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4308E/2025-154351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人力社保局 | |
成文日期: | 2025- 04- 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力社保局围绕上级部署和区委谋划,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紧扣“三支队伍”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战略目标,着力抓好就业创业、人才引育、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等方面工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工程领域国标试点建设。以区政府名义出台《椒江区工程建设劳动纠纷调解标准化试点实施方案》,初步出台场地建设、队伍建设、监管平台管理、劳动者工资支付、调解规范等五个标准细则。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全区工程建设领域推广落地,116个项目已落实委员 会制度,89个项目已落实双月短信提醒告知制度。
(二)杰克创成全国技能创富型企业典范。杰克数字高技能人才依托团队优势,推动企业技术革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精细化发展,帮助企业破解技能难题610余项、改进工艺280余项,增收43020万余元。公司作为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浙江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现场推进会和台州市技能型社会推荐会现场考察点位,对外展示建设成果与技能创富经验。
(三)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在全市率先出台《椒江区企业技能人才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办法》,推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等级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相互贯通,着力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地位,拓宽发展空间。会同组织部、经科等部门,召开企业技能人才初级职称评审会,在化工和机械两个专业率先开展试点,目前共有98人通过集中评审。
(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出台《椒江区创业人才“1515”培育计划实施方案》(2024-2027年),对企业落地成长全要素提供支撑保障。以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发展路径,实施人才项目耦合行动。《构建“以投带引”模式推动人才项目“耦合”成长》作为2024年台州市人力社保系统“对标争先改革创新”项目立项。今年新增上规企业2家,其中普济生物创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新落户“500精英”人才创业项目13个,创新人才2人。创新型人才培育有关做法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台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五)铺开博士招引工作全新局面。实施百名博士“一访三创”行动,推动政府、高校院所与企业建立更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项目在本土企业转化落地。开展“百名博士进百企”系列活动,联动博士专家团走进企业,对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需求,现场签订了6个合作项目,双选会上52名博士达成来椒就业意向。积极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今年新招引博士后6人,其中九洲药业黄林获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全年新引进博士20人,青年博士17人,同比去年增加一倍。
(六)强化技能人才持续供给。围绕“3+3+N”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紧缺人才类型清单,聚焦智能制造产业工人、民生服务从业人员、高素养个体劳动者队伍、乡村振兴实用人才重点群体,大力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今年开展职业培训16346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935人,高技能人才2518人,数字高技能603人。新增生产制造类数字高技能人才占新增数字高技能人才比重95%,第二产业占比59.72%,高于35.28%。
(七)织密“浙里就业”基层站点网络。以网格化排摸就业需求,精准锁定重点人群多、需求大的片区,建设就业服务站。目前全区共建成8个就业服务站,51个就业服务点,逐步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一心多点、全域覆盖”的基层就业服务网络。围绕个人就业全生命周期、单位用人全过程某个阶段、特定节点的重大需求,打造了“6(6项就业服务)+3(3项就业相关功能)+N”服务供给体系。
(八)创新“人才+文旅”融合招引模式。突破往年校招企业设摊、学生应聘的传统模式,今年在高校招聘会上开设台州美食、旅游专区,融入椒江城市特色,设计“大学生求职精品路线图”,吸引学生求职打卡。相比传统校招模式,简历投递量增加10%以上。举办首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以年轻视角展现椒江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美好风貌,共征集短视频106条,在线上抖音、线下耀达路街区同步播放。
(九)推进社保精准扩面提质增效。全面开展“社保走基层 政策零距离”宣传活动,在全区范围内铺开政策宣传活动,在人流量大的商超、菜市场、企业、科创园等场所开展“社保走基层”活动近20场,组织各街道网格员、企业劳资专管员进行社保政策宣传培训7场,织密政策宣传网络,覆盖群众1000余人。截至9月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月人均待遇水平473元,稳居全市第一,城乡居保缴费完成率87.44%,全市第三,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增长率全市第六,三区首位。
(十)实现工伤保险省级联网结算。台州骨科医院完成接口改造,顺利接入省网,进一步简化工伤保险医疗费用结算程序,破解单位、个人“垫资难”“报销烦”的困境,推动实现工伤业务链条全流程网上办理,提升工伤保险服务便捷度和工伤职工的获得感。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人社局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指示要求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聚焦省委创改开“三条路径”和市委“三高三新”战略布局,精准发力、挖掘潜力、凝聚合力、提升效力,推动人社工作再创新辉煌。
(一)突出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在建成的“8+51”就业服务站点基础上继续深化服务内容,加快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实施大陈岛青年“垦荒创富”专项行动,以改革破题、机制创新解决海岛人才聚集和产业发展难题,持续完善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力争明年在大陈镇建成特色品牌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海岛示范点。
(二)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关注延迟退休政策细则动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强化延退政策解释工作,提升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知晓度,确保政策平稳推进。对照扩面目标任务,聚焦重点企业、重点群体,推动实现法定人群应保尽保。对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后灵活就业参保中断人员,重点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三)提升人才引进培育质效。持续推动青年人才“青椒行动”,以高校毕业生招引集聚、就业创业促进系列活动为核心载体,精准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办实办好“智汇台州·百校引才”、人才夜市、本地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实施创业人才1515行动。持续推动人才项目“耦合”,重点抓好 “500精英”企业成长入规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台爱人才服务小站,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建设“15 分钟人才服务圈”,构建形成协同、集成、高效的人才服务新体系,加快推动人才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
(四)做好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对接职业(技工)院校及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充分挖掘院校、企业资源,继续推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数字高技能人才培育工作。做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心海数贸港、技能型乡村灵香店村和技能型社区新景社区三个基本单元的宣传推广工作,推进以点带面,共建崇尚技能、尊重技能、成就技能的良好技能环境。宣传推广“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巩固技能型企业成果,力保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市第一。
(五)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联合法院、司法、工会、工商联、企业联合会等部门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对涉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和用工合作企业之间因劳动用工产生的各类纠纷,做到一站式调解。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加大打击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力度。继续开展国标试点建设工作,完善劳动纠纷调解标准体系,力争将椒江经验形成可复制成果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