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实践能力,增强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提高青少年文化自信,12月15日,区青少年宫在鸿源社区青少年宫组织开展了“指尖‘掐’出的非遗”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活动伊始,老师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掐丝珐琅的历史起源、制作工序和艺术特色。
“掐丝珐琅,又称作景泰蓝,是一种将铜与珐琅结合,经过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工艺品。由于工艺繁琐、复杂,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巅峰,掐丝珐琅的工艺已经传承数百年,并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对这项传统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打开材料包,开始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制作体验。大家仔细地在书签上临摹出图案,一笔一画小心勾勒。描绘出完整图形后,再将金属细丝按照拓印好的花纹弯曲转折,每一根铜丝在同学们的巧手下,通过掐、掰、弯等技巧,构成了一个个精巧的小山。看似简单的步骤,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通过亲手体验制作掐丝珐琅,青少年不仅学习了非遗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掐丝珐琅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下一步,区青少年宫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手工活动,讲好传承故事,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的辖区青少年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体验传承的无限乐趣,畅享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