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推进主动发现机制 区民政架起困难群众幸福桥梁

发布日期:2023-11-20 15: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自2021年起,我区常态化推进主动发现机制,及时跟进困难群众实际困难与需求。如今,困难群众找专业社工的频率直线上升,好事找社工分享,难事找社工帮忙,没事找社工话家常,社工俨然成了家人。

每天走访困难群体 做老百姓的好朋友

“您好,我是民政局委托的社工,今天来拜访您一下,了解下近期您的情况!”近日,随着椒江天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邓椋引敲响岭南小区李阿公家的铁门,李阿公夫妻俩迎接社工和志愿者进了家门。这是当天邓椋引和志愿者走访的第二户困难群众家庭。李阿公腿脚不便,妻子也有健康方面的苦恼,他们是众多困难群众家庭的一户人家。

委托社工机构定期对困难群众家庭进行拜访是区民政局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决策部署,贯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要求的一个举措。两年来,专业社工隔三岔五上门,已经逐渐成为众多救助对象的亲人,每季必到家里坐坐,嘘寒问暖,话些家常,有急事难事,便会直接电话沟通。

“目前全区大约有2400户的困难群体、家庭,这些服务对象我们是每季度走访一次,不过碰上困难对象不在家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所以我们基本每天都会进行走访,查漏补缺。”邓椋引介绍。

了解健康情况、了解低保金是否领取、有什么其他的需求……这些都是社工需要获取的信息,以便部门改进做法。

主动发现群众需求 好事难事就找社工

社工们在实际的走访过程中,也并不总是顺利,“我们做的不光是关怀和询问,还有协调。走访时,少不了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但是基于有的需求是少数或者暂时没办法解决的时候,我们就会做好记录,跟他们商量好。”从当天早上走访工作的体验中,记者也感到走访工作的不易。

低收入家庭直接求助社工反馈问题与需求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情。“主动发现机制畅通了需求收集渠道,及时跟进了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与需求,有力推动了社会救助的提质增效,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区民政局社救科工作人员说。

在诸多走访救助的案例中,章安街道一户低边家庭,小儿子先天性听力残疾,2017年在残联的帮助下做了单侧人工耳蜗免费植入手术,且每年享受言语康复训练补助,但医生建议孩子上三年级前必须做另一侧人工耳蜗,否则不利于听说训练。今年7月底,当其母亲了解到人工耳蜗手术的优惠活动时,立马联系了定期“入户探访”的社工,希望社工帮忙反馈寻找帮助。一番努力下,在民政局及卫健、残联等多部门协作下,8月1日,该孩子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更是独立参加了亚残会闭幕式排练并顺利完成闭幕式演出。

依托专业社工定期入户“探访关爱”是我区创新社会救助购买服务制度的一个实践,也是我区社会救助品质化服务的主要举措。接下来,区民政局将继续创新社会救助购买服务制度,将“社会救助+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救助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救助,一同推进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与生活水平,助力低收入群体走好“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