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我在基层学说话

发布日期:2025-02-12 08:3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椒江区人民政府

基层,是党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在基层工作中,学会说话是一门必修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所在。只有练就过硬的“说话”本领,才能更好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基层学说话,要学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基层群众来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次向村民宣传医保政策,一开始我按照文件上的内容,一板一眼地读着参保流程和报销比例,村民们眼神中满是困惑。于是,我转变思路,用村里发生的真实就医报销案例来讲解,把复杂的政策条款转化为老百姓能理解的家常话。没想到,村民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围过来咨询。政策宣讲是双向的,即便磨破嘴皮子说了“一箩筐”,如果宣讲对象没懂,那么等于没说。在政策宣讲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政策方针“翻译”成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把专业术语转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土话”,才能让群众把政策听清楚、听明白。

在基层学说话,要学会说“暖心窝子的话”。群众工作无小事,一句暖心的话语,往往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他们的信任。有一次,我去看望一位独居老人,老人因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生活上有些孤单。我陪老人拉家常,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临走时,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孩子,谢谢你来看我,和你聊聊天,我心里舒坦多了。”基层干部要善于倾听群众心声,把群众冷暖放心上,做到既讲政策又讲感情,既讲道理又讲方法。只有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才能把事办到群众心窝里,凝聚起推动基层发展的强大力量。

在基层学说话,要学会说“群众信得过的话”。基层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信任当作最大财富,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做就做好,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在求实效上,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比如,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幸福。当然,对于无法兑现的事情,也不能信口开河、随意“画饼”。

在基层学说话,不是简单的语言技巧,而是一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群众的声音,用爱去关心群众的冷暖,用行动去解决群众的问题。在基层大舞台上,干部需要用朴实的语言、温暖的话语、坚定的承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推动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