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11331002002673575G/2023-149122  主题分类: 科技
 体裁分类: 通知  发布机构: 椒江区政府办公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5-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椒江区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 05- 26 16: 1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椒政办发〔2023〕28号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椒江区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大陈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椒江区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椒江区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精神,加快构建“一核三带”科创体系,锚定“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目标,坚持改革强区、科创强区、产业强区、人才强区,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主城区和台州湾科创走廊核心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改革强区、科创强区、产业强区、人才强区,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以椒江科创谷建设为动力源,全面落实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六大提升行动”,加快构建“一核三带”科创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主城区和台州湾科创走廊核心区,为加快推动全域蝶变,深度接轨长三角一体化,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椒江篇章提供强劲创新动力。

(二)发展目标。到2027年,“一核三带”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南北同步打造“科创新城”,体系化创新能力和整体效能大幅提升,争取创新指数进入全省第二档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件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170人年。

——创新平台能级加速提升。椒江区科创谷成为五大临港产业城的“创新核”,台州湾科创走廊创新资源集聚地,辐射带动效应更加显现。争创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引进一批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

——重大硬核成果加速涌现。“五城十链”等重点标志性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水平明显提升,在微纳光学技术产品、纯聚乳酸制造和复合改性、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研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累计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2项以上。

——“优创美地”加速形成。基本建成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地,集聚全球顶尖人才2名,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各20名。科技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超6亿元,技术交易总额超13亿元,科技创新基金体系不断完善。

二、重点任务

(一)开展重大科创平台能级提升行动

1.建立健全实验室体系。构建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梯次发展体系,聚焦医药健康、光电等领域创建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创建市级重点实验室,支持各级重点实验室组建联合实验室和实验室联盟。到2027年,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突破,省级重点实验室达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达10家。(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区发改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打造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建立健全由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省市级企业研发机构等共同组成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争创医药健康领域省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推动技术创新中心与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联动发展,加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到2027年,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达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达20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20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达5家,力争建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区发改局)

3.推进创新服务平台扩面提质。推进台州光电产业创新中心、台州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与智能产品应用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高能级创新载体。鼓励区内企业与创新中心开展合作。到2027年,新引进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科创载体5家。构筑“研发设计、孵化加速、产业赋能、创业投资”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实施大孵化集群建设工程,按照“一街道一品牌一载体”的目标和“一个社区就是一个众创基地”的理念高密度构建创新网络,到2027年,孵化场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以上,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达15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团区委)

(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提升行动

4.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双尖双领”攻关计划,力争制造业项目占比达到80%以上。实施源头创新能力提升,重点聚焦亟需突破的“卡脖子”难题和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科技应急攻关,力争形成一批进口替代成果和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实施区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个以上、争取“双尖双领”等省级重大科技项目6个以上,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2项以上。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出的重大成果,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申请认定首台套产品。(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区发改局)

5.创新科技攻关机制。建立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立项机制,坚持“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解题、平台答题”,深化揭榜挂帅、赛马比拼等攻关机制,提升科研攻关的精准性、高效性。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牵头建设创新联合体,力争组建省级创新联合体1家以上,市级创新联合体3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

(三)开展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

6.加快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和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到2027年,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超1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700家、科技领军企业达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3家。深化“1511”现代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和链主企业,到2027年,培育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1家,制造业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紧扣专精特新示范城市建设目标,力争每年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以上。(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金融工作中心)

7.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标准建设台州科技大市场,搭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平台,2027年实现技术交易总额超13亿元。争取技术经济人职称评审和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改革工作试点。深化“椒享湾”合作交流活动,每年举办产学研活动8场以上。优化“科创飞地”浙江工业大学·椒江创业创新中心建设,点燃长三角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引擎”。(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发改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投集团)

8.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聚力椒江区“3+3+N”产业,推动五大产业城核心区和辐射区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椒江区制造产业创新力。强化“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力争每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快于面上投资增速。用好“产业一链通”,每年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2个以上。聚焦光电产业集群和智能控制装备、集成电路和传感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三个特色产业培育,加强项目招引和企业培育,奋力推进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创新力、竞争力向“高”攀升,力争年均数字产业增速达到15%。(责任单位:区经科局、区发改局、区科技事业中心、区市场监管局)

(四)开展科技人才队伍质量提升行动

9.加快高端科创人才引育。深化“百名院士进台州”、“重点企业聚三高”等专项行动,结合市高层次人才计划调整,系统梳理全区各类人才计划,谋划制定椒江区人才专项框架设置及实施管理办法,大力推动各类人才自主申报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集聚一批“高、精、尖、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到2027年,新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个,引进海外工程师15名、各类科技人才100名。深入实施“青年英才聚椒江”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家燕归巢·骄子归椒”等活动,大力招引青年大学生、青年博士队伍。(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区科协)

