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去,癸卯来。近日,椒江区召开全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鼓舞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再鼓干劲,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
今年的会场布置让人耳目一新,台上不设主席台,区领导在台下和企业家们一同就坐。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看似简单的位置变化,实则饱含了区委对企业家的深情厚谊。尤其是在议程安排上,从开头的专题片展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风采到通报表彰功勋企业,从先听企业家说到区领导再部署再鼓劲,椒江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向外释放一个强烈信号:在椒江,民营经济也能唱好“主角”。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在椒江,民营经济同样担得起“功不可没”这四个字。
“日看千人拱手笑,夜观万盏明灯悬。”这就是100年前老海门的繁华盛景,被时人誉为“小上海”。正如百乐门的歌舞也会有跌宕起伏一般,民营经济在这百年间几经坎坷。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如“久旱逢甘霖”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外延伸,最终突破层层阻碍,在惊涛骇浪中闯出了一番广阔天地。
椒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土,民营经济是椒江发展的“顶梁柱”。如今椒江8.4万家的市场主体,民营主体占99%以上,创造了椒江三分之二的生产总值,吸纳了近8成的城镇人口就业,全区企业获国家级荣誉7项,省级荣誉20余项……这些数据表明,民营经济是椒江发展当之无愧的“功臣”。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成果,波澜壮阔的历史都离不开劈波斩浪的艰辛。回望椒江民营经济的百年历程,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激励着民营企业家不断创业创新,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愈挫愈勇、不胜不休?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认为: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笔者认为这“四千精神”是烙印在广大民营企业家血脉深处的前进动力,也是椒江民营经济历经百年经久不衰的黄金密钥。
医药行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椒江最早发展起来的重工产业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的海门化工厂拉开了椒江医药发展序幕;20世纪80年代,浙东南化学原料药基地椒江区块逐渐形成;2011年开始,椒江开展医化行业专项整治,众多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然而,困境无法困住椒江的民营经济,反而成为其涅槃重生的动力。2015年,在政府支持下,椒江医化园区转型升级,绿色药都小镇启动建设。如今,绿色药都小镇已经成为拥有4家上市企业的椒江医化行业龙头区块。
医化行业的转型升级只是椒江民营经济发展繁荣的一个缩影,但传递出的是所有民营企业家“爱我椒江,不负椒江”的共同心声和对扎根椒江发展的强大信心。
“不管结果怎么样,试试再说”“再想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去外面跟人家学,听听人家的新思路”……摸着石头过河、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走出去引进来大胆干,椒江的民营企业家就是靠着敢想敢试、敢闯敢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民营经济的每一次前进都是在和困难反复斗争较量中实现的。而今,摆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面前的仍然是重重难题: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企业数量少、创新人才缺乏……
然而,我们始终相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有困难就解决困难,没有路就走出一条路,不论何时,这是椒江民营企业家骨子里的硬气。
主角要有大视野。广大企业家要在“观大局、察大势”中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辩证看待危与机,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在千帆竞发中掌握发展主动。要以奋进者姿态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走出去加强项目对接,加大招商力度,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扎根椒江发展,再创一个“小上海”的繁华盛景。
主角要有大定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广大企业家要继续静下心、沉住气、稳住局,深耕主业、守正创新,在观念、技术和管理方式上“快人一步、先人一招”,争当“行业翘楚”,打造“百年老店”,让更多“国字号”、“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落户椒江。
主角要有大胸怀。广大企业家要进一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地瓜经济”的深意,既要扎根本土,亦要开枝散叶,实现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枝繁叶茂的繁荣局面。要始终以守法为基、诚信为本、奉献为荣,带动群众共富,和椒江发展共荣。
正月初七,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全面复工,力争“开门红”;浙江博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20%以上……一边是企业开工机器忙,另一边是进企助企脚步忙。新春伊始,椒江各部门、镇(街道)主动入企开展服务,送上新春祝福。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如今,椒江正在以“自己人”的角色定位,与民营企业家同坐一台、相互扶持、肝胆相照、携手共进。全体椒江干部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嘱托,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再创椒江辉煌”赋能助力。
区级各部门、镇(街)既要打开门迎客又要主动上门服务,耐心倾听企业诉求、讲解政策法规、谋求解决问题之道,以“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细致周到的服务。广大干部要树立企业的发展问题“等不得、慢不得”的办事心态,以“妈妈式”服务对企业全情无私奉献,以亲清政商关系为企业免去后顾之忧,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二人转”之所以能让人津津乐道,其根本在于彼此间的团结。你落下的我主动捡起来,你不足的我主动补上去,才能共演一台好戏。
站在椒江撤市建区30周年的展望之年,耳闻“再创椒江辉煌”的呐喊,我们看到:民营经济“春光无限”,椒江发展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