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2331002E96877844L/2023-00055

  • 主题分类: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椒江区气象局

  • 成文日期:

    2023- 01- 04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椒江区气象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3- 01- 04 15: 2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2022年,椒江区气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和台州时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十九届历次全会、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等会议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部署要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椒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中赋能发力,展现担当作为。现将区气象局2022年亮点工作2023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本年度亮点工作

(一)创新驱动党建及清廉气象建设。区气象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四项清风专项行动,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枫山春雨”党建品牌和“春雨清风”廉政品牌建设,建成“五清五廉”为主题的清廉文化阵地,打造具有椒江辨识度的党建名片。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月、职业道德教育月各项活动,通过廉政提醒、正风肃纪检查、纪检工作月报、廉政文化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警示教育,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党员思想动态分析研判。今年荣获台州市清廉建设先进集体。

(二)完善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制定《椒江区气象局“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实施细则(试行)》,优化升级“六段式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体系,细化时段,延长服务周期,扩大服务手段,精准服务“3.12~3.17连续大雾过程”、“3.25、4.25强对流天气过程”、“5.12连续性降雨过程”,为海上航运安全、生产生活、出行便利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对台州第一高楼“天盛大厦”玻璃幕墙的高空作业提供了全方位全时段气象保障,帮助施工单位在梅雨季抓住降水间隙作业,促进该建设项目提前完工,台州市五大攻坚办公室表扬道:气象也当“五攻人”,破难手可摘星辰。

(三)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落地。本年度椒江人影队伍开始实体化运行,配置到位火箭弹、特种车辆、作业用具等专业设施设备,积极开展人影作业点选址并通过审批,分别为章安街道山横村山上(9号临时作业点)和三甲街道椒江口海塘堤坝(10号临时作业点)。面对今年的旱情形势,椒江人影作业队伍24小时待命,一旦天气和空域符合作业条件,立即组织人员抢抓机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截至11月30日,共组织开展人影作业7次,增雨效果显著。

(四)切实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保质超量完成本年度为民办实事气象项目,建成10个自动气象站和29个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村(社区),其中下陈街道横河陈村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基地;完成大陈微波辐射计、气溶胶雷达、北斗通讯系统、数字式辐射站、雪深站、温室气体区域监测站铁塔及CO2/CH4和风脉动监测要素建设,实现东海区域天气特征监测,并开展CO2柱总量和廓线仪采购工作,预计12月中旬完成招投标,助力大陈打造“零碳岛”。

(五)拓展农业气象服务方式。保驾护航春耕春播、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联合农水局发布《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17期,通过农业专业服务群开展专业咨询与常态化分类服务1700余次,服务对象600人;积极发挥浙江省柑橘气象服务联盟牵头单位龙头作用,发布柑橘气象服务周报24期;率先开展柑橘实景观测、果实大小自动分析研究,为实现柑橘自动化观测奠定基础。

(六)推进气象数字化改革工作。“大陈航线智慧决策服务系统”建设为切口,构建包括近海监测、精细化预报、短临预警、决策服务、监测告警5大功能的气象海洋监测预报预警产品。通过业务流程重塑,实现近海海域灾害性天气事前预警、事中监测和事后应急处理精准保障;通过产品功能集约,实现气象海洋实况数据、预报预警信息、专题决策服务产品和接收状态“一张图”展示;通过细化服务产品,实现灾害自动识别、报警自动提示、信息靶向自动推送。11月8日,该系统上线“浙政钉”试运行,11月29日22时24分,通过平台发布大风橙色预警电话一键叫应和短信提醒给相关责任人,有效提高决策人员的敏感性和快速服务能力,为椒江涉海涉渔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更为科学、更为精确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近海灾害性天气的应对能力,增加海上作业、通航的安全保障。

(七)规范开展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积极配合落实“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推进任务,工作获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班点赞,并协力落实综合行政执法项目划转,截至目前,已将31项气象类行政执法项目划转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核定本年度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和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单,应用“浙政钉·掌上执法”,以“双随机”方式开展防雷重点单位行政执法检查,67家重点单位已全部完成检查任务。防雷重点单位覆盖率、防雷安全执法检查事项覆盖率、平台应用率、掌上执法检查率均达100%。

(八)积极下沉村社助力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复评。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防疫指挥部关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部署要求,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组织干部职工下沉联系村社开展疫情紧急防控工作。自今年3月份起,全体干部职工共120余人次参与复兴村、廉政公园、市民广场等点位的核酸检录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响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结对共建号召,本年度共130余人次下沉到东平社区、南门路等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现责任和担当,助力疫情防控和文明城市复评“双落实”。

二、2023年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深化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扎实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椒江气象发展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为椒江围绕人口集聚总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气象力量。

(二)进一步强化党建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最大的政治担当,紧扣“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核心任务,积极融入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持续完善“党建+业务”融合机制,进一步压实党建责任,落实四责协同机制,不断提高机关党建科学化水平;以清廉机关建设为契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持续做好气象决策和公众服务、文明城市创建、“三服务”等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提高气象监测预报精细化能力。为减少椒江气象灾害监测盲区,加强灾害性天气影响时间、影响强度、影响区域的精细化预报预警,进一步加密自动气象站和垂直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着力提高局地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龙卷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观测能力和多元观测数据融合应用能力。省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逐步投入业务运行,逐步建立基于“云+端”的业务流程,提高无缝隙、精细化、智能化预报质量和水平。

)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强化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及其成果应用,因地制宜建立适合椒江地方特征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城市运行生命线、高敏感行业的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进一步加强同应急、农水、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合作联动,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多部门联合预警机制。结合风险普查联合开展地质灾害、城市内涝、雷电防御等风险预警。

)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配套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梯次化”预报预警服务业务和气象预警“叫应”机制。深化部门合作,分灾种细化应急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推动建立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停业等制度,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不断拓展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加强同宣传部、应急、广电、交通等部门交流和合作,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机制流程,将气象信息融入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媒体,逐步实现各类媒体气象信息全接入;深化“网格+气象”工作,推进气象预警网格传播、处置、反馈、督查全流程闭环管理,加强面向基层分管领导、网格员、信息员等的防灾减灾培训,督促网格员履行气象职责,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海洋气象服务能力。高质量推进大陈国家气候观象台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大陈台风综合探测基地,打造亚太台风研究中心外场试验基地。加快推进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建设,完成大陈站海雾观测站和C02柱总量监测系统建设,提高我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气象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助力大陈打造“零碳岛”;加强气象与海洋、海事部门合作,精细化海上大风、能见度、风浪等关键要素的网格预报,强化港口、航线、海上生产等强安全服务保障水平。

)深化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基于智能网格数据,发展基于智能网格气象监测预报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技术,协助省气候中心完成农业气象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和《浙江省农业气象服务手册》编制。联合涉农部门及相关农业主体,开展特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联盟化气象服务,分灾种、分作物强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现面向新型农业主体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全覆盖。

)构建规范有序的现代气象治理体系。持续配合落实“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推进任务,强化依法行政提升气象社会治理能力严格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依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进一步明确气象行政执法权限与责任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和执法队伍建设,探索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等机制,推进气象执法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防雷安全数字化监管,全面建立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一企一档一码一窗”。

)推动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建立以业务需求主导的项目立项机制,完善以产品成果和应用实绩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工程人选和创新团队的考核,统筹科研项目和人才资源,主动对接、融入省市气象局创新团队,加强科技协同攻关和成果共享,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积极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搭建气象创新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椒江气象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