10.打造工程师之城。坚持“引人入胜、聚才兴市”导向,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和技工教育提质增量行动。坚持引育并重,分级分类开展人才技能提升培训,引进一批专业化、技术型的高技能人才,打造有影响力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围绕省级新时代工匠体系,持续开展“台州技工”星级评价激励,加快储备一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后备梯队。到2027年,力争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15万人左右,其中高技能人才数超4万人。开展“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畅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围绕椒江区主导产业,探索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出榜,工程师揭榜,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组建一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队伍。(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委组织部、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区教育局、区科协)

11.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加快完善人才公共服务建设,构建“线下+线上”协同的人才服务系统。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赋予用人单位、行业组织人才评价主体地位,探索实施代表作评价等评价方式。加快构建全周期支持青年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城市环境,加强大学生招引政策推介,打造青年人才实习应聘、就业创业全链支持体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稳步提升各级人才计划和科技项目中40周岁以下人才的入选比例。(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委组织部、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区教育局、区科协、团区委)

(五)开展区域创新能级提升行动

12.推进椒江区科创谷建设。充分发挥椒江区作为台州临港产业带中轴点优势,按照“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区、现代产业创新示范区、科创服务引领区、创新型城市会客厅的“三区一厅”定位,构筑“一核三带”的空间格局,做强圈层式产业生态“创新核”。重点建设城市创新街区、东部创新港、国际创新港等6个功能组团,打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整体联动的协同创新平台体系。加强与临港产业带五大城的融合发展,形成“科技创新—孵化加速—产业承载”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资规分局、区人社局、区投促中心、区工投集团、区经开区管委会)

13.提升全域科创能力。部署科技创新的“塔尖重器”,全力争创省“科技创新鼎”,争取创新指数进入全省第二档次。配合支持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积极融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工业园区建设高新园区。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架构,支持创新型乡镇建设,鼓励各街道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平台,引导支持创新人才集聚。开展科技惠农富民行动,到2027年,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3家。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省市县联合选派科技特派员20人次以上。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融合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社群经济等新经济业态,进一步完善现代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打造“五城之城”,为现有的产业集群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发改局、区经科局、区农水局、区科协、区经开区管委会)

(六)开展科创生态优化提升行动

14.强化数字化改革引领。全面实施“18121”产业数字化改造计划,全年完成6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数字经济系统整体建设。深化缝制设备产业大脑核心能力建设和推广运用,分类建设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单元,力争全年新增未来工厂1家。深化5G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围绕智能计算、新一代通信网络、新一代智能芯片、量子信息等领域开展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着力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责任单位:区经科局、区科技事业中心)

1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工作,前瞻布局一批核心专利、基础专利、标准必要专利。强化数字赋能知识产权治理,加大对重大科技项目、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特色优势产业、数字经济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到2027年,建成专利导航服务基地1个,培育产业知识产权联盟2个以上。(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16.完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全链条金融支持科技体系,发挥政府产业基金作用,引导更多资金投入科技领域。进一步推广混合质押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创新“创富贷”、“质品贷”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好台州双创苗圃板,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登陆科创板。到2027年,全区知识产权年质押融资额达到3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金融工作中心、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经科局、区工投集团)

17.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建立健全创新尽职免责机制,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普工作,推进科研诚信监督平台建设,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区科技事业中心、区科协、区委宣传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区政府的统筹协调下,建立健全多部门协同、街道联动的管理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行,按照“一个专班、一套方案”要求,坚持上下贯通、条抓块统、分级负责,强化力量集中、政策集成、资源集聚。

(二)强化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法规和科技新政,加快椒江科技创新政策迭代更新,加强创新链各环节政策协同,构建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研发投入、主体培育、成果转化等政策法规体系,引导土地、资金、人才、计划项目等要素向重点领域和创新主体倾斜。

(三)加大科技投入。落实科技财政稳增长刚性保障机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作用,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引导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加大对本地创新创业的投资力度,实现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引导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加大对本地创新创业的投资力度。

(四)加强考核评价。建立科学分类的考核评价体系,阶段性开展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复制和推广。建立容错免责机制,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附件:椒江区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系统架构图


附件

椒江区落实“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系统架构图


抄送:区委各部门,人大常委会、政协办公室,人武部,法院,检察院。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