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3276J/2025-144451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民政局 | |
成文日期: | 2025-03-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台州市椒江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椒江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深入践行“八大理念”,驰而不息打基础、谋长远,增强共富惠民实效,以高质量社会保障暖民心,持续擦亮椒江现代都市底色。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注重攻坚突破,创新创制亮点纷呈
1.创新“优解”路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大力推进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数字门牌在乡村地名文化和产业服务中的作用》列入2024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立项名单,是全市唯一。持续紧抓省、市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要求,成功入选省级“优化社会团体退出机制”5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是全市唯一。深化“数字门牌”建设,获省民政厅数字门牌·多部门协同创新基层治理(数字化改革试点)。加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获省民政厅“乡村著名行动”第二批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椒子暖心帮”社会救助服务被列入省级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试点。依托海门街道城隍浦社区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被省民政厅列入浙江省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项目列入第三季度省级民生实事优质项目。
2.注重经验总结,项目工作成果丰硕。承办“我是大海里的一滴水”2024年台州市清明海葬活动仪式,被央视总台浙江总站、中国社会报等媒体报道。承办台州市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椒江区民政局在工作推进会上作了改革经验交流。国有企业参与发展老年助餐案例入选民政部、省民政厅助餐服务优秀案例。党建引领多方协调“长情爱心卡”建设,相关做法在《台州组工(专报)》刊发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巧湘批示肯定,在全省养老服务“爱心卡”工作暨老年助餐现场推进会上选为优秀案例并在现场会上书面交流。《椒江区“招闲为贤”打造“50后”养老服务队》在《中国老年报》、省委办《浙江信息(每日简报)》刊载。
(二)注重民生优享,基层基础日益完善
1.民政服务网络愈发健全。新增2家养老机构,全区养老机构总数达22家。新增21个老年助餐点,依托下陈村老年食堂作为中央厨房先行开展配送餐服务,辐射周边村,打造乡村版“怡家食堂”,新增怡家食堂1家,全区共有怡家食堂11家;精准赋能区未保中心和8家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高效运转实现对全区未成年人服务体系、活动阵地全覆盖,共开展活动256场,服务人次10000余人;落实《地名管理条例》,成功清理虚标房屋信息3万余条,采集数据5万条,共设置路名牌1632块,村名牌260块,实现全覆盖。
2.民生兜底保障更加有力。低保调标提高到1145元/月,年低保标准达到13740元,人均补差率达到87%,2024年共发放低保金(含低边)3123.6万元,特困人员救助金268.2.6万元,临时救助资金44.43万元,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436.23万元。全区共有孤儿19人,困境儿童109人,低保儿童194人,共发放儿童基本生活费469.26万元;2024年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总数76张,全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总数达到200张,每万老年人口拥有认知障碍床位数达18张。全年完成养老护理员375人次的培训任务,组织开展家庭照护者培训334人次,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24.52人,于第三季度就提前完成省级“七优享”考核指标。
3.基本社会事务更加优质。共办理婚姻登记5923件(“婚育户一件事”成功推送1824件,联办率96.3 %),全域联动深化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共在全区布设19家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出台《椒江区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成国家4A级婚姻登记机关1家,建设和合公园户外颁证基地,举办了“情定七夕,明韵新风”集体婚礼仪式;按时足额发放水库移民直补资金674.715万元惠及11238人次,安排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886.405万元,在4个街道11个村扶持项目9个,涉及村内道路建设、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产业购置、技能培训等,受益人口18576人;累计救助流浪乞讨及困境人员 252人次,其中救助流浪未成年人38人次。
(三)注重发展为王,重点项目戮力推进
1.统筹帮扶资源,社会救助提升精度。2024年椒江民政局以帮扶服务项目化,实施“十百千万 ‘椒’你暖心”计划,进一步深化“助联椒江∙暖心共富”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建设,先后推出精准帮扶项目37个,实现全区在册低保、低边、特困人员需求服务全覆盖,其中,小葵花∙向阳计划、暖心系列活动等帮扶服务,群众获得感强、社会反响好,相关做法被《中国民政》杂志、《浙江民政》杂志等录用。
2.聚力“优享”目标,养老供给日益优化。推进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4年新增康养联合体1家,全区共有康养联合体6家,镇街覆盖率达到75%;新建“老省心”综合体3家,全区“老省心”综合体达8家,覆盖4个街道;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提升行动,新建成家庭养老床位652张,全区共有652张,配套开展上门服务3万余次;加快养老服务“爱心卡”推广,持续迭代升级长情“爱心卡”小程序,目前已有2.1万名老人激活并使用“爱心卡”。“以租代买”打造家门口的康复辅具共享,打造全市首家养老康复辅助器具租赁中心,被中国老龄发展基金会评为辅具发展试点,打造孝老敬老的重要窗口,推动椒江养老服务向事业产业融合大步迈进。
