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1008010001158/2024-00022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成文日期: 2024-01-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椒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 01- 03 09: 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一、2023年特色亮点工作

今年以来,椒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系统思维和全生命周期理念,强化政治引领,突出尊崇优待,扎实优抚褒扬,提升服务保障,深化双拥共建,多项工作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

(一)立足头雁领航,赓续红色基因,建设椒江退役军人思想引领新高地

聚力党建引领,汇聚奋进力量。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扣“守好红色根脉,党建引领发展”这一主线,构建党建统领的全局智治体系,持续“强基础、补短板、化风险、创特色”,推动全区退役军人工作提质增效。深入实施“12365”党建工作法,即“一个核心、两个机制、三个平台、六项服务、五类角色”党建工作法,打造具有美誉度,影响力的退役军人党建品牌。

 九月份,按照区委统一部署,立即行动掀起全局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热潮,以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为抓手,以提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为目标,排查整改六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体党员干部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聚力服务大局,丰盈城市气质。加强红色阵地建设,进一步擦亮椒江红色文化教育引领金名片。完成一江山岛登陆战烈士纪念馆改陈布展重新开馆。启动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展陈及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成立工作协调机构和工作专班,大纲编写基本完成,全过程咨询公司完成招标,继续推进史料征集、概念设计等工作。

聚力宣传教育,厚植红色精神。立足传承和弘扬一江山精神,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宣讲、直播和联展活动,完成老兵口述史《英雄之歌3—丰碑》制作发布,组建一江山精神少年宣讲团,有关活动被央视新闻客户端、浙江日报、《中国退役军人》杂志等主流媒体报道。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获评省第五批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教育基地,与武警指挥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相关工作获省厅领导批示肯定。

(二)立足优化服务,建设特色阵地,培育椒江退役军人服务体系新亮点

强化队伍赋能。加强服务保障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考察学习、交叉互评。挖掘服务品牌。通过分批指导、挖掘特色、优化功能设计、升级硬件设施等提升基层服务站标准化、特色化建设质效,紧扣传统节日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激发基层服务站活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站工作品牌。打造标杆站点。按照“赓续红色根脉、秉承拥军初心、彰显海岛文化、打造全国示范”的创建目标,依托“1+2+N”架构体系,高标准建设大陈岛退役军人服务站,全方位服务全国上岛退役军人旅游、交流、创业,打造红色海岛旅游的打卡圣地、上岛退役军人的服务阵地、产业助力共富的实践基地。目前服务站主体工程已结顶,装饰及展陈工程方案已完成定稿。

(三)立足优待帮扶,助力就业创业,谋划椒江退役军人共同富裕新举措

助力就业创业促发展。构建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创业扶持三个“服务体系”,紧贴退役军人和市场需求,开设短视频制作技能培训班;搭好跨省“驻点招工”、线上线下专场招聘、退役军人定向招录等平台,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先后举办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现场招聘会,跨省招聘等做法经市局合稿获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召开椒江区关于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会,整合汇总退役军人创业优惠政策。椒江区“构建动态‘四库’一站式精准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做法入选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保障工作典型案例。全面落实优待显尊崇。联合慈善总会开展关心关爱困难退役军人家庭行动,有效扩大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帮扶覆盖面。打好送政策进军营、专场欢迎仪式、适应性培训和入企招聘会“组合拳”,服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返乡,营造浓厚“归雁”氛围。高质量安置2名计划分配转业军官、27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迭代升级军休服务。全力推进军休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把握“两个融入”,发挥“三个优势”,布局“四个板块”,打造党建引领、多方联动、规范高效的军休服务管理新格局。相关工作获省厅军休服务管理处领导调研肯定。

