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人员可以一键扫码开机,无证、假证人员连开机也不能……从7月25日开始,区应急管理局针对辖区内使用电气焊设备的企业、单位,开展“加芯赋码”改造,一个月不到,已经为1300余台设备加上芯片,同步接入“焊有序”监管平台,为企业筑牢安全生产“保护墙”。
“一机一码”作业认证
对于电气焊来说,飞溅的不只是火花,还有火灾事故的隐患。在浙江台州燃整总厂机修车间,电焊工段登伟打开手机小程序,扫描电焊机上二维码,经过验证启动电焊机。目前,该厂所有电焊机都已经完成“加芯赋码”,实现“人机”匹配后,才能开机作业。
“围绕电气焊行业,我们目前重点打击无证人员,因为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无证人员操作造成的。”区应急管理局基础科科长彭敏指着电焊机上的二维码介绍道,通过“安心焊”的运用,实现“一芯一码”,以“码”管机。
创新监管模式后,一改以前“以人管人”状况,转变为“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逐步压缩电气焊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空间,直至杜绝无证上岗。
全链条安全管理
台州市作为全国重要电焊机生产制造基地的先天优势,联合台州学院、电焊机制造厂商以及第三方服务公司共同开发“安芯焊”平台。
彭敏介绍,椒江立足台州产业基础,在分类改造中,严把“作业端”。为电焊机植入“安芯焊”蓝牙控制芯片,张贴二维码,确保实现“一机一码”,同步搭建“安芯焊”微信小程序,开发扫码验证、风险管控、人员承诺后才可上岗开机作业等功能。
为了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我区提供50万元专项资金,制定具体补贴方案,对电焊设备改造进行全额补贴。针对流动电气焊难管理、作业人员擅自拆除改造智能模块等问题,设立专项举报奖励,最高奖励3万元。
另外,搭建在线劳务招聘平台,严格审核把关电气焊人员持证情况,实现企业定人、人选企业的双向奔赴,达到就业者和企业双赢的结果。在培训考核上,结合区专委会成员、镇街分管负责人专题培训、企业负责人和安管员培训等,加强对关键少数、重点对象的针对性宣传。
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锐表示,通过此次电气焊安全监管服务“一件事改革”,我区有效巩固全链条电气焊作业专项整治成果,遏制了违规电气焊作业火灾事故多发势头,切实提高了电气焊作业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