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2331002E96877844L/2025-143673

  • 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区气象局

  • 成文日期:

    2025- 01- 2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台州市椒江区气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5- 01- 20 15: 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2024年以来,椒江区气象局在区委、区政府和省、市气象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区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刻把握椒江新的发展机遇,全力践行“八大理念”、奋战“六大片区”、大力厚植现代都市产业,不断深化改革,谋划推进我区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椒江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作出气象贡献。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政治引领,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一是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修订完善党组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实施办法。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3次、观看爱国主义及法制教育影片2部、组织学习党纪典型案例6次,旁听职务犯罪庭审警示教育1次。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常态化开展工作纪律检查和廉政提醒,纪检提醒8次,谈心谈话10人次。

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细化学习计划表,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确保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开展中心组学习5次、专题读书班1次、党组书记讲党课1次、支部书记讲党课1次、专题学习4次,专题研讨2次。

三是深化“党建红+气象蓝”深度融合。以党建统领气象业务,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开展了气象科普视频大比武,行走的阅读等活动,提升思想认识,强化业务技能。积极开展清廉文化进机关常态化工作,获评全国气象部门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提质增效,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气象服务

一是气象服务保障台州船舶修造产业。1、构建精细服务模式,助力船舶修造减损增效。截止目前,已服务保障船厂有效应对34次强对流天气,实现不利气象条件下安全生产“零事故”,船厂工作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全市船厂减少直接损失约2000万元。2、凝练气象风险指标,研制国内首个船舶修造气象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规范,目前已列入2024年第2批台州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研发的《船舶修造气象服务平台》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3、发挥成果放大效应,推进涉海航运多重应用。将“试航作业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产品应用到航线气象服务、大陈岛旅游、渔场捕捞等场景。自2023年服务开展以来,椒江-大陈航线通航率提升15%以上,安全往返人数近50万人次,年营收入达4200万,同比增长20%。

二是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认真履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气象服务理念。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气象服务电话24小时畅通,主动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等提供优质公众气象服务。1、持续推进气象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强化X波段雷达等新型垂直探测资料应用,发挥气象雷达在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方面的特殊优势。2、创新性在《实况天气通报》里增加雷电实况,“警戒阶段”里增加预警信号预通报等,提升与应急部门的联动效率,充分发挥气象预警“发令枪”的关键作用,累计发布各类气象服务短信422万条次,预警信号462期,开展叫应服务3500余人次。3、台汛期,面对多次台风路径预报直逼台州沿海的紧迫局势,在长预报时效内便精准地给出了渔港风力结论,精准护航渔业安全,为椒江涉海涉渔领域筑起坚实的决策防线。

三是亚运成果转化,坚实保障重大活动。引进亚运气象保障“731”先进服务策略,“前店后厂,双轮驱动”,开展覆盖各行各业的专项气象服务。共制作气候预测、气象呈阅件、重要气象专报等各类气象报告583期。圆满完成2024央视跨年晚会录制、“两会”、全国青少年田径比赛等各类重大节日、社会活动气象保障服务,并精准护航“麦玩音乐节”及张信哲、邓紫棋等大型音乐盛事,获各部门领导及主办方点赞认可。

(三)服务大局,守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是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成全区基层防汛责任人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解读椒江区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浙江省气象预警信号的变更及防御指南;完善与各防指成员单位暴雨气象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编制《椒江区气象局气象服务业务应急响应工作方案(2024年修订)》,并分别与椒江区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台州湾新区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强降雨“递进式”气象预警应急联动机制方案(试行)》。

二是强化为农气象服务保障。承担椒江区单季稻、柑橘、物候农业气象观测任务,为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和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参与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果树卷)》修订以及《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设计方案》《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手册》和《柑橘病虫及灾害防控技术研究》等编写。共发布粮食生产气象服务专报18期,柑橘气象服务专报32期。面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全覆盖,直通式短信服务达1.3万人次。

(四)深化管理,提升气象社会治理和公众气象服务能力

一是气象社会化治理不断深入。继续强化履行防雷和升放气球领域社会监管职责。核定椒江区2024年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和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单,联合区应急局、区商务局等部门对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防雷检测公司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完成全区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监管全覆盖,其中加油站29家,危化企业33家。目前,防雷重点单位覆盖率、防雷安全执法检查事项覆盖率、平台应用率、掌上执法检查率,绿码率均达100%。

