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结果在上海揭晓(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央批准的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项)。来自浙江台州乱弹剧团的鲍陈热凭借《我的台州乱弹——鲍陈热折子戏专场》,成功摘得梅花奖,成为评奖改革后全国首位获此殊荣的民营剧团演员。
鲍陈热,一级演员,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副团长,旦角演员,民建会员,台州市政协常委,浙江戏剧最高奖——“金桂表演奖”获得者;全国剧代会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台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五个一批”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浙江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人才等。
舞台上的“定海神针”
我的乱弹我的团
鲍陈热,这位来自金华的姑娘,与台州乱弹的缘分始于2005年。
12岁时,受身为婺剧演员的爷爷的影响,鲍陈热考入兰香艺术学校学习婺剧。16岁毕业时,恰逢台州乱弹重新建团,鲍陈热与同班的30位同学在老师的鼓舞下来到了台州,她与台州乱弹的情缘就此展开。
初到剧团,条件十分艰苦。此前,台州乱弹停演近30年,人才断档,优秀剧目、绝技、曲牌等濒临失传,市场不景气,剧团面临着诸多困难。“从婺剧到台州乱弹,学习台州官话和曲牌成了我最大的困难。”鲍陈热回忆,为了演好角色,当时她和同学们每天泡在练功房,练习发声和基本功。但由于婺剧出身,早期演出时常受到观众质疑,同事也陆续离开了剧团,30位同学只剩不到10位,鲍陈热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2010年3月,台州乱弹剧团在下乡演出深夜转场时发生车祸,车上41位演职人员19人重伤。这一遭遇差点毁掉了剧团,外面都在传,这下子台州乱弹肯定没有了。但也是这时,鲍陈热下定决心:“‘做戏就做台州乱弹!’这句话是当时我发在QQ群里的,是长期压抑后的情绪爆发。”这句誓言稳住了剧团的军心,她也自此成为剧团的“主心骨”。鲍陈热说,“当时想给我自己鼓劲,领导对我非常好,我在剧目中大多担任主角。如果我走了,这个剧团就垮了。”
在团长尚文波的带领下,大家一边照顾受伤的演员,一边招兵买马、排演剧目,很快复排了7本大戏。在首场演出结束后,大家在后台抱头痛哭。这些经历极大地凝聚了大家的心气儿,由衷喊出了“我的乱弹我的团”的口号,并将之作为台州乱弹剧团的价值观,这也坚定了鲍陈热内心的坚守。
相伴20年
我嫁给了台州乱弹
在艺术追求上,鲍陈热刻苦钻研,使得表演根基扎实,演唱功底深厚,刻画人物细腻入微,能将每个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在台州乱弹的20年间,她主演了剧团几乎所有大戏和30余出折子戏,成功塑造了貂蝉、阎惜娇、叶青青等数十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其主演的《戚继光》《我的大陈岛》《我的芳林村》《追星者》等大型原创剧目,四进国家大剧院演出,这些代表作曾获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戏剧节“特别大奖”和“新剧目大奖”等。凭借精湛的技艺,鲍陈热更是载誉无数,荣获浙江戏剧表演最高奖“金桂奖”等重量级奖项。
此次角逐梅花奖,鲍陈热精心准备的《我的台州乱弹——鲍陈热折子戏专场》由《活捉三郎》《做媒》《心・痴梦》三出剧目组成。其中《活捉三郎》中的创新技巧“桌上踹凳”——方桌上叠一椅,鲍陈热立于其上,搭档两米外起跑横踹,她同时凌空跳起,椅子落地瞬间稳稳落于桌面,动作同步,难度极高,被业内称为“天下第一跳”。
“这个专场,我在基层演练了30多遍,在保留经典的基础上融入了新元素,围绕人物设计了不少创新技巧,以契合当代审美,吸引更多观众。”鲍陈热表示,非常感谢剧团给予的基层历练机会,从一次次的表演中,从观众的反馈中,从原创剧对人物的刻画中,她收获良多,也让她的表演越来越自如。
这些年,剧团演出任务繁重,年演出场次多达350场以上,而鲍陈热每年出演最少300场。她说:“进团整整20年,我和台州乱弹一起成长,我热爱这份事业,我热爱台州乱弹,我觉得特别幸福。台州乱弹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嫁给了台州乱弹。”
众人眼中的“梅花”
台州乱弹当之无愧的当家花旦
本次台州乱弹鲍陈热“夺梅”成功!这是台州乱弹首个梅花奖,也是台州首个梅花奖,并且是评奖改革后全国民营剧团首个梅花奖。入围消息公布的当晚,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团长尚文波就接了不下50个电话,全是民营剧团团长打来恭喜的。
“这个团没有我这个团长,没问题,但没了当家花旦鲍陈热,就散了。”这是尚文波的口头禅,对于鲍陈热他有着极高的评价,“鲍陈热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她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在剧团最困难的时候,她选择了坚守,与剧团同甘共苦。在获得浙江省内‘金桂奖’后,面对多家国有院团‘挖角’,她恪守许下的‘做戏只作台州乱弹’的诺言。多年来,她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为剧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获得梅花奖,是她应得的荣誉,也是对整个剧团的巨大鼓舞。”
和鲍陈热一起进团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演员朱锋,因为常常同鲍陈热搭档,笑着自称是鲍陈热的“原配”。“我和鲍鲍搭戏多年,从《百花赠剑》到《戚继光》再到《追星者》,我们一共创排了11部大戏,她是一位非常有天赋,又很刻苦的演员,每次排练,她就像块‘永动机’,一句台词、一个手势都要和我反复磨合,连转身的角度、眼神交汇的时机都要精准到分毫。她对戏的执着劲儿,让我打心底佩服。剧团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她永远是最坚定的那一个,只要有她在,大家心里就踏实。”朱锋说,这次她获得“梅花奖”是对干一行爱一行最好的诠释。
如今,作为浙江台州乱弹剧团的副团长,鲍陈热在提升自己艺术水平的同时,也肩负起了培养年轻演员、传承台州乱弹艺术的重任。她经常与年轻演员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指导他们排练,帮助他们成长。
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小演员郑王懿提起鲍陈热时,眼里总是充满感激与敬佩:“鲍鲍姐是我的师姐,更是我在戏曲道路上的暖心引路人。她一直用鼓励式教育陪伴着我成长,只要有她在,我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郑王懿分享,在她刚入团时,经验不足,在表演上常常放不开,而鲍陈热总是不断鼓励她,让她大胆去展现,“当我在排戏中遇到争议、陷入迷茫时,鲍鲍姐总会第一时间来到我身边,耐心地帮我抠戏、教我唱腔。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每一句唱词的韵味,她都毫不保留地指导我。哪怕我只是有一点点小进步,她都会开心地说我做得很好、唱得很棒,让我一定要自信。在鲍鲍姐的鼓励下,我越来越敢在舞台上绽放自己。”
从濒临失传的濒危剧种,到斩获梅花奖,台州乱弹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华丽转身。鲍陈热作为剧团的杰出代表,用自己的热爱与坚守,为台州乱弹的复兴之路注入了强大动力。
未来,相信在以鲍陈热为代表的台州乱弹人的努力下,将书写更多属于自己和台州乱弹的精彩故事,让这朵地方戏曲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