3.突出提质增效,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以“5+1”工作法积极打造培育社会组织清廉品牌建设工作,共有1位社会组织负责人荣获省级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称号,71家社会组织完成清廉入章备案工作,打造7家单位成为清廉示范点。探索“优化社会团体退出机制”的实践,出台制定相关文件政策3则,试行“1+5+1”清退制度模式,台州市椒江区社会工作协会成为全市首家通过简易程序完成注销登记的运行异常的社会团体。全区排摸“僵尸型”社会组织总量18家,现已清退10家,比例55.5%。
4.着力破难攻坚,殡葬改革持续推进。出台《台州市椒江区实行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实施方案》,2024年共服务殡葬对象累计2250例,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达162.9万元。平均为每户减免724元,为实行集中守灵的256名丧户减免相关费用25.6万元。持续落实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截至目前全区共115户签订节地生态安葬协议,累计发放“生前享有”“逝后奖补”45万元。制定《椒江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椒江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椒江区公墓建设管理领域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修订完善群众办丧各项规定、标准,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殡葬管理“一件事”全链协同监管,梳理集成跨20个部门、28项监管执法事项,自实施“一件事”监管以来,平台已预警5起,形成案件处置5起。联合发改局出台《椒江区乡村公益性墓地价格管理的通知》核定政府指导价,对全区公益性公墓制定公墓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实行最高限价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建立收费标准公示体系,消除殡葬行业“灰色地带”,规范经营行为。
5.谋划多跨场景,“乡村著名”更加有力。新增数字门牌569余块,全区各镇街道共安装“数字门牌”36517余块,覆盖面到10个“未来乡村”,共谋划乡村治理、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5大类20个应用场景,形成全省门类最齐全的场景应用体系,作为地名服务乡村振兴的着力点推动“乡村著名行动”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搭载18个部门60多个应用服务,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内的多样化服务,2024年共扫码访问20多万人次。其中大陈岛地名管理案例入选《浙江省“乡村著名行动”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摘要》。
6.“精康融合行动”提升服务对象生活质量。印发《椒江区“健康融合行动”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签订台州康宁医院为区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机构中心,以海门街道、葭沚街道康复驿站为试点开展康复服务,2024年共摸排1157名康复对象,筛选64名服务对象签订了精康服务协议,共介入了14个个案,提供居家服务57次,组织家长培训交流会4场以及十余场主题活动,完成年度登记康复对象规范服务率达45%以上的目标。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是以共富同行为己任,推动“弱有众扶”精准滴灌。强化社会救助与慈善救助的衔接,提升基层社会救助能力,以五星级“助联体”建设为抓手,以“十百千万”计划为途径,分层分类推出“居家、畅学、安康、乐业、夕阳红、向阳、愿望、护苗、携手”等慈善帮扶项目,实现低收入人群需求全覆盖。
二是以老年友好为依托,实现“老有康养”优质共享。聚焦“一老一小”,开展“朝夕相伴”双龄共养行动,打造集康养照护、托幼托育、文化教育、助餐配送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双龄共养服务综合体;发展银发经济,培育养老服务经营主体,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爱心卡商家白名单,制定激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的政策文件;推动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利用村集体闲置用地探索嵌入式、社群式的“农村幸福小院”;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探索养老护理员“3+2”定向委培机制,出台“技能津贴+岗位补贴+专项奖补”激励政策。
三是以服务提升为基础,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浙江省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为契机,扎实推进“椒”子暖心帮服务,计划于2025年5月前完成120名儿童的帮扶;开展特色未保站品牌创建,每个街道打造特色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品牌;积极探索省外低保家庭流动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扩面发放基本生活费;主动介入孤独症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轻度孤独症儿童融入活动、重度孤独症儿童家庭喘息服务。
四是以净化生态为目标,深化“清廉社会组织”建设。加大社会组织监管执法力度,巩固社会组织退出机制试点成果,简易注销清退僵尸型社会组织;优化社会组织服务企业布局,在产业园区内建设社会组织服务站,精准对接产业园企业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慈善,探索并建立具有示范效应的慈善公园、慈善村。
五是以规范行风为要义,推进殡葬改革走深走实。重拳出击塑行风,开展殡葬领域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殡葬服务中的乱收费、强制捆绑服务等违法行为,加强对经营性、公益性公墓的日常监管,确保“一墓一档”。持续推进“禁新改旧”,深化节地生态安葬扶持政策,投资3800万建设塔下程生态陵园。巩固“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事项,持续减轻群众丧葬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