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海门街道椒江区分散式净水厂建设工程(太和净水厂工程)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长150多米,宽60多米,最深达16米多的“巨大地下箱体”雏形初现,蔚为壮观,近百名工人奋战一线赶工期、抢进度。
地上是风景宜人的公园
地下是高效的净水设施
椒江区分散式净水厂建设工程(太和净水厂工程)位于海门街道三条河以东、外沙路以南、太和一路以西、七条河以北。项目投资估算为5.47亿元,用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
作为台州首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在施工建设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项目建设采取“箱体”施工的形式,犹如一个巨大的嵌入地下的混凝土浇筑空间,被划分为不同的“隔间”,所有污水、污泥、除臭等处理设施均布置在地下箱体中,以满足净水过程的工艺流程。这一设计不仅优化了净水处理的流程,还有效节约了地面空间。
椒江城发集团项目负责人林君巧告诉记者,该项目最大的特点是上部是公园,下部是地下箱体,所有的污水处理构筑物都在地下进行。地下箱体分为预处理、生物反应池,以及膜池和最终的脱水机房等。通过处理,水质最终达到台州市准IV类地表水排放标准。
统筹谋划科学施工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自开工以来,全体建设者统筹谋划,科学施工,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椒江城发集团压实责任,科学规划,参考房建类项目形成全封闭式、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数据建立模型提前分析设计图纸和施工问题,提前做好施工部署,统筹安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70%,预计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试通水,进一步提升椒江污水治理能力,让城市生态环境更美、人居环境更优。
“项目前期都是一个基坑的土方开挖,到三月份开始进入到箱体主体结构的施工。”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林启松指着身后巨大的箱体介绍,这里是其中一部分,简称深坑,在工程里边叫生物反应池,整个开挖达到了16米。目前正在进行生物反应池的地板施工,预计8月底对整个箱体进行封顶。
太和净水厂日处理污水量在3万吨左右,它的建成,主要缓解枫南路和一部分老城区管线的污水处理压力,为台州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进行减负,同时也提高了椒江整体的污水处理能力。同时,还将实现地上公园与地下净水的奇妙结合,让水质净化与城市景观“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