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赵二强:较真11年,从普通操作员成为技能大师

发布日期:2024-05-17 09: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盐倒一点?”“一点是多少?几克?”对话听起来不太靠谱,但这却是一对化学检验技能大师的日常对话。拿赵二强的话来说,就是“职业习惯,较真。”而正是这种较真,让他在11年间从一名普通操作员成长为化学检验技能大师、“浙江工匠”。

埋头苦学,将技能提升至极致

见到赵二强时,他正在海正药业的成品检测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穿梭在一排排的仪器和实验器皿中。

赵二强是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QC主管,兼职质量管理党支部委员、制剂QC团支部书记。自2013年加入海正药业,他一直在技能提升这条路上脚踏实地、不断攀升。“我们是从把药品的最后一道关,我不能让经过我手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后产生不好的效果。”赵二强说。

而要做到这个,技能是最重要的保障。2013年刚进入海正药业,他做的是原辅料检测工作。“当时我刚毕业,也没想怎么赚钱,就想着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提升技能。”赵二强说他那三年基本都是埋头苦学、闷头苦练,检验这一行,手感、敏锐度、眼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复一日的操作中积累。在台州市化学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赵二强与妻子雒金霞一同参赛,他们争分夺秒地练习,最后比赛时要求结果的相对极差小于0.1%,赵二强做到了0.02%,妻子做到了0.05%,他们分别获比赛的第一名和第二名。

2016年底,赵二强从原辅料岗位调到了现在的成品岗位,刚开始他对工作也不太熟悉,就从细节、流程上进行熟悉、摸索。摸索中他发现检测方法还可以优化,就反复地配样、测试、分析、再调整参数,最终通过优化各产品的检测方法以及合理安排检测任务,将产品检测周期从原来约15天缩短至10.8天,为产品放行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给客户的及时交付率达100%,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创新钻研,攻克一项项技术难题

“我们的工作技能很重要,精准度、操作技能这些都可以通过练习、培训提升,但经验需要时间沉淀,没碰到这个问题你就不知道怎么解决,而攻克这些难题就需要有不断钻研和不服输的精神。”赵二强说,也正是他的这种创新钻研,让他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技术难题。

一次,在产品检测中测出了一种未知峰,多方查找,找不出是在哪个流程中出现的问题,不知道是什么杂质。“如果找不出原因,这个药品就无法放行,企业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赵二强得知后也参与了调查和检测,从药品的取样送样开始,他一步步查找,最后他有了一个可能性较大的猜测,马上跟领导汇报,于是他跟领导两人向其他部门借了仪器,马上埋头实验。时间一点点过去。“成了!”凌晨2点,海正一个实验室终于传来他们惊喜的声音。“最后查到并确定了这个杂质,找到了原因,我们也大大松了一口气。”此时,赵二强才想起他们忘了吃晚饭,回到家都3点了。

在枯燥数据中寻找快乐

化学检测工作常年跟数据、器皿打交道,不仅枯燥,万一有错就得从头再来,不少检测员感觉这份工作一眼就看到头,转行或转岗了。而赵二强一做就是11年,他秘诀就是:耐得住寂寞,学会在枯燥的数据中寻找快乐。

2023年,赵二强“闭关”了大半年,谁都不敢去打扰,但半年后,他拿出了一项惠及所有检测员的自动计算项目,让平时输入100个数据至少30分钟缩减至现在5分钟。

“我们的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的流程就是结果计算,密密麻麻的数据全靠手动输入,大部分数据都到小数点后5位,不仅累还容易输错。我就想着做一个编程,让软件自动提取数据并计算,不仅解放双手还提高准确率。”赵二强说。于是自去年3月份开始,他就开始“闭关”,每天一上班,把水杯往桌角一放,就开始研究。因为自己不是计算机专业的,所以研究学习的过程特别难,他不断地输入数据、验证,不对,推倒重来。反复实验,反复重来。

“那段时间真的特别烦躁,大家都不敢来找我,就怕打断我的思路。经过几十上百次的失败,有时真的想放弃,但想想又不甘心,调整了一下思路和心情后又从头再来,终于在9月30日完成了全部自动计算的验证,验证报告写了2600多页。”现在回过头再看,赵二强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很充实,特别是项目经过实践,将输入100个数据的时间从30分钟缩到5分钟,不仅数据精准,更是节省时间、提升效率,能将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

如今的赵二强团队有30多人,在他的带领下,已有四五人能独当一面,有1名高级工程师、5名主管工程师。他说:“只有团队整体强才能推动企业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