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10001038/2023-144753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台州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 | |
成文日期: | 2023-01-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75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75号提案
答复的函
胡江委员:
您在台州市椒江区十一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破解医化企业发展“三难”,助力产业园区蝶变的建议》(第75号)的提案已收悉。经会同会办单位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发展空间不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1、土地规划先行,保障用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椒江分局于2012年组织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台州市椒江分区JHM040、JHM070(岩头化工区)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并于2014年经台州市政府批准,为企业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保障。
2、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提高用地效率。外沙岩头医化园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距离椒江主城区非常近,且医化园区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等因素限制,难以扩园,只能改变思路,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角度出发,践行新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自2020年4月份开始,管委会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对外沙区块的低效用地进行调查摸底,并于去年7月启动外沙低效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开发范围从青年路到岩头闸沿外沙路两侧地块,不包括海正、海翔、九洲等6家企业8宗地块,涉及土地面积约810亩,建筑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按照空间划分为6个区块,分阶段实施开发。目前,已完成D.F区块47亩集体土地的预征工作,7家企业(约110亩)已签订拆迁协议,共拆除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根据用地现状以及便于区块总体规划利用开发,此次二次开发,可整合可出让土地面积为640余亩。目前初见成效,已供地80亩,引进赞生中成药规模化生产项目,拟建设生产车间、研发中试车间、仓库、质检研发大楼及公用配套设施等内容,打造生产通络生骨胶囊、小柴胡胶囊、香归逍遥颗粒、大山楂咀嚼片、香通片、心脑欣片等中成药的生产线,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4.8亿元,税收约7700万元。
3、大力推进污染地块土壤修复,变废为用。原四维污染地块一期投入1800万,预计今年七月初验收,二期工程正在做预算。岩头工业区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预计投资1.18亿元,施工、监理招标正在招标阶段。原台州市宁江化学厂地块修复工程,预计投资4538万,正在编制修复方案。浩宇电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投资540万,目前已进场施工。这些工程预计实施完毕,预计可以腾出100余亩土地用于医药化工类项目建设。
二、政策受限,企业项目落地难的问题。
1、医药化工行业属于“十大行业”,为土壤污染重点风险行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七条“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的用途变更或者在其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前,应当由土地使用权人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及第四十五条“土壤污染责任人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义务。土壤污染责任人无法认定的,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因此土壤调查及污染地块修复为法律规定事项,必须依法开展,切实保障土地利用安全。
2、提案人提出的“对于疑似污染问题,如土壤修复处置时间过长的,成本过高的,需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解决。”可建议各在产重点行业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对于要退出的地块和项目提前谋划,在退出前自行进行相关调查、修复等工作,避免企业退出过程中的长时间修复问题。
3、我区于2022年4月6日出台了《关于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的若干意见》(椒政发〔2022〕15号)文件,明确规定对于二类工业用地上确因生产需要设置部分危险品生产车间、危险品仓库的项目,若安评、环评报告在对土地出让条件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符合性分析的基础上,在项目建设采取相关措施后,确认项目实施对周边环境不产生严重干扰、污染和安全隐患,允许按评估(价)报告规划建设部分危险品车间、危险品仓库。若干意见文件出台后已有项目根据文件精神,完成了危险品车间、危险品仓库的规划相关审批手续。
同时,为支持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若干意见中还明确了加了了对医药制剂的补助力度。对于新建制剂项目、经区政府同意实施的“零增地”技改制剂生产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购置土地、旧设备和作为单位流动资金的投资等)的15%予以补助,涉及制剂生产智能化改造提升的,其软、硬件部份投资补助标准可提高到20%,单个项目原则上3年内建设完成,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5000万元。对通过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纳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的药品,MAH持有人在我区且在我区投入生产的,每个品种给予150万元补助,其中全国前三位的,补助金额上浮至3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补助最高不超过 1000 万元。
三、关于总体氛围欠浓厚,企业引才留才难的问题。
近年来,市、区人才优惠政策逐年优化,人才政策资助力度不断提高,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台州市出台人才新政2.0,人才政策在高端人才引领、优化本土人才培养体系、集聚青年人才、做优人才创业生态、打造高能级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区里高度重视产业人才引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人才新政2.0”等人才政策,推进人才集聚,强化人才培养,不断提升留才环境,具体如下:
