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41562/2024-155559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
成文日期: | 2024-06-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椒江区文广旅体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工作思路
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椒江区文广旅体局聚焦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椒江区文旅体事业发展。李可染画院大陈岛写生基地(国家级)、中国戏曲学院“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教学实践基地”“大陈·中国作家创作基地”落户椒江;2022年度椒江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指数排名提升33位;高水平承办《启航 2024》央视跨年晚会;“椒享乐”公共文化共同体入选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椒江区荣获浙江省2022年度浙江省体育彩票销售突破三亿元县(市、区),相关工作在全省体育宣传工作会议、省乡镇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现场会等会议上交流发言。
一、公共服务有新突破
一是文化共同体初步构建。整合市、区、街道(镇)、村社公共文化场馆,打造文化共同体联盟。全省首创“共享展厅”“共享秀场”,椒江美术馆揭牌成立,承办省文化馆“百生进百馆”(椒江站)活动,举办中国·大陈“星空与海”百人露营摄影大赛、首届椒江全民摄影艺术节等活动,常态化组织公益性文化驿站活动、365公益课堂、草地音乐会1300余场。二是精品创作勇攀高峰。舞剧《风起大陈》完成杭州运河大剧院首演和椒江剧院公演,台州乱弹剧团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小品《APP大点事儿》获浙江省第二届喜剧小品竞演活动金奖。三是民生实事阵地拓展。建成省级民生实事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9个、城市书房(和合书吧)3家、文化驿站5家、乡村博物馆1家。
二、产业发展有新进展
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区文旅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38.69亿元,在库项目14个,完成投资34.12亿元;“微改精提”项目超260个,投资额超10亿。二是有效激发消费活力。发放2022年度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旅游地接奖补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共计127.69万元。发放文旅消费券7次,总金额超600万元。三是持续深化示范创建。体彩销售量居全市前列。椒江区绿色药都小镇旅游驿站,大陈岛驿站分别被评为省二级、三级旅游驿站。青椒市集入选省首批重点文旅市集名单。
三、文旅融合有新提升
一是文旅融合工程深度推进。联动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共同发起“走进新时代——大陈岛文学之舟启航”活动。承办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折子戏展演、省文旅厅新时代戏曲市场“台州现象”主题研讨会等各级活动十余次。上下大陈岛(岛群)入选国家和美海岛名单。二是国家基地挂牌成立。李可染画院大陈岛写生基地(国家级)、中国戏曲学院“浙江台州乱弹剧团教学实践基地”、“大陈·中国作家创作基地”落户椒江。三是跨界融合赋能旅游。举办“CMCC移指巅峰”台州市首届电子竞技大赛、2023首届台州·滨江时装秀、承办台州市第十二届体育旅游休闲节(椒江·大陈岛站)、潮涌东海旅游音乐节等活动,吸引观众游客数十万人次,使赛事活动“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留量”,让跟着活动去旅游成为新风尚。
四、体育工作有新进步
一是活动集聚。高质量保障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台州站)活动运行。承办全国田径大奖赛(第三站)、全国空手道系列锦标赛、2023年U系列田径联赛浙江赛区资格赛(台州站、省中小学生网球积分排名赛(第一站)、省幼儿体育大会暨省第十二届幼儿足球表演大赛等各级赛事10场。承办全省体育宣传工作会议暨全省体育系统亚运会宣传动员部署会,并作典型发言。二是成绩斐然。我区运动员在市级以上赛事中共获奖牌数达84金85银84铜,其中省赛中获11金10银14铜,全国赛9金10银6铜;体操运动员张清颖在体操亚锦赛中获3金1银。三是阵地拓宽。新建1个省村级全民健身广场、2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笼式门球场、4个百姓健身房、5个笼式篮球场、6个笼式足球场、6个口袋公园
五、文遗保护有新成功
一是守好历史根脉。全区173处“三普”文物登录点挂牌率100%;戚继光祠修缮工程动工,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修缮方案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有序推进,先后开展了章安故城遗址、章安东西村部分地块等区块考古发掘,2023年以来共计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出土器物600余件,修复器物91件,整理拓片875件。二是传统文化推广。举办椒江区“作生活 你好手艺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老街元宵非遗活动,策划开放“草木自馨一宋人书画意趣“笔墨当随时代”“方圆乾坤里一两宋钱币展”等专题展览通过展演、市集、体验等方式,让市民感受文化浸润。三是非遗亮点频出。台州刺绣亮相央视《启航2023》跨年晚会,再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入选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新潮范·新业态”推动非遗文化转型升级案例入选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名单,作品《茶之灵·花间事》获2023浙江“非遗茶生活”传统工艺联创大赛场景设计联创类金奖。鲍陈热入选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台州刺绣、玻雕、大陈黄鱼登上《远方的家》。
六、监管执法有新业绩
一是执法质量全面提升。“一融合双联动”执法模式在浙江省乡镇文化市场执法工作现场调度会上推广。立案调查59起,办结60起,其中华纳影城案件涉及罚没款47万元,为我区文化市场执法队罚没款金额最高案件,入选2022-2023年度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十大重大案件。二是重点领域狠抓落实。落实首违不罚,通过以教代罚、行政约谈、自行整改等形式免罚20余起,法规宣传共计覆盖10000余人次,发放宣传品1500余份;针对现有大量非法地卫安装的问题,联合广电中心上门服务20余次;应急广播建设完成率达85.09%,居全市前列。三是审批监管扎实有力。坚持“全方位指导、高标准审核、全流程服务”理念,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共完成新设立、变更、延续、注销、备案等审批131件;针对新业态建立指导服务专班,开展线上各类审批、经营、安全指导23次;校外艺体类培训机构全国平台监管率达100%。
