辈子不识得岛对面是什么样的。”缪友春告诉记者。
多年前,环岛公路终于通了,大陈岛成为一体,方便了岛民的同时,为大陈岛旅游打下坚定的基础。2015年,水土路建成通车,下大陈岛全长16.5公里的环岛公路全线贯通。2017年,环岛公路又进行了改造提升。沿线增设了11个观景驿站,在站台远眺,碧波荡漾的海湾,海上往来的船只、帆影尽收眼底。去年,环岛公路驿站进行升级,增设一些蕴涵垦荒精神元素、红色元素、海岛元素、青春元素的小品及雕塑景观。而今的环岛公路已经成为大陈岛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朱建国是大陈岛环岛公交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如今岛上已有21辆环岛公交,通过近半年的磨合,基本能够做到15分钟一班。无论你在大陈岛哪个角落,只要在码头凭身份证买了大陈岛公交卡(下大陈岛25元一天,35元两天,时限内无限次坐车,上大陈岛15元一天),可以在公路驿站等车,非常便捷。“下个月,我们这里又将增添10辆最新型的环岛公交,到时候,岛上交通会更加便捷。”朱建国说。
和岛上交通相对的,椒江至大陈岛的客运,也在不断改善。不少游客因为2个多小时的航程而对海岛游望而却步,这种情况已经成为过去。庆达9号、东镇山号等新客船相继投入使用。尤其是半个月前,“新海滨”号豪华双体高速客轮正式首航,其“蓝天白云”的天花板样式,内装风格活泼灵动,将椒江至大陈的航班时间缩短为70分钟。据悉,今年下半年,预计还会有2艘新型客船加入到“大陈航队”,期待未来有更快、更稳、更频繁的陆岛交通。
值得期待的还有1000吨级车客渡滚装泊位码头和5000吨级海巡船泊位码头及管理房,大陈岛的门面和接客能力也在转型升级。
杭州游客周舟已经是第二次来到大陈岛游玩了,她惊异于大陈岛的变化如此迅速。“去年,我上岛坐得是2个多小时航程的老客船,现在的新船真的很帅,内饰漂亮,速度很快。在岛上,去年的公交我还等了半个多小时,今年已经是班次密集,而且可以随叫随到。旅游的舒适感大大增强。”周舟表示,大陈岛,她还会再来。
吃住行,首先是吃。大陈岛的海鲜不用多说,已经是多少老饕们的心头之好。坐在梅花湾露天的排挡,眼前是被灯光装点得分外妖娆的海港,喝一口冰啤,那些刚从渔船上搬下来,仅过了个沸水,就游进游客口中的生猛海鲜有多带感!不消说,夜夜爆满的梅花湾排挡可以说明一切。想要浪漫想要潮?“廿九海狸音乐餐厅”给你海鲜也给你新鲜,摆盘精致的新派菜式满足你朋友圈的各种炫耀。
“来大陈开餐厅的越来越多,除了那些本土渔家乐外,一些新式的咖啡厅、音乐餐厅,也逐渐聚集。这说明,大陈岛正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来。”椒江旅游集团大陈岛核心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青君说。2016年,他刚上岛时,大陈岛上最多的游客是那些银发老人,主要是冲着大陈岛的红色旅游而来。而如今,越来越多地年轻人来到这里,亲子游更是成为暑假主流。
以前大陈岛的住宿,大多是“渔家乐”里搭配的民房,唯一好一点的是大陈岛悦榕别墅酒店。游客上岛一溜达,没地方可住,只能匆匆买船票回去,败兴而归。
2017年,网红民宿“有家客栈”落地土地堂,一时间一屋难求。这势头,石破天惊般地给很多投资人以莫大的信心,2年间,大陈岛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良莠不齐。但旺季时,基本都能实现爆满。
如今,岛上已有大小农家乐(民宿)44家,在建的民宿有4家,提供床位1328个,并出现了以有家客栈、望汐民宿、伴山居等为代表的海岛精品民宿和土地堂等海岛民宿集聚区。以青垦客栈为代表的民宿,以接待团队为目标,也有不错的发展。甚至有些岛民将自家拾掇拾掇,也能整出几个像样的客房,实现创收。
规划中,地处梅花湾核心区原鱼粉厂,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包含海景精品酒店、民宿、商业店铺、部分高线公园的丽豪海景酒店和地处梅花湾核心区原冷冻厂,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建成后为包含餐饮、住宿的海景精品酒店,均将成为梅花湾核心区的两张金名片。老牌的悦榕别墅酒店也在谋求发展,重新装修、无边泳池等,或将提上日程。
目前,大陈岛已建成临海别墅23栋、渔家休闲民宿11家,岛上渔家乐餐饮总数23家,可同时容纳2300人住宿餐饮。
