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包小专”入职记

发布日期:2023-07-26 10:4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小徐,你来啦。”“小徐,有空来我这坐坐。”早上八点半,海门街道朝晖社区社工徐宇婷来到金泰华庭小区,一路上,不少居民主动跟她打招呼。一个社区社工为啥跟小区居民这么熟络?

原来,今年年初起,我区聚焦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协调共治机制,从各个街道社区中挑选年轻社工派驻小区办公,当好情报员、吹哨员、监督员,搭建小区治理沟通桥梁,助推构建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的小区治理体系。一个全新的职位“包小专”应运而生,徐宇婷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包小专”已经入驻小半年,小区治理情况如何?记者带你去金泰华庭看看。

“包小专”入职  解决小区疑难杂症

金泰华庭位于海门街道朝晖社区枫南东路上,是由原群辉村、民辉村农村立地房改套房的安置型小区,也是海门街道第一批“立改套”的小区。小区面积不大,6幢房子共278户。别看户数不多,治理难题倒不小。这里聚集了两个村的安置村民、买房的新业主、外来租客等,人员混杂,部分居民还带有过去农村随性的生活习惯。小区于2015年交房,2021年才成立了首届业委会,小区治理这两年才刚有起色。

“我是去年成为朝晖社区社工,主要负责金泰华庭片区,今年椒江开展‘包小专’,我就被分配到了这里。”徐宇婷说着便来到了金泰华庭的物业办公室,楼梯口正对着的就是她的座位,上面立了一块“三方协同办公室”字样的牌子以及徐宇婷的名字牌,桌上放着一些材料。“平时很少坐在办公室,基本都会在小区里转。”徐宇婷笑着说。

绿叶物业金泰华庭小区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林芝接下话茬:“小徐来我们小区办公后,解决问题的速度快多了。”林芝回忆道,小区有个安置房住户是做餐饮生意的,在生意淡季时把一楼公共车位当成了存储煤气瓶的仓库,安全隐患很大。此前,物业和业委会都上门劝说过,他嘴上说搬走,但过段时间又偷偷搬回来,反反复复无法根治隐患。“小徐来了之后就不一样了,她把这一问题向上级网格反映,行政执法人员上门来处理,把这一问题彻底解决了。”

高效解决问题  提升业主满意度

正聊着,徐宇婷的手机微信发出提示音,点开一看,金泰华庭业主群里有居民反映:2幢楼下有人乱停车。她立刻赶到现场。

记者翻看小区业主群记录,发现近半年来,住户在群里反映问题的频率变高了。“因为在群里反映问题有作用。”3幢楼一位业主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楼上有人高空抛物,他在群里反映后,第二天,每个楼道里都张贴了《关于禁止高空抛物的温馨提示》,小徐还跟物业、业委会一起,对3幢楼业主挨个劝说过去,“现在这个现象好多了。”业主对如此高效而温和的处理办法赞叹不已。

“以前这个群都是发发小区公告,很少反映问题。”小区业委会人员代红霞说,今年年初,小徐进群后,主动说大家有问题都可以在群里反映,并且还将片区民警等都拉到了群里,有问题大家帮着解决,连物业办事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253名“包小专”成社区治理“催化剂”

今年以来,我区对全区183个物业小区都配备了一到两名驻点专员,共有253位像徐宇婷这样平均年龄在95后的“包小专”活跃在小区群众中,听民意,搭桥梁,成为业委会、物业和社区治理的“催化剂”。目前,我区已实现城区物业小区驻点专员全覆盖,搜集各类信息2543条,解决矛盾82起。

“选派驻点专员是椒江构建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的小区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把社工办公室搬到百姓家门口,打破身份壁垒、深入基层一线,找出群众‘矛盾交叉点’、发现‘利益共通点’、对准‘工作发力点’,才能真正将小区治理好,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