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喜欢这里的课堂了,不仅能学到航空航天特色课程,还能玩旱地冰壶、高空拓展这些平时体验不到的项目。”“我在这里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日前,台州学院附属学校八年级学生在台州中科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开展为期3天的研学实践活动后,不少学生开心地说道。
像这样的学生、企业来研学、团建的场面,几乎每天都在台州中科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上演。据营地工作人员统计,除了节假日,每周至少有一个群体前来体验学习,少则几十人,多则近千人,研学时间在1天到14天不等。研学风的热火,伴随而来的是近千万元的营业收入,为所在乡村——前所村的乡村振兴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前所村位于台州湾椒江北岸、太平山南簏,是一个系涛声、枕潮烟的港口乡村。我区是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之一,产业园、小微园、商业区等遍地开花,因此当地的乡村集体经济来源大多以出租为主,前所村也不例外。“我们村背山、靠水,景色优美,交通便利,如何另辟蹊径,让我们前所村的特色物尽其用?”怎样才能壮大集体经济,打造独具前所村特色的“美丽乡村”,成为摆在前所村两委面前的新课题。
2019年3月,教育部等多部门提出继续对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课程资源和服务平台建设予以支持。这一消息很快触动了前所村村两委。前所村党委书记李贺龙回忆道:“当时,前所中学东边区块占地面积不小,因历史遗留原因无人管辖,整治难度大,违规搭建的鸡鸭养殖厂、废旧品回收站,随意倾倒的生活建筑垃圾等,严重影响了乡村容貌,如果把这块地方能作为研学基地,那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能带来创收,一举两得。”
彼时,别说椒江,全台州也没有一个大规模的研学基地,只有台州温岭有小型的公办研学基地,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前所村办研学基地的想法很快得到我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多方牵线搭桥下,获得中科院下属中心青睐。于是,建设教学楼、操场、设置教学课程,经过半年多的建设,2020年4月,台州市中科院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建成开营。
基地占地面积约165亩,这里包括17个科技教室、军事营地、中草药种植基地等,共有细分课程80多项,拥有可容纳1200人的宿舍,还建有书吧、医务室、餐厅、汇报厅等。是以北京中科院航天航空、现代科技为特色的全国性综合实践研学营地,是台州市最大的可住宿研学基地。
“头两年,因为疫情,基地亏损较严重。”李贺龙说,为了将名声打得更响,基地在疫情后开始尝试直播宣传。“效果非常好,晚上会直播学生互动节目和学校PK,一个学生背后至少有4个家长观看,大家分享到朋友圈,叫上亲戚好友,观看人数就多了。”如今,基地直播数据能够达到7万人/天,名气也打了出去,来自黄岩、路桥、甚至市外的团队都慕名而来。2023年,基地共吸引团队70余批次,4万多人次,收入900多万,其中30%利润作为村集体收入。
“当前我们前所街道正在开展未来乡村建设,依托前所村的研学营地,我们将招引专业团队营地周边进行规划,在村里划分不同的研学功能区块,让研学不只局限在营地内,增加低年级学生研学、亲子游、工坊体验等内容,由点到面,做优‘研学’品牌。并将双洋村的荷花观赏、太平山的露营等周边村落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让更多村民享受到研学带来的红利,探索强村富民的共同富裕新发展。”前所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陶婵媛对街道乡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