(四)立足权益维护,防范化解风险,营造椒江退役军人平安稳定好态势

认真梳理“划重点”,专报涉访群体风险隐患。仔细梳理涉军信访形势,定期报送信息专报,详细分析重点群体涉稳风险,提出相应化解方案。多次联合政法委、公安、属地街道召开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工作会商。严格落实“三到位”,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继续深化跨部门信访事项会商处置机制,推动落实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和诉求。推动一名自谋职业转业士官对接帮扶到葭沚街道公益性岗位工作,帮助一名帮扶士官协调落实岗位分工调整和工作补贴发放的相关诉求。防范风险迎亚运,确保涉军信访平稳可控。全力开展平安护航亚运安保工作,针对重点人员突出良性沟通、关心关爱、信任尊重,会同属地街道压实工作职责和绩效考核,引导重点人员身份荣誉感和价值认同感。全力推动退役军人领域信访化解动态“清零”,完成1件国重件的息访化解,全区涉军信访总体平稳可控。

(五)立足军民融合,聚焦服务支前,推动椒江双拥工作多维联动新局面

大力推进拥军优属。组织开展“立功受奖送喜报”“情系边海防官兵”等拥军特色活动,协调保障57名军人子女入园入学。深入开展双拥创建。组织部门、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及民企和社会组织开展特色共建,重点推动基层单位与驻区边海防部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共建活动,选树一批“最美军嫂”、“最美兵妈妈”优秀典型。拥军工作“三件事”经验做法获省厅领导批示肯定。做好双拥模范城创建。强化双拥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圆满完成首次省级双拥模范城单独创建考评迎检工作。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突出尊军崇军,盘活红色资源,全面增强政治引领力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打造“12365”党建工作品牌,积极做好最美退役军人等典型培树和宣传激励,邀请最美退役军人、军休干部和优秀老兵代表开展“老兵讲坛”,以回忆录、座谈会、微视频等形式讲述红色故事、创业心路、典型事迹,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影响力。建强红色基地,加快推进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展陈及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开展巡回宣讲、特展联展、主题直播等系列特色宣教活动。

(二)、突出精细精准,建强平台载体,全面增强共富驱动力

健全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创业扶持三个“服务体系”,聚焦政策引领、培训赋能、岗位匹配、需求供给四个发力点,打造就业创业扶持新高度。立足“高质量”优化学历提升和教育培训,紧贴退役军人意愿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培训专业,不断拓展技能培训科目。立足“稳就业”持续搭好驻点招工、定向招录、云端线下等平台,开展送岗、定岗、保岗行动。立足“可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家门口”就业创业基地建设,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保障退役军人在享受普惠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基础上再给予特殊优待,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生态,培育壮大退役军人市场主体,力求带动更多退役军人就业。大力推进移交安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数字化,精准高效完成年度移交安置任务。

(三)、突出高质高效,夯实体系根基,全面增强服务保障力

立足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加快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和方式创新,围绕办业务、促就业、解难题、帮贫困、维权益、做志愿、推尊崇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活动,进一步激发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活力。推进“枫桥式”“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提质拓面,继续拓展企业、园区、异地商会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高标准建成大陈红色海岛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一批政治味浓、崇军味足、椒江味够的服务站。

  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加大社会力量参与优抚服务和困难帮扶力度,整合资源持续扩充退役军人优待服务。常态化开展送立功喜报、悬挂光荣牌、退役返乡欢迎、走访慰问、优待证申领发放等活动,推荐优秀退役军人参选参评各类社会荣誉,全面构建退役军人荣誉激励体系。巩固军休所规范化创建成效,完成新军休所改造,深化打造“红枫”军休品牌。

(四)、突出全域全程,深化军民融合,全面增强双拥影响力

以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为牵引,不断完善拥军支前协调机制,选强配齐拥军支前专业队伍,健全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推动军队与地方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单位共建共享。精准落实拥军优属、荣誉奖励、公共服务等政策,开展拥军特色活动。以万达、宝龙城、青悦城等综合体为中心,辐射带动附近街区,拓展崇军商业体量,打造拥军示范商圈。

(五)、突出大局大势,防范化解风险,全面增强平安护航力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落实“三个到位”,持续深化跨部门信访事项会商处置机制,推动矛盾问题及时就地化解,全区退役军人领域信访化解保持动态“清零”。立足价值认同落实好重点人员谈心谈话和思想疏导,进一步会同属地街道压实工作职责和绩效考核。充分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加强动态预警、教育转化,同时协调做好重点人员列管列控、应急处置,全力巩固椒江涉军信访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