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1008010001085/2024-156982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住建局
 成文日期: 2024-08-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4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 2024- 08- 20 15: 3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徐道平委员:         

您在台州市椒江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绣花针功夫,以“啄木鸟”精神扮靓椒江的建议》(第147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绣花”妙喻城市精细化管理,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针对如何持续以“啄木鸟”精神扮靓椒江,全面提升城市“三个度”,我局联合区级各相关职能部门,着手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规划先行,展现城市风度

在规划中坚持突出特色、彰显文化,注重城市规划和文化相结合,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精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高水平的保护;坚持科学规划、高标准推进,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品质,邀请大师、院士等专家开展高标准城市设计,目前我区一江两岸、高铁新区、商贸核心区、东部创新区均已委托国内一流设计院对标大都市进行城市设计,控制性详规已全覆盖,充分考虑教育、医疗、养老、“十五分钟生活圈”等专项规划,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结合城市风格、特色,做好科学规划,在绿化改造和草花栽种时,避免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植物搭配,使用一些景观效果好且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草花等,如市府广场门口的银杏大道、市民广场春节盛开的郁金香、和合公园蝶舞花径的醉蝶花。以精细化管理严格要求,做足城市精美功夫,确保花草树木生长良好,及时补种缺失绿化,无绿地裸露和绿化枯死现象,打造“四季有绿、三季看花”的高质量景观,推进城市环境从一处美、一片美到整体美。

二、三位一体,体现城市温度

(一)全域推进街区建设。一是实施东部入城口片区、葭沚水城片区、耀达路东商务区片区、商贸核心区中华美食街周边片区等“四大片区”全要素提升工程,通过典型引领、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方式,从基础设施、环卫保洁、公共秩序、精准服务、规范执法等方面着手,全域推进标准路、示范路、精品路建设,实现“整洁、美观、有序”的常态长效机制。目前东至疏港大道,西至通江大道,北至江滨路,南至开发大道区域范围内的所有灯杆、指示牌、电箱、警示桩等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摸,共撤消警示桩1000余根,“白改黑”警示桩5600余根,“白改黑”其余各类灯杆、指示牌、电箱等2500余个、停车棚900余平方。同时,对上述区域范围内的隔离栏数量进行了排摸,已“白改黑”隔离栏3500余平方。二是依托“和合街区”建设,打造玉兰路、枫南路两条精品街。玉兰路以“妙趣生长、花花世界”为主题,通过安装气膜花、种植玉兰树,设置景观灯等形式,打造“玉兰花”城市概念街区,现已形成《台州玉兰路精品街改造设计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枫南路则以“一步一景一画卷、颜值品质双提升”为主题,通过街角美化、灯光亮化、多杆合一、广告靓化等形式,将其打造为“和合”示范街区。其中,对枫南路机场路至屷崦路段,安排18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提升改造,遮挡道路两侧停车空间,优化慢行空间,打造景观细节,营造简洁大气的视觉感受和友好有序的城市界面,重塑城市形象,目前已完成该项目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全区通过“点、线、面”三位一体创建格局,实现“开门见美”。

(二)开展城市广告标化管理。根据台州市户外广告专项规划,结合椒江环境、景观、空间等因素对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实施“分区管控”“分类管控”和“要素管控”,全面开展辖区内户外广告“拆、改、增”行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探索门头广告“一街一特色、一路一亮点”管理新模式,参考武汉江汉路、楚河汉街的先进经验,在规范管理的同时,采用垂直、附着式的广告牌匾,体现商业氛围,提升视觉档次,使门头广告形成“地标特色”“城市风景”。

(三)合理灵活规划地摊经济,疏堵结合构建有序经营环境。结合本地城市规划和特色,对有条件设置疏导点的地段,在不影响交通出行和居民生活的情况下允许设置特色地摊市场,并严格规划市场开闭时间。条件受限但非市容、交通秩序严管区,在不影响行人通行、市容秩序美观的情况下可允许设摊。对部分夜经济区域如耀达路,允许商铺外摆,形成特色夜生活区域。针对烧烤等产生油污类的摊点,要求解决油烟和污水排放问题。对于需要临时举办活动的,依据点位实际情况划定活动范围和时间,并防止噪音扰民等现象产生。同时,加强夜经济周边区域的市容交通秩序管理,查处未经允许擅自设置的流动摊,取缔占用通行道路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摊点。

