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我区这家眼镜店竟藏有“家训馆”,去年送出1万副老花镜

发布日期:2023-05-26 12: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自制的镙丝刀、生锈的焦度仪、发黄褪色的试戴架、老款的水晶检测片……在前所街道,有这样一家开了44年的眼镜店,它的二楼整层装修打造成陈列馆,不卖眼镜,只为纪念一个人。

董官荣,台州特色眼镜产业第一批创业者之一。1979年,他开始从事眼镜生意。从业40多年,凭借专业的配镜技术和贴心的服务态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顾客,同时他坚持专注做公益事业。2022年,董官荣因意外去世,毕业于温州医学院的第二代接班人董爱民完成了“子承父业”的交接,开启新一轮的“接力棒”,全身心地守护这个父亲曾付出了一辈子的老店,并正式更名“董官荣眼镜店”。

一纸家训

那是40多年身体力行的做事风格

走进董官荣眼镜店二楼,陈列馆内一块铜牌吸引了记者,上面写着几个黑色的大字“董官荣先生训言”:一、免费教大家技术和教大家开店;二、门店中人及同事要互相支持不得互相伤害;三、帮忙有困难的人免费配镜免费维修;四、七十岁老人均可免费领取老花眼镜一副;五、幼儿园中小学生免费眼健康检查;六、亲人入店上班公私分明;七、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八、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关爱子女,做重情重义之人;九、远离黑、赌,如有碰之人不能在店里工作;十、一心一意学好配验技术和服务,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

“这个是遵照父亲的意思,总结出来的十条家训。”董爱民说,父亲生前为人宽厚,待客诚信,时常叮嘱他们兄妹要立足岗位服务社会。父亲去世后,他根据父亲平时的言行,归纳出了十条训言挂在店里,虽然不似传统家训那般字字整齐对仗,但是每一句都是父亲身体力行的做事准则。

1979年,董官荣在杜桥用两个凳子架着一块木板,做起了批发镜片生意。由于当时客户群体大多在外地,他就亲自送货。送货之余,了解到在山东泰安一带,许多人配镜十分不便,加上当地眼镜店稀缺,常常造成排队配镜现象。1987年,董官荣在泰安开了一家店,专注近视、散光、远视的验配和零售服务。

“父亲在泰安开店时,就开始做向老年人送老花镜的活动。”董爱民表示,当时,父亲了解到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因为视力不佳而学习困难后,立即主动上门服务,义务为老年人测视力,并自掏腰包购买材料免费为老人配眼镜。“当地媒体还报道过父亲这个事迹。”董爱民拿出一张微微泛黄的报纸说,那几年,父亲义务为老人们配眼镜的事还在泰安城内被传为佳话。

时刻谨记父亲训言,把公益之风吹向每一个角落。去年以来,董爱民带领董官荣眼镜店始终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不断开展爱心送老花镜活动,免费为医院、银行网点提供老花镜,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同时,坚持深入城乡中小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近视、普及视力保健知识等活动。截至目前,已送出上万副老花镜。为椒北7所中小学和17所幼儿园的数千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视力检测。

待人和善勤于钻研

用心点亮“光明之灯”

“老董这个人特别好。”李其考与董官荣做了17年邻居,他的为人处世点点滴滴都看在眼里,“从他在这条街开店起,我们就跟他成为朋友了。村里人都和他相处得很好,过年过节的时候,还经常叫我们一起去家里聚聚。”李其考回忆。

不过最让李其考印象深刻的是董官荣的严谨仔细。“我们拿着去医院验光后的度数来找他配镜,他不慌不忙,会再给我们验上几遍,反复测量,尽管差1、2度,都会再精确,


保证我们佩戴更舒适。”李其考说,有时候到店验光查度数时,正好赶上老董在吃饭,他二话不说,放下碗筷就开始工作,这让大家对他的为人和技术都十分敬佩。

1997年,董官荣回到家乡开了眼镜店。截至目前,店内来访顾客达上百万人次。“我高中时候就在老董的店内配镜了,现在我家女儿也都是来这里的。”今年41岁的贺灵丹是董官荣的老主顾了。她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坚持选择这家店,一方面是因为老董待人亲和,服务周到;另一方面就是价格实惠,从不漫天要价。

顾客李海侠也表示,自己女儿三年级的时候,眼睛突然有些看不清,心急如焚的她第一时间就想到找老董。“孩子近视,我们做家长的心里也很焦虑,我每天要来店里两三趟,问他很多问题,老董都不厌其烦,耐心解答,让我心里得到一份宽慰。”李海侠说。

“他有个手账本,记了十几年了。里面清清楚楚记录了每一个来店客户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首配度数、回访情况等情况。”店员董吕平说,董官荣对所有的顾客都如亲人一般,细心服务。此外,在闲暇时,还经常看到他拿着书本学习钻研,做一些笔记。这些,足以让他成为后辈们学习的好榜样。

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用传承托起本土品牌发展之路

“两个手必须掌握协调性,磨得匀称。比如说一边磨多了,就会造成镜框卡不进去,容易掉镜片。”在董官荣眼镜店的加工间,一台手工打磨机正在高速运转,董爱民娴熟地把一片薄薄的镜片打磨成精准度数和尺寸,校正装配后,送到顾客手中。

从传承父业的那天开始,董爱民时刻铭记着为顾客定制光明的训语,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他对配镜这一职业心存敬畏。“那个时候,设备技术十分有限,老师傅凭借手里的工具和镜片,根据顾客需要的度数来进行打磨、配制,都是手上有点‘功夫’的。”董爱民说,44年前,配制镜片还没有智能磨片机,父亲就只靠着眼镜钳把圆形的镜片按照镜框形状剪出来,一旦手艺不到位就容易剪破。

如今,董官荣眼镜店已经成为一家集验光、销售、修理、定制、服务为一体的品牌连锁店。两家门店引进了全球先进仪器设备,电脑全自动验光仪,眼压仪,生物测量仪,角膜曲率仪,裂隙灯,自动化磨片机等各式先进验光配镜设备,再到数十种镜片、数百种镜框、隐形眼镜、太阳镜等等产品。2023年4月被评选为椒江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

“企业最终核心是文化,我们眼镜店把父亲留下来的东西做个展陈,让更多人来门店配眼镜的人了解董官荣40多年发展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董爱民说,眼镜,作为前所最具特色产业,这里有各类眼镜加工、生产厂商1000余家。传承父亲的眼镜店后,希望将其打造成台州最大眼镜连锁公司,让老百姓都可以了解台州这张“金名片”,为自己产业基地的眼镜点赞骄傲。

“今年计划在椒江开设4至5个门店,基本覆盖各个主流街区,希望今后我们的眼镜也可以作为台州伴手礼让外地游客带回去。”董爱民吐露,未来他们将向企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打造成为台州眼镜产业基础走出来的一家百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