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41562/2021-146428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
成文日期: | 2023-01-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2021年度工作总结
椒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椒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自2019年1月成立以来,在融合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强化队伍建设,实现机构功能、人员队伍和业务工作全面融合,有效推动文旅体各项工作有序发展。我局连续三年获区部门考核优秀等次;2019年浙江省唯一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称号;2020年我区获“扫黄打非”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具体亮点工作如下:
一是公共服务实现大拓展。台州成功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365公益课堂”、惠民剧场、枫山书院“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活动线上线下持续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助力校园“双减”活动,文化艺术培训进校园“四点半”课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分馆实现街道全覆盖,135家农村文化礼堂服务点图书通借通还,图书馆加快数字化改革,入驻“浙里办”并完成适老化改造,入馆预约开通,新建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新建2家村级和合书吧,目前共有9家和合书吧、8家海岛红色书吧、1辆汽车图书馆及90家基层流通服务点,综合文化站均已实现42小时免费开放,形成高效便捷“一条龙”服务。
二是文旅品牌实现大提升。大陈岛被列入省重点建设的十大海岛公园,新建下大陈综合码头、国家级帆船帆板基地,大陈岛、大陈镇分别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4A级景区镇,大陈红色垦荒旧址公园被评为浙江省第二批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大陈梅花湾村作为典型代表参加台州市乡村旅游推进共同富裕大会。加快推进上海大隐书局落户葭沚老街、心海汇项目和“康庆文化产业园”项目落地,招引“中华美食街”、奥体冰雪馆、大陈岛水上运动、长三角婚庆旅拍基地、喜马拉雅等项目洽谈跟进,文旅品牌润富,不断提升城市内涵。
三是文遗保护实现大突破。扎实推进代表性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章安故城遗址考古勘探圆满结束,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开展发掘工作,从城市布局出发寻找故城遗迹,解读章安历史,证实是三国至晚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一江山岛战役遗址和戚继光祠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葭沚“送大暑船”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台州玻雕技艺、台州刺绣被纳入首批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椒江区入选第四批浙江传统戏剧之乡;前所街道入选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弘扬台州根文化,擦亮城市金名片。
四是文艺精品实现大丰收。台州乱弹大型现代戏《我的大陈岛》首登国家大剧院献演2场,浙江省“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国家文旅部戏曲剧本孵化项目一类作品、第三十四届田汉戏剧奖剧本奖.一等奖等。舞台剧《大陈岛》入选台州市(2020-2021年)重点精品扶持项目。原创舞蹈《乡村四月天》在第三届“浙江风格 江南舞韵”展演中荣获乙组群文类十佳作品(综合最高奖),原创音乐《梅溪谣》获市第二届原创流行音乐大赛创作一等奖。2021年度总计省级一等奖1项,十佳作品(综合最高奖)1项,铜奖1项,优秀奖1项,美术作品省级入展2次,书法作品省级入展5次,市级奖项22项。潜心创作,成风化人,增强文化自信。