二是开展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村工作检查。检查已建村预案与机制更新情况,建设完成2024年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村(社区)16家与新建村(社区)15家,更新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手册。完成大陈岛风景旅游区等9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非危化)单位安全检查。

三是强化气象科普能力建设。组建气象科普宣传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通过气象知识进文化礼堂、进校园、科普馆研学等形式扩大气象科普的受众面和传播度。共计组织参与广场宣传8场、进学校6场、进文化礼堂13场、进社区1场,出动志愿者68人次,受众达7600多人。

四是人工影响天气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粮食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今年,实现火箭增雨量503.5万吨,有效缓解椒江旱情。

重点工程项目有序推进

一是完成大陈国家基准气候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申报,目前该项目获得省局批复浙气函2024〕161号,原则同意该建设项目实施,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申请中央财政。二是配合浙江气象局大探中心编制完成补短板一期激光测风雷达建设实施方案并完成项目建设。三是在一江山岛建设完成一套自动站设备中国气象局海洋二期项目)。四是完成激光能见度雷达选址工作。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爱我椒江、不负椒江”的情怀和决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牵引发展、多方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椒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气象局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坚持以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加快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一是稳步推进大陈国家基准气候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在大陈岛建设完成一部激光能见度雷达;三是继续优化船舶修造企业气象服务信息化平台。

(二)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细化完善叫应流程,进一步提升气象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气象观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完善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扎实做好夏季高温、强对流、台风防御等气象服务,尤其将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着力提高灾害性天气影响时间、影响强度、影响区域的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水平。

(三)强化精细化气象服务。一是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强化亚运技术成果在船舶修造行业精细化应用,推进船舶修造气象服务平台升级。扩大服务体系覆盖面,平台将在台州全市范围推广。二是深化船舶气象服务体系。继续优化“需求调研、平台开发、阈值检验、复盘评价、反馈优化”的全闭环专业气象服务,找准靶向服务发力点。实现与行业主管部门和船厂直达服务、气象风险处置高效联动。三是加快标准发布实施。持续推进船舶修造气象风险等级划分,高质量完成标准编制工作,为船舶修造行业气象服务提供椒江样板,为全省、全国船舶修造行业气象服务提供台州元素。

(四)完善防灾减灾机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同应急、农水、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合作联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风险多部门联合预警机制。完成省级气象防灾减灾准村(社区)新建与提标工作。同时,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升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五)助力推动农业生产。加强与农业部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提高信息覆盖面,发挥信息指导作用。同时,继续开展柑橘气象灾害指标研究,结合实景监测,完成柑橘裂果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研究,升级柑橘果实大小分析系统。确保在保粮稳产,特色服务方面持续发力。

(六)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与“十五五”工作谋划。盯紧“十四五”发展规划完结率,做好“十五五”发展规划各项筹备工作加快推进现有项目建设绘好计划项目建设“施工图”,把高标准树立起来,把严要求落实下来。抓紧项目进度、抓好项目质量、抓细项目监管。深化气象领域改革,提高气象社会治理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七)保持“气象×金融”先发优势。在前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化“气象×金融”领域服务,推广“保险+气象”增值服务模式。加强与金融保险等有定向需求的行业主动对接,强化市县联动,继续推进救灾贷和保险领域气象服务项目。

(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协同省、市开展暖云弹药试验作业,加强社会队伍培训考核,提高人影管理作业指挥能力,严格工作部署,提升安全防范技术水平。提高高标准数字化协同作业能力,坚持需求导向,科学研判,安全高效开展作业。

(九)持续发挥气象科普宣传作用。增强主动意识,将常态化科普与关键时间节点、关键天气过程科普相结合,持续做好气象科普“五进”工作。主动联合主流媒体或网络新媒体加强服务效能宣传,打造具有高影响力、高辨识率、高显示度的服务品牌。

(十)加强党建引领,坚持从严治党。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以学促思、以思促行、以行促效,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椒江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