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331002ZF880000/2024-159622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投资促进中心 | |
成文日期: | 2024-12-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台州市椒江区投资促进中心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投促中心始终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人口集聚总战略,以现代都市为战略引领,全力发展都市经济,扎实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双百双千”行动,全员全域全力推动招大引强,因地制宜导入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截至目前,新引进项目77个,实际使用外资3047万美元。
(一)制造业项目推进有力。水晶光电、信质和全市首家“中国独角兽”博之锐生物制药以及德玛生物等1亿元以上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外资招引提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和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为100%,均居全市第一。
(二)服务业项目招引发力。中央商务区、葭沚老街、商贸核心区心海天地等街区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突显。一方面,聚焦现代商贸、星级酒店、高端餐饮等主导方向,大力引进服务业首店,提升服务业档次和结构,以品牌效应积聚人气。另一方面,围绕金融商务服务、科创总部办公等生产性服务业,招引共享办公、商会大厦等项目。
(三)多元化招商模式并举。一是“聚链成圈”。围绕生物医药、光电产业、精密制造等本土优势产业招大引强,深化“链长制”,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赛道。二是基金招商。借助我区现有产业基金,通过专业机构平台,引进密尔医疗等项目。三是留驻本土。深入挖掘本土企业发展潜力,促进本土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落地速普电机、宝鲨旗等项目。四是以商招商。通过异地商会、各级乡贤联谊会,开展项目投资推介、最新政策解读等,助推乡贤智力回乡、资源回流,招引德玛、翔发等回归项目。五是驻外招商。中心轮流派出1名分管领导驻上海招商,以上海为中心,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各地挖掘项目投资信息共97条。
(四)招商机制完善优化。严格落实招商项目首报首谈和流转机制,实施招商项目分级管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优化研判决策程序,起草《椒江区招商引资项目评估管理办法》,招商引资项目准入机制逐步明晰。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协议履约管理办法》,打造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项目落地后续履约管理。优化考评机制,实行招商引资“日汇总、周晾晒、月通报、季晾晒、年考评”,强化精准化考核、比拼式打擂、常态化督评。
二、2025年工作思路
区投促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的精神,牢固树立“产业为王 项目为王 发展为王”的理念,深入推进“全员全域全力招商”,形成全面发动、全域联动、全员行动的招商大格局,切实做到紧盯项目不松手、洽谈项目不松劲、项目落地稳准快。
(一)明确招商重点,主攻靶向招商。围绕医药健康、泛半导体等重点产业以及机器人、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梳理“延强补”细分领域和核心环节,整理产业关联度高的“龙头”“链主”企业信息和全区各单位排摸获得的招商线索,形成立足我区自身实际、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支撑工作有力有效的产业链招商图谱和重点跟进项目清单,靶向推进招大引强和接链补环。
(二)破题外资招引,推动提质增量。全面走访对接全区现有7家重点外资企业和40家重点外贸出口企业,及时了解在库重点外资企业再投资意向、投资规模。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外商的联系,掌握外商对华投资的第一手信息。
(三)加强谋划布局,创新招商路径。认真研究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全国大市场机遇,系统谋划招引模式新转向。一是强化基金招商。通过政府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跟投的方式放大基金规模;打造招商引资基金矩阵,培育耐心资本,直投重点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链企业,实现基金招引项目高质量的突破。二是优化以商招商。坚持“挖存量促增量”,推动已落地链主企业增资扩产,构建“政府推动+企业主动”招引新格局。积极对接10个异地商会、7个异地乡贤会和本地企业,持续跟进9个本地企业再投资项目。三是聚力科创招商。发挥科创孵化器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突出都市经济,加快提能升级。加大对高端制造业、科技服务、高新技术等新质生产力项目招引,推动产业结构由传统制造业覆盖到现代都市产业领域转型。依托一江两岸葭沚老街、商贸核心区心海天地等平台载体,结合中央商务区、东西商务区等区块,用好城发大楼、金融大厦、商会大厦等楼宇,招引特色餐饮、品牌首店、时尚酷玩等高端商务、精品消费项目。
(五)规范招引流程,建强招商队伍。一是健全规范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准确把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践要求和工作责任,细致制定招商引资新政策,杜绝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进一步完善《椒江区招商引资项目研判评估管理办法》,健全招商引资项目准入机制,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研判评估流程。延伸项目全周期推进服务机制,严格执行《招商引资项目协议履约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项目落地后续履约跟踪管理。二是加强全员招商队伍建设。围绕专业的信息捕捉能力、专业的招商推介能力、专业的尽调研判能力、专业的项目谈判能力等,邀请政府招商专家和外部专业机构等为全区招商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加强招商部门人员专业化能力养成和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