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7046800752/2025-143899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 | |
成文日期: | 2025-02-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重点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椒江区商务局坚持党建统领,聚焦“都市经济、产业提质、地瓜经济”三大工程,贯彻实施七项行动部署要求。各项指标稳中有进,增速均超去年,总量均居全市前三。其中,服务贸易、网络零售额两项指标居全市前2位,批发业居全市前6。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重大项目招引显现新成果。招引重大商贸企业,密切对接山姆超市,12月9日签订落地协议。完成宝鲨旗、百亿供应链园区、华为新能源汽车用户中心等落地项目15个,其中投资亿元项目1个,贸易额达2亿元以上企业10家。引入全国首家阿里“1688日百选品中心”项目,签约入驻商户200多家。心海数贸港入选全国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村播学院)典型案例名单
2.消费市场拉动激发新潜力。完成麦德龙、天猫、京东、苏宁等头部销售中心入统。深入实施消费拉动和以旧换新行动,争取中央促销专项资金5670万元,省补资金1938万元,总计发放区级消费券3500万元,审核完成补贴1.5亿元,新增消费额27亿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78亿元,同比增长4.3%。
3.外贸提质增效呈现新亮点。全区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3.67亿元,同比增长29.91%。新增外贸出口实绩企业135家。二手车累计出口24.7亿元,增长56.6%;船舶行业累计出口6.19亿元,同比增长415.5%,外贸自营业务出口增长17.2%。组织全区185家企业参加境内外重点展会98场次,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其中,香港眼镜展助力打响椒江眼镜品牌,首次开设“椒江馆”,达成意向订单数约2000万元。
4.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格局。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家,实际利用外资3040万美元,总额居全市第四。跨境大规模投资增长显著,完成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对外直接投资总额9975万美元(不含台州湾新区),同比增长227.68%。“义新欧”组货班列全年实现出口59柜,服务企业34家,打开台州经贸新格局。
5.电商人才培育打造新生态。“校政行企”深度联动,举办跨境电商人才专场招聘会,成立实训基地3个。开展数商培训活动60余场、跨境电商高地游学2场,培育电商人才2800多人次,惠及企业180家次。精准对接平台资源,开展电商专场对接会等活动10场次。深化产教融合,定期举办电商人才专场招聘会13场,综合吸纳就业人数近6万人。全区实现网络零售额276.34亿元,同比增长7.5%,总量居全市第1。
6.都市品质提升实现新突破。协助中央商务区共招引59家新入驻企业、3家楼宇专业运营机构,新增楼宇2幢,盘活存量楼宇21861.46㎡,税收达亿元楼宇6幢。开发云上楼宇平台手机端程序,61幢楼宇数据迁移至新平台。推进便民生活圈升级,全区共建成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7个,城隍浦等4个社区入选首批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荣华社区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全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经验做法全省推广。
7.政务增值服务取得新成效。为企纾困解难,落实专人结对帮扶,梳理制定骨干企业、潜力企业和种子企业三张清单,涉及企业145家,对外贸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助实现100%。酷哇科技(华东)总部项目获省级补助671.26万元。博锐生物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外资研发中心,系台州市唯一。
8.安全生产工作筑牢新防线。建立健全“1+3+7”行动工作机制,组织各属地街道完成摸排4类九小场所共计15025家,上报隐患648项,整改完成率99.1%。联合第三方专家组“浙江必利夫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专业隐患排查,覆盖大型商超综合体等12家、各类“4小场所”100家及大型电商园区2家,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零”事故。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椒江区商务局将深入贯彻区委八大理念,紧紧围绕发展都市经济的战略部署,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王,发展为王,按照围绕一个核心,推进三项建设,实现五大突破的工作思路,推动商贸指标全面提升,凝聚商务向心力,全力开创商务工作新局面。
(一)聚焦一个核心,精准定位发展方向
确立以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社会消费、商贸服务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压实责任,实现指标全面增长,批发增长20%以上,零售增长12%以上,社零增长12.5%以上,住宿增长12%以上。
(二)推进三项建设,夯实业态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跨境贸易拓展建设。新创建省级跨境园区2个,目前与多个跨境电商运营方58企服、海投云贸等在对接洽谈,预计项目明年上半年落地。加强与阿里国际站、深跨协合作,从跨境资源对接、人才培育指导、优质跨境物流、海外仓服务等深入合作,培育一批跨境电商标杆企业,实现跨境出口额增长50%以上,规模超20亿元。
二是推进消费场景创新建设。立足葭沚老街、耀达路步行街等现有街区,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将中华美食街打造成第二条省级高品质街区,积极培育“青椒市集”,把后备箱经济和界牌夜市做出特色,扩大消费效应,推动旺人气、聚商气。
三是推动展会空间拓展建设。秉持“品牌化、专一化、国际化”理念,推动国博中心会展常态化,主动对接潮域、国迈等展会运营公司,年展30场次以上。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境内外展会180场以上,将椒江眼镜、绣衣、童装、日用品等历史优势产业销往国际市场。帮助企业拓展外贸自营业务,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升外贸出口总量。
(三)实现五大突破,赋能产业发展成效
一是主体培育量质提升实现突破。做大做强外贸主体,争取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30家以上。培育本土电商龙头企业,力争全年孵化新增电商企业20家以上。加大项目招强引优,推动京东、苏宁浙江销售总部项目落地,预计新增零售额5亿元以上,计划再招引批发企业8家以上。
二是对外出口总量跃升实现突破。推动二手车等重点外贸企业扩大进出口规模,吸引在外船舶制造企业回归。依托“直播+平台+跨境电商”,打造“三位一体”,引导产业与tiktok、遥望科技等直播平台对接,赋能眼镜、绣衣等本土历史优势产业带+带动拓展跨境新增量。
三是城市消费能级提升实现突破。开展汽车、住宿餐饮、家电百货超市、年货节等促销活动10场以上,持续开展家电、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培育新型消费热点,引入新业态企业,推动餐饮、娱乐、文旅等消费业态多元融合发展。
四是电商人才培育生态实现突破。协同台州学院商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会,对接阿里学员中心、深跨协等头部平台资源,计划全年开展电商人才技能培30场以上,覆盖2000人次以上,加快建设电商人才队伍。
五是企业全域服务环境实现突破。进一步优化服务,积极对接海关、税务、中银等部门,进一步为出口企业优化通关、退税、收汇等事项。强化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加强对企业出口信用投保、展位费、“台州号”组货班列等补助,全面提升企业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