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区气象局自主开发的“船舶修造企业气象服务数字化平台”正式上线,为船舶修造企业打造专属数字气象智慧服务。
船舶修造业不仅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还是实现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此,区气象局“船舶修造气象服务团队”走进海东造船厂等船舶修造企业,开展深入对接和调研。“我们要把气象数据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环节中,实现气象预警与应急管理的无缝对接,增强企业气象风险防范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调研,“船舶修造气象服务团队”详细了解船厂生产流程和气象风险点,通过打破数据壁垒,深度融合多源气象数据与船舶企业信息。
经过两年来三百多期的专题服务、调研和数据积累后,“船舶修造企业气象服务数字化平台”顺利上线。该平台还引入杭州亚运会“百米级”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科技成果,构建室外涂装作业、室外焊接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下水作业、试航作业6个船舶修造施工流程的气象风险预报模型。能够实现为船舶修造企业提供准确的气象风险预警,帮助企业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作业现场气象要求不统一、气象风险阈值条件不明确、气象风险应对措施不规范等问题,该局“船舶修造气象服务团队”又研制《船舶修造气象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规范》,从影响船厂室外施工的气象风险与防御实际出发,拟规范6个作业环节的气象风险指标构成、风险等级划分、影响程度和应对措施,适用于台州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气象部门面向船舶修造行业开展的气象服务。
精细化的服务模式,有效助力船舶修造减损增效。2023年以来,我区11家船厂有效应对34次强对流天气,实现不利气象条件下安全生产“零事故”。船厂工作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减少直接损失约2000万元。实现台州沿海大风气候数据融入船厂厂房规划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和减轻极端天气与不利气象条件影响。
接下来,区气象局将继续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深度融合百行千业,深入挖掘气象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丰富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协同释放气象数据要素价值,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