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7046800752/2023-144902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商务局 | |
成文日期: | 2023-01-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公开办函〔2019〕60号)及省、市、区相关要求,特向社会公布2022年度区商务局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在椒江区政府门户网站商务局政府信息公开页面(http://www.jj.gov.cn/col/col1229455428/index.html)的“政府信息公开年报”一栏中公布。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椒江区政府门户网站商务局政府信息公开页面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椒江区商务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椒江区建设路85号;邮编:318000;电话:89025896;传真:88221737;电子邮箱:tzjjswj@163.com)。
一、总体情况
2022年,椒江区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的职责定位和面临的形势要求,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全面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质量。
(一)规范政府信息管理。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年共召开2次政务公开业务培训会,加强对各科室的督促指导,高质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深化重点领域基本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25条(椒江区政府门户网站商务局信息公开页面),包括我局领导成员和联系方式及调整、变动情况等;商务发展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部门预决算等内容。本年度公开的政府信息均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要求,没有公开不予公开的信息。
(三)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对一些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或商务方面专业性比较强的政策性信息及相关重要信息,进行发布和解读,增进公众对商务工作的了解。实现政策性文件和解读文件的网上关联,方便网民查阅。
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密切关注涉及党和政府重要工作部署、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商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政务舆情,及早发现、研判需要回应的相关舆情和商务领域热点问题,及时发布信息消除不实传言,正面引导舆论。
(四)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建立局办公室牵头,各业务处室依法办理的依申请公开答复机制,明确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依申请公开办理时限,确保按时办结。2022年,我局共收到网络形式依申请公开17条,皆在有效回复时间内进行回复,未发生超时回复的情况。
(五)推进公开平台建设。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方便群众知情办事监督的原则,在局机关设置1处政务公开公示板,1处公告栏,并公开咨询电话,以方便公众对政务公开内容的查询。
(六)强化监督保障。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深入研究、夯实基础、查找短板,提高信息发布规范性,及时纠正信息公开落实不到位情况,以检查促问题整改,加大常态化推进力度。定期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社会评价和责任追究情况,2022年未出现因信息公开不到位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况。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存在问题:一是个别依申请公开答复不够规范,业务能力仍需提高。二是部分涉及公众切身利益、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民生领域信息公开不足、更新不够及时。三是政府信息公开渠道比较单一,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
改进情况及下一步打算:
1、加强干部队伍业务知识培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2、充实公开内容增加深度,提高信息公开质量,保证信息公开的时效性、连续性,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3、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规范公开程序,努力营造重视信息公开、积极发布信息的良好氛围。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2年度,本机关未收取政府信息依申请处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