五是体育事业实现大飞跃。竞技体育成绩斐然,综合竞技力明显提升,第十四届全运会体操U14团体赛为浙江夺取首金,帆船比赛摘取女子470级金牌、银牌、铜牌各一枚,男子470级获银牌。全运会共获2金3银2铜,可带入省运会金牌5枚,已完成安置金牌1枚,转正转试训金牌6枚,共完成12枚的赛前金牌,超额完成市下达赛前金牌任务(10枚)。群众体育建设可圈可点,完成2000余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为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开展各类群体比赛和活动20余场。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打造十分钟健身圈,建成11个微型体育公园、6个健身驿站、2个多功能运动场、2个百姓健身房等,驿站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五人制足球场等设施俱全,为群众提供休闲健身好去处。
六是执法效能实现大优化。外塑形象内炼法力,文化执法队独特的全链式文化执法监管模式全省展示;文旅市场“邻里互助、安全互助”联助式消防管理模式获省市肯定;全市推广创新推进“扫黄打非”模式;参加省文化和旅游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特殊时期,严查压实防疫、消防、生产等安全执法监管工作,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形成文旅体“一站式”“掌上办”等线上受理综合服务格局,统筹开展“清源”“护苗”“清网”等专项行动,通过部门联查、双随机抽查、错时检查等方式开展专项检查,有温度执法更好地服务于民。
2022年工作思路
以新理念、新内容、新措施、新机制优化椒江文旅体稳步发展,构建“城区为心、陆岛联动、组团并进、多点开花”的旅游发展态势,将“三街一岛”之海门老街、葭沚老街、章安老街、大陈岛陆海链接成环,立足品牌加快融合文化消费集聚区,数字赋能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空间,为台州根文化增量添彩。“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双向发力,着力打造浙东滨海黄金旅游带中心城市,打造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性窗口。
海门老街休闲文旅综合圈。恢复海门卫城遗迹,通过修复古城墙、整合打造海防文化公园等举措深度挖掘海防文化。依托国保戚继光祠,弘扬保家卫国抗倭文化,并做强做精椒江博物馆,讲好椒江历史故事,提升公共服务文化软实力。再依托海门老街3A级旅游景区及台州重要文化地标,推进非遗项目进老街,培育品牌餐饮美食丰富旅游业态,合理利用同康老酒厂厂房等串珠成链,创建区域休闲文旅综合圈。
葭沚老街中央文化活力区。依托葭沚老街文化元素,保留老街原有形态,恢复原有历史水脉,营造特色水景观,创造多样化亲水空间。以“送大暑船”国遗为牵引,开展“送大暑船”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挖掘相关特色美食,开发文创产品;串连台州乱弹、台绣、玻雕等城市非遗“瑰宝”,擦亮城市金名片,打造非遗特色小镇。引入文化探寻、休闲体验、风情旅游、特色消费等多元业态,将葭沚老街营造成一个集历史传承、品牌餐饮、文化体验、商业购物、旅游休闲和特色居住为一体的活力街区,升级转型为“椒江文化新地标、城市传统情怀地”,灵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章安古郡文化多元旅游链。推进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紧扣“文化都心”,以章安故城遗址考古挖掘为核心,打响“章安古郡治”品牌。充分挖掘遗址、学术、古港、商贸、佛教、桥梁、老街及古墓等“八大文化”,开展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梳理卫温首航、古郡老街、金鳌仙山等历史文化元素,通过打造水街、卫温首航纪念馆等,大力复兴台州“根”文化,加强古郡衙旧址、贞节牌坊、老字号药铺、染坊等传统建筑形态保护,联动建设九子山旅游区、金鳌山旅游区、常乐寺、摄静寺等佛教文化旅游点,形成生态环境游、访古探幽游、宗教朝拜游等类型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链。
大陈岛红蓝交辉特色文化耀东海。依托“东海明珠”大陈岛——中国红色旅游第一岛品牌,深度挖掘“垦荒文化”“军事文化”“海洋文化”,创建“红蓝CP”最佳文化组合。大力推进大陈岛青垦文化纪念馆、青垦文化园、垦荒剧场、垦荒纪念碑广场等阵地建设,推动大陈岛青垦文化纪念馆争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多维度发展“红色+”系列文旅产品。做实蓝色海洋文化,策划环岛健身、文化度假旅游项目、渔家体验活动等,擦亮“大陈黄鱼”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名片,提升海岛、海滨、海上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品质。描绘绿色生态“零碳岛”,联手知名设计团队,制定全岛发展规划,率先探索“零碳”制度,打造首个国家级海岛碳中和示范区。锚定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标,依托“东海巡礼”精品旅游线,大力发展陆岛直飞、免税购物、渔文化游等滨海旅游产品,建成海岛公园。推进建设“享趣大陈”“一键游”“大陈数字海钓”等场景应用落地,数字赋能加快全岛旅游化建设,促进岛上居民共同富裕,打造海岛共同富裕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