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批量“涨粉”,有人专门等着坐他的车

发布日期:2025-02-14 08: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椒江区人民政府

“我想特别感谢113375驾驶员。”

“有时候,我专门等着坐他的车。”

“好师傅,我一定要写封表扬信夸夸你!”

……

这位被乘客们频频点赞的,就是椒江公交103路的驾驶员陶国顺。

陶国顺今年57岁,在台州公交驾驶员岗位已经七个年头。

等一等、帮一帮已成习惯

103路是一条纵贯主城区的公交线路,全长11.7千米,沿线共设24座停靠站。

2018年7月,陶国顺从车企质检岗位跨界成为台州公交椒江(台州湾)区域三车队的一名驾驶员,一个多月后,这个6米的小车厢就成了他的人生大舞台。

“不止是握好手里的方向盘,作为服务行业,我们的服务更要做精做细。”陶国顺分享,同样是开车,开得稳一点,等乘客坐好再起步,乘客上下车时不急于一时离开,平稳的驾驶技术能够为乘客带来舒适、安全的乘车体验。

从103路公交车刷卡收集的运营数据看,60岁以上老年乘客月均约9000人次。每天,103路车在椒江车辆检测分站与东山公园之间往返,一路要经过海门老街、万济池菜市场、市立医院、白云小学等多个点位。

“平时搭乘103路的乘客以中老年人居多,有出门买菜的、接小孩上下学的,每天早晨7点不到,线路就会进入营运早高峰时段,下午4点以后,上年纪的乘客才会少些。”陶国顺说。

陶国顺始终坚守“安全行车、服务大众”的原则,和这条线上的老年乘客之间有着深深的默契,不仅养成了多等一等、帮一帮的习惯,安全驻车后,一手搀扶老人上车,一手将其随身行李搬上车,并为对方安排座位已是他的本能。

忠粉都是“90后”“10后”

因为线路的乘客群基本固定,许多乘客和陶国顺成了“叫不出名字的朋友”。

一位70多岁的乘客常从市图书馆上车,带着手拖车到菜场买菜,陶国顺对此重点关照。“老先生是宁波人,不大会讲台州话,年纪大了有些驼背,下车前需要我们搭把手牵他起来。”陶国顺说,老先生一下车就会不停作揖致谢。

而在椒江五丰新村,陶师傅更是批量“涨粉”。村里老人每年一次,会连续三天分批乘坐103路到白云街道卫生院体检。因为检查要求空腹,大家都想乘第一班车早点去。对此,陶师傅总能尽量照顾每个人的情绪,用娴熟的车技、热情的服务提升大家的乘车体验,在他的协调下,老人们还愿意为沿途的乘客预留几个空位。

理解和关爱是相互的。陶国顺说,时间久了,会有特殊的感情:“谁到哪站下车,一个礼拜搭几次车我基本都知道,有一阵子没见到,怪想念的。”

“陶师傅为人稳重,开车技术好,服务尤其贴心细心。”提起陶师傅,车队长叶锡荣更是赞不绝口,“我们每天要随机抽取10辆车查看实时监控,每次抽到他的车,表现都毫无瑕疵。”

一次,祖孙二人一同乘车,看到陶国顺,奶声奶气的小朋友很自然地向他打招呼,陶师傅马上笑着回复“小宝贝好!”一扫而过的细节背后是多年行为习惯的积累,隔着屏幕看到两人的互动,车队管理人员都很感慨。

“引路人”“传帮带”渐成体系

2024年2月,凭借出色的表现,陶国顺开始担任103路的线组长。

“一人好,不是好;大家都好,线路才好,希望别人能比我做得更好。”他言行相顾,说到做到,带新同事熟悉业务时总倾囊相授:需要检查确认的安全事项、线路运行的路况、迎接来往乘客时的服务态度、对老年及特需乘客的关爱、更有针对性的应变技巧,各个知识点都掰开揉碎了细说,这让新驾驶员快速成长。此外,陶国顺还主动关心同事情绪“冷暖”、替有需要的同事顶岗分担工作。

为了培养出更多像陶国顺这样的技能能手,近年,陶国顺所在的车队还作为试点推出了“传帮带”计划,后续有望在各车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