“交通、民宿和餐厅的发展,成功让游客留下来。吃在大陈、住在大陈、行在大陈,竖立起这三张名牌,大陈岛就朝全域旅游的目标,将迈进一大步。”大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啸啸说。
网红打卡引领旅游热潮
“全中国没有哪个岛屿像大陈岛一样,拥有那么深厚的红色底蕴。中国红色旅游区,也没有哪个像大陈岛那样,拥有这么美的海、这么蓝的天。这样的得天独厚的环境,是大陈岛特有的双线旅游资源。”大陈镇宣传委员曹娅萍说。说起大陈岛旅游特色,大陈镇上的工作人员,自领“游小二”职责,都能做到如数家珍。
海岛远离城市喧嚣,风光奇绝,代表性的景点便有甲午岩、高梨头、猫头礁、飞虎崖、帽羽砂、乌沙滩等……除了景点外,如今倍受年轻人青睐的是:甲午岩观日出、土地堂看夕阳、悬崖栈道惊巨浪、垦荒碑前拍星空,还有最近红遍抖音的“蓝眼泪”荧光海,每一出都是网红大戏,让你朋友圈炫出新高度。
不少游客遗憾地说,大陈岛那么蓝的海水,却没有海滨浴场,没有休闲沙滩!明年开始,大陈岛将全面弥补遗憾。经过一年多的地质勘探和海浪潮汐的研究,确定下大陈的土地堂、水咀头,上大陈的丁勾头,均可以铺设人工沙滩,变身海滨浴场。
“3个人工沙滩已经进入设计阶段,今年下半年至明年或可进行施工。有了沙滩就有了海上运动项目,海岛游将不留遗憾。而甲午岩风景区也已进入景观提升建设,为创4A景区而努力。”王青君说。除此之外,下大陈“梅花湾”亲水栈道、环岛绿道、漫步道,上大陈玻璃栈道、网红取景框、17条持证上岗的休闲渔船等,都将不断提升大陈岛的旅游品质。
让游客留下来、玩尽兴、爱上她、再回来!
历史底蕴书写红色内涵
和海岛休闲游相辅相成的是,大陈岛独有的红色旅游。一江山岛战役、金刚计划、大陈垦荒,三大历史事件奠定了大陈岛在中国近现代史独特的历史地位。
如今的大陈岛综合旅游开发已列入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台州大湾区建设,大陈岛成为三湾联动的重要节点。
2018年,大陈岛15个项目集中开工,其中九成是文化旅游及配套项目。
2019年,大陈岛将继续推动10亿元的文旅项目开发,让美丽的大陈岛焕发新的光彩。
未来5年,在开发要素保障的前提下,我区计划实施54个重点项目,预计投资69亿元。
如今的大陈岛,十几个重点项目同时施工,岛上建设如火如荼。据了解,其中近一半的项目,和红色旅游相关。
占地9.4万平方米的青垦旧址文化公园、中国青垦纪念馆、对青少年宫、友谊俱乐部、垦荒队员宿舍、青春广场等项目,已经相继进行改造提升进程。
面积约6.8万平方米的两岸乡情公园也在建设当中,该公园将以民国文化、同根同祖为主要设计元素点,以加强新一代大陈籍台胞对故乡的认同感,以此成为两岸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前沿平台。
另外,对红色记忆体验区、鸡笼头区、码头区三个区块的军事遗迹进行了修复。而上大陈的大陈军事主题教育基地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大陈岛向部队积极争取台州舰及其他军事装备,并将台州舰及349号潜艇移至上大陈中咀展示,并同步在岸上建设三军军事博物馆,打造以海战装备为主的军事主题教育基地。
垦荒文化、两岸乡情文化、军事文化三大板块形成合力,打造一个特色的大陈,这就是大陈岛红色之岛的强大原动力。
大陈之美,在于山水;大陈之韵,在于人文。串起大陈游览路径的两条线已逐渐清晰。一条是海岛休闲实线,连接岛上各景点的道路建设;另一条是虚线,寻着历史的足迹、跟随习近平总书记游览的路程,感受深植于大陈岛的垦荒精神、红色基因。
“如今的大陈岛旅游建设,已拉开了新一轮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必将引领“两个大陈”建设迈上新台阶。通过努力,我们期望将大陈岛打造为‘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示范岛’‘零排放生态美丽岛’‘现代化数字智慧岛’‘幸福宜居平安岛’,更高水平地建设‘两个大陈’。”台州大陈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大陈镇党委书记倪国正说。
蓝海广阔凭鱼跃,潮平风正一帆悬。相信,我们的“大陈号”必将进入“海阔凭鱼跃”的宽广水域,以海上桃源之姿,乘风破浪济沧海,鹏举长天揽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