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喜报,“蓝色循环”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发布日期:2023-10-31 08: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北京时间今天(30日)下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中,浙江省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了这一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

“蓝色循环”首创于台州市椒江区。

从2005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会颁发一次“地球卫士奖”,表彰对环境产生变革性影响的政府、组织、个人等。

今年“地球卫士奖”以“为清除塑料污染寻找可持续解决方案”为提名征集范围。“蓝色循环”经过申报、论证和联合国专家组的实地考察,最终从全球2500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度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为全球海洋塑料废弃物的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向海而生、向海而强。台州市椒江区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对海洋生态保护提出的新要求,2019年9月,在全国首创“海洋云仓”(1.0版)智慧治污模式;2021年5月,台州市椒江区建成全国首个“海洋云仓”2.0版;2021年、2022年,两次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2022年、2023年,两次获全省改革突破奖;2023年4月14日,首创于台州椒江的“蓝色循环”提名申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10月30日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蓝色循环”开始于海洋垃圾收集点。在海河口拦截、岸滩海湾保洁、船舶垃圾三大回收体系下,回收企业通过市场化收购,吸纳沿海低收入居民、渔民组建实体化收集队伍,有效建立起立体收集网络。据了解,收集点“小蓝之家”成为目前全国单体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量最大项目。

大量的废弃物随后进入“闭环”,这是一个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治理平台,实现“储存—处置—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并生成追溯码,解决了海洋塑料溯源难、市场认可度低的问题。

“蓝色循环”模式用“高收益”解决了“无人收”的问题,用“高信用”解决了“价值低’的问题,用“高回馈”解决了“可持续”的问题,一举改变了以往政府担当治理主体、财政提供资金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市场链接产业的治理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蓝色循环”,相关运营企业、产业链企业、认证机构等多元主体组建“蓝色联盟”公益组织,将海洋塑料交易的20%作为“蓝色共富基金”,开展物资补贴、产品直销、绿色信贷、社会保障等增值服务,参加一线收集人员捡一个矿泉水瓶从原来卖3分钱增加到2毛钱,产业溢价精准惠及弱势群体,曾经的治理困境变成了共富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