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体重管理”不是少吃几口就行

发布日期:2025-03-17 09: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椒江区人民政府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这一看似平常的健康话题,登上如此重要的会场,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18.5至23.9之间。BMI在24至28之间被定义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其中,又根据肥胖度分为超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台州市立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徐灵芝介绍。

体重管理为何重要?目前,已知肥胖与200余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徐灵芝告诉记者,肥胖的成因不仅与遗传相关,还与社会压力、药物使用、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胖也在危害着儿童健康。“童年时期的肥胖容易影响孩子发育,甚至早早患上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老年病’。”徐灵芝介绍,除了健康风险,孩子还容易因为肥胖在学校受到嘲笑。

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管理人

“日常要注意制造能量负平衡,即摄入热量小于消耗热量。”徐灵芝表示,在饮食方面,要控制每天总能量的摄入,碳水、脂肪、蛋白质的配比要均衡,食物要多样化。每一个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管理人是非常关键的。

在医生看来,不少人的错误观念也影响着体重管理,比如有的患者明明很瘦却还是一味减重;有的患者寄希望于液断、辟谷等极端节食方式;还有的患者成功减重,却因没有坚持,体重反弹到比之前还重……

“控制体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恒心和毅力。”徐灵芝直言,减重遇到平台期是不可避免的,心态要放平,不要急躁,也不要丧失信心。这既需要自制力,也离不开良好的减重环境。她建议,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督促减重,一起将体重管理做好。

“体重管理”专业化

体重管理仅仅是“少吃几口”吗?在医生看来,体重管理背后更深层次的考量是要将防治关口前移,将慢病“管起来”,将一个人包括饮食、锻炼等在内的行为生活方式调整到“健康状态”。这一过程中,专业力量的支撑不可或缺。

据悉,台州市立医院开设了肥胖门诊、体重管理多学科联合门诊,评估患者的健康指标,通过营养科、内分泌科、胃肠肛肠外科、中医科等多学科的协作模式,根据患者的脂肪分布、代谢情况提供科学、个性化的体重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管理、中药汤剂调理、药物治疗、心理康复及减重手术等,帮助患者达到健康体重。“我们医院推出了线下指导套餐,在微信建群,开展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管理,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动态随访监督。”徐灵芝说。

“体重管理并非易事,也并非为了追求瘦,而是为了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减少因体重异常而引发的慢性病风险。”徐灵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