2024年工作思路
椒江区将以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深挖都市产业潜力、打造“新时代文化品质城市”为战略目标,坚持“三比四拼”的奋斗姿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游在台州,吃在椒江”为抓手,举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下非常之功,做好六篇文章,持续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出圈出彩出实效。
(一)坚持三个牵引,做好共融旅游文章。一是美食牵引。把握央视跨年晚会宣传热度,紧跟全市申创“世界美食之都”目标,探索“美食+旅游”发展路径,组织四季“椒”荟美食节、十校品“椒”美食行等活动,绘制椒江美食地图,提炼美食人文味。加快研发“黄鱼饭”等大陈黄鱼系列菜品,以美食为媒引游客、旺人气,打造椒江美食旅游目的地。二是项目牵引。围绕“山海水城”,推进大陈海岛公园、葭沚老街二期、滨江公共空间、心海城市共享空间等项目建设,持续性做好微改造精提升指标提升,争取渔都小镇、椒江葭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项目纳入双百重大项目库,跟进“沉浸式”超级剧场、椒江东山公园儿童乐园小马森林亲子项目、大陈国防文化海岛运动体验区、游艇产业中心、康莱宝IUNNDS城市动空间项目(体育生态商业综合体)等项目,争取落地。三是品牌牵引。引进知名演艺产品,一月一场演唱会,做热演艺经济。积极开展文旅品牌创建行动,争取新增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积极培育一批“百县千碗”品牌店铺、文旅品牌市集,开展“百县千碗”六进工作;发放消费券,以文化赋能消费。
(二)坚持三个拓展,做好共享服务文章。一是总量拓展。高质量做好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启用椒江区文化馆新址,新增文化驿站、和合书吧、乡村博物馆、品质文化生活圈等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招募公益文化驿站,夯实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二是品牌拓展。持续丰盈“椒享乐”公共服务品牌,不断深化“共享+”;深入开展大陈号文学之舟计划,出版岛屿文学作品选,冲击图书奖。发挥品牌节会带动作用,聚焦演出经济发展,组织开展共享秀场,举办第四届潮涌东海旅游音乐节、第二届时装秀等活动,争取省级原创音乐比赛、曲艺比赛等文化项目落户椒江,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三是队伍拓展。常态化开展文艺赋美游集、图书市集、草地音乐会、乡村艺校、365公益课堂、惠民剧场、文化三下乡等活动;鼓励本土社会文艺专家下沉,围绕“一街一品牌”目标,深入挖掘街道文化资源,全力推动“文化惠民”进基层,让文化服务“沉下去”,群众幸福“提上来”。
(三)坚持三个提升,做好共护文遗文章。一是提升场馆文保。谋划椒江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开展省市非遗工坊、省非遗体验基地等创建工作;加强文物修缮保护,继续做好戚继光祠、一江山岛战役遗址修缮相关工作,传承历史文化根脉。二是提升考古成效。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章安故城遗址考古工作成果发布,召开章安故城遗址新闻发布会,举办考古发掘成果展;组织台州历代文人书画样本集课题,举办台州市第一个党组织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增强椒江文化整体影响力。三是提升非遗活化。以送大暑船为依托,融入非遗展示、非遗体验、音乐节目、旅游元素筹划举办民俗文化节活动。挖掘开发省市级非遗主题研学精品线路,开展2024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
(四)坚持三个推进,做好共建体育文章。一是推进民生实事。持续建设微型便民体育公园(健身驿站)、游步道、百姓健身房等健身设施,提升新增体育场地面积,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二是推进特色赛事。围绕打造“赛事之城”,积极向上争取各项体育赛事落户椒江,争取申报国家级赛事1项,打造赛事旅游目的地。精心谋划群众体育赛事,举办新春体育嘉年华、大陈海钓节、全民健身日、村BA、街BA等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60场以上。三是推进竞训备战。组建运动员参赛队伍,做好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保障工作,组织参加市运会,备战省运会。坚持“培训与使用并重”的思路,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五)坚持三个优化,做好共促监管文章。一是优化服务效能。着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持续做好全流程、全覆盖、全超前的“三全为企”服务;联动多线条、多领域服务力量,开展个性化帮扶。通过新业态指导服务专班、文旅安全码等形式,实现线上整改隐患、线上解答疑惑、线上指导业务。二是优化行业发展。深化星级管理制度,对监管场所实行“星级评定、动态升降”的管理机制,实行星级标识牌公示,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压实安全自治。三是优化市场环境。构建执法队伍全融合、“监管+服务”力量大联动的“一融合双联动”执法模式,聚焦网吧、娱乐场所、印刷行业违法经营等,持续开展“铁拳行动”,统筹执法办案力量,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严惩重处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市场秩序。
(六)坚持三个建设,做好共创党建文章。一是讲政治抓引导,聚能赋力建设“红廉基站”。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制度落实、内容设计、学习创新,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活书吧、文化墙、场馆等红色资源,开启“线下+线上”模式、“沉浸式体验”模式等增强红色教育感染力。通过多维度、立体式、覆盖式弘扬红色文化,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魂。二是把方向谋全局,夯基垒台建设“责任基站”。持续加强过硬党支部建设,推动党支部评星定级,夯实基层堡垒。强化头雁作用发挥,落实党支部书记履职认证制度,开展党支部书记“双培养”工程,进一步增强党务岗位吸引力。以“红廉基站”为抓手,统领党建各项工作。三是抓队伍强素质,启智润心建设“清智基站”。认真贯彻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民主集中制,求合心、讲合拍、增合力,提高党建引领示范作用。依托“引进来”“走出去”“携手行”,以选拔、培养、激励方式,多元化学习践行,锻造“五事”实干争先队伍,提升系统核心竞争力,营造风清气正新时代奋进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