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413X7/2025-1010391478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
成文日期: | 2025-08-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2号建议答复的函
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92号
建议答复的函
张小根代表:
你在台州市椒江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为助力椒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产城融合发展发展的建议》(第92号)的建议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区十届二次党代会以来,椒江锚定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目标,把“产城融合”放至“八大理念”之首,聚焦“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大力发展都市经济,以“六大片区”建设为抓手激活江北潜力,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江北发展的关键引擎,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江北区域发展,全力推进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发建设,以培育未来产业为抓手,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科学规划发展布局,以规划先行激发发展潜力
我区始终将规划引领作为产城融合发展的先手棋,紧扣“产城人”融合目标,以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强化顶层设计与科学布局。依托2022年三区三线土地调整成果,委托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确园区西部企业集聚、中部及东部预留地(3000亩)发展氢能等未来产业的功能分区。同步推进前所3000余亩土地征收后的规划环评编制,确保土地开发出让、项目落地审批等工作无缝衔接。
同时,保障做好土地要素增量存量双轮驱动。一方面聚焦增量拓展,加快推进椒北区块317亩涛江河以西、1592.4亩红旗河以西地块开发,目前已完成土地现状调查、社会风险评估及补偿安置公告,计划年底前完成征收并分批出让,重点布局半导体产业园等未来产业载体;另一方面着力存量盘活,通过工投集团投资建设并持有标准厂房,推动前所眼镜小微企业创业园、共富共享中心提质增效,台州未来产业园已正式开工。
二、聚焦产业推动转型,以转型升级打造未来潜能
瞄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开展“3+4+1”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改革,紧盯4条未来产业链,充分发挥10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优势,加快掀起“延链补链强链”攻坚热潮。重视氢能未来发展,结合氢能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委托清华大学团队编制《台州市椒江经开区氢能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椒北片区资源优势,构建 “一核三带” 布局(核心区聚焦氢能装备制造、研发带布局创新平台、应用带拓展场景、配套带完善储运设施),为全产业链发展奠定框架。针对氢能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土地开发与存量盘活工作综合考量为氢能装备制造、绿氢生产等项目预留空间,破解当前产业用地稀缺难题,同时通过连片开发降低企业协同成本,为构建“研发—生产—应用”全产业链提供坚实的土地支撑,夯实产城融合的要素基础。
三、稳步推进项目招引,以项目为基注入发展动力
我区立足产业现状,紧扣“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发展” 路径,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氢能等综合能源项目招引。立足诚信医化氢能反应设备、瑞达机械汽车配套等现有产业基础,我区建立氢能产业招商专班,重点对接国电投、德燃动力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地;同步启动氢能产业专家库建设,拟聘请15名涵盖技术研发、产业经济等领域的专家提供专业支撑。目前已与3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涉及绿氢制备设备生产、燃料电池零部件研发等领域,预计项目落地后可新增产值12亿元,带动就业800余人。重点对接协氢年产20万台电堆和年产5000台无人机生产基地项目,该公司现有风冷氢燃料电池、氢能无人机、制储氢三大业务板块,该项目于台州市二季度大会签约,将来落地能够填补椒江氢能项目的空白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深化规划落地、要素保障与产业招引的协同联动,加快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 “产城融合” 战略走深走实,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感谢您对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发改局 联系人:曹怡宁
联系电话:88830771 邮编:318000
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