三、提质焕新,呈现城市精度

以“绿化、亮化、美化”三化及微改造、精提升为工作抓手,谋划制定我区城市建设提质焕新行动方案,促进我区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再提级。

(一)逐绿前行。一是以口袋公园扮靓边角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充分整合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满足群众多元生活场景需要,不断拓展口袋公园空间形态和功能价值,在“小空间”里做好民生“文章”。今年划建成和合公园西入口、云中绿道西入口、台州园林旁、鑫泰广场、中华美食一条街内等5处口袋公园;同时,在全区范围选取9处口袋公园,邀请杭州园林院、上海华建院、深圳建筑院等国内一线设计院参与方案设计。二是以绿道建设连山通水。依托山水资源,编制《椒江区绿道五年专项规划》,计划到2025年底,初步形成“连山贯水、六带一轴”的空间结构,截止2023年底,累计已建成太和山绿道、枫山绿道、海门河绿道(一期、二期)、环白云山绿道、白云山云中绿道一期等共约120公里。今年重点推进白云山云中绿道二期建设,二期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计划下半年验收通过之后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永宁河绿道、章安高速桥下绿道、心海绿廊、滨江公共文化空间提升等项目。三是以增花添彩提升城市颜值。对城市公园、人行道、绿地范围更换病死植株,修剪枯株朽木、枯枝败叶、补种植被;在主要公园、重点路段增植彩叶树,目前已完成增植早樱、海棠、银杏等树种约3000多株;以东环大道和市府广场为人民服务碑为示范点装点增植一串红、比格海棠、南非万寿菊等春季草花约1000平方米,丰富城区道路色彩变化。

(二)向美而行。一是实施道路微改造、精提升。总结2023年“靓见行动”和“迎亚运”行动经验,提速推进“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建设,提升城市道路形象,保障通行能力、和通行安全度、舒适度。82省道、广场南路和云西路提升工程陆续开工建设,计划10月前完工。同时进一步谋划中心大道、学院路、开发大道、白云山路、市政府周边道路项目等道路微改造项目。二是开展城市角落风貌改造。瞄准城市重要点位和边边角角,利用鲜花、花箱、休闲设施、特色门头、景观小品等实施小规模、渐进式的城市角落风貌改造。探索利用绿植、花箱对部分道路的停车位及路边的强电箱等公共设施予以遮挡和修饰,美化街边环境,目前已多次开展对开元路、商业街、机场北路、屷崦岭路口、轮渡路、岩屿南路、海龙路等道路的实地查勘,采用自行建设和业主建设两种模式,通过设置花箱、种植绿植等多种方式,对上述道路的29个点位设置花墙、种植三角梅、风车茉莉、爬藤月季,进行“增花添彩”。6月底前,采取相同方法完成了椒北大街、沿江路、洪三路下陈段的“增花添彩”工作。三是修缮瑕疵,补齐短板。近期,为全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不断提升道路交通治理水平,市区两级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牵头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治理重点包括开展城市道路隐患综合排查、交叉路口视距障碍清理、优化过街设施设置、实施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程和施工路段周围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回应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

(三)以灯靓城。启动“光耀椒江、智启未来”为主题的景观照明品质焕新行动,今年重点做好“一规一管一控、三横三纵三点”。一是邀请国内一流的同济院制订《椒江区核心区域照明专项规划》,划定核心区域面积约60平方公里,使城市景观照明品质提升有规可依、有序可行,将于今年年底前形成成果;二是结合椒江城区现状功能布局情况,编制新的《椒江区城市景观照明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划、建设、维护等各阶段规则,解决市区亮化管理脱节、政出多门问题,把好“出图”和“实效”的双关口;三是建设投用椒江区景观照明控制中心,将全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建筑的亮化控制纳入其中,形成全域照明统一管理,从而达到智控联动的目的。四是借鉴上海、重庆等地先进经验,针对三纵三横沿线范围内约20公里内部分建筑、市政设施、桥梁、道路、景观等重点城市元素亮化进行提升,同时针对东部产业园区块、滨江区块、商贸核心区块三点区域亮化提升,改善椒江区夜景整体环境,提升椒江区整体城市形象。

感谢你们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人:黄桐

联系电话:15868665501           邮编:318000


台州市椒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