1、坚持需求导向,大力引育各类人才队伍。区委人才办牵头人社、经科、科协等相关部门,开展“组团式”走访调研,排摸收集重点企业人才项目需求信息39条,并联合第三方机构,助企精准招引海外高层次人才24人。深化以赛引才模式,连续五年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共与21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7个项目注册落地。常态化开展“500精英计划”直接认定评审,成功引入清华大学教授罗国安领衔的“高通量肿瘤类器官3D自动化药敏筛选系统”等高端以上人才项目10个。推进“青年英才聚椒江”行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招聘活动,1-4月新引进高校毕业生3904名,新培育高技能人才908名。
2、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积极拓展引才渠道,以赛引才、以会引才、以才引才和第三方机构引才多措并举,狠抓“500精英计划”创业项目落地,实施创业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主动做好资本对接、政策指导、跟踪联络等服务工作。坚持精准引才,持续推进“人才项目+民企民资”引才模式,重点围绕企业人才项目引进和关键技术突破的实际需求开展引才工作,通过联合多部门和优质人力资源机构开展实地走访送政策等活动,精准摸排掌握企业引才需求,连续四年面向全球发布《椒江区人才项目重点需求白皮书》。持续深化以赛引才模式,连续五届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十三五至今,大力实施“500精英计划”倍增计划和提质增效行动,新引进“500精英计划”101名,增长达119.6%,普济生物等7家“500精英计划”企业创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道致等3家“500精英计划”企业实现入规。
3、持续推进青年人才大集聚,大力实施“青年英才聚椒江”和“引凤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台州市人才新政2.0和《关于加强大学生招引工作的补充意见》,实施《椒江区激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意见》(椒人才领〔2021〕6号),在购房补助、安家补助、招聘补助、见习扶持、就业扶持、创业扶持和落户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政策扶持力度。全方位打通招聘渠道,常态化开展“智汇台州·百校引才”专场招聘、“智汇台州云招聘”、高校点对点“空中双选会”、“名企直播带岗”、本地高校专场招聘会等系列活动,每年举办招聘会55场以上、提供优质岗位15000个以上。全面开展本地高校毕业生“留椒”“五大行动”,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招引政策,线下将五月定位为大学生新政集中宣传月,开展进“学校、园区、平台、企业、社区、窗口”“六进”宣传活动,及时向大学生推送政策“大礼包”,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更是亲自写信向高校毕业生发出邀约。2021年全年新引进高校毕业生13889人,完成全年目标115.7%,同比增长71%。
4、推进各类人才整体培养开发。重点抓好“万人计划”“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人才培养,打造一批能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关键作用的领军人才队伍。实施企业实用紧缺人才评价,今年将启动新一轮认定,建立市场化、社会化人才认定机制,打破学历、职称、年龄等限制,创新人才选拔方式,采用“积分”+“举荐”的人才评价方式,发现、选拔和认定一批企业实用紧缺人才,推进我区创新性、应用型、技能型等企业实用紧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人才队伍培养资助规模,鼓励企业自主培养,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育才奖和个人奋斗奖,对企业在职人才取得上一级学历学位、职称和技能资格的给予奖励资助。
5、实施技能人才培育。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改革,建立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公立学校为骨干、民办学校为补充、产业工人自主参加、政府积极引导的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在全区重点规上企业和行业推行职业等级认定,增设各类培训工种,引导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评定,逐步开放第三方技能等级认定,形成符合我区产业特点、满足社会人员技能鉴定需要的多项目、多层次的培训和鉴定体系。强化校企合作,鼓励职业技工院校积极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积极打造“政府买单、高校育人、企业用才”的“政校企”新合作模式,开设定制班、订单班、共建校企实训基地,深入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工匠人才评选、星级“台州技工”评价激励、金蓝领人才激励和职业技能大赛,实施企业岗位大练兵活动,有力提升了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
6、坚持高端定位,着力建强人才发展平台。聚力打造3万平方米的科创谷汇智园,“一事一议”成功招引邓子新、朱蓓薇院士领衔的台州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东海食品台州研究院落地建设。坚持要素集聚,加速推进智马孵化园、台州人才城建设,投入25亿元,争取在2-3年内落成5.5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12万平方米的人才平台集群,打造台州东部创业创新高地。坚持市场导向,优选引进上海六七八九集团,投资3500万元,共建1.1万平方米的椒江(上海)国际创新港,导入市场化运营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创业创新全周期服务,并与星星“500精英计划”创业园形成叠加效应,协同引进落户“500精英计划”项目16个。
7、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加大“500精英计划”创业园等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力度,以市场化管理模式打造“500精英计划”创业园,配备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全程一站式的服务,充分激活人力资源产业园潜能,着力破解人才创业创新发展制约。持续推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软硬件建设,坚持需求导向,重点发挥好海正药业独立招收博士后的制度优势,依托企事业单位实际项目、技术难题需求引进博士后,推进设站单位发挥好博士后工作站在培养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研发转化新技术新成果、推进产学研结合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大力拓展台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建成并启用“台州高校创业园”,吸引台州高校教师、学生入驻园区,培育孵化优质创业项目。
8、全力做优人才服务生态。深入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一件事”改革,高标准建成投用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院士专家赋能中心),积极推广“台州人才码”,实现在椒高层次人才服务的“扫码”场景全覆盖。全面贯彻落实台州人才新政2.0,聚焦人才政策兑现难点痛点,重塑“财政兜底、快速拨付、跟踪问效”机制,优化人才政策兑现流程,去年累计兑现购房补助、安家补助等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09亿元,同比增长3.76倍,居各县市区之首。切实解决人才关注的各类“关键小事”,提供“拎包入住”人才公寓127套,审核发放61位人才房票补助,协调解决市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42名。
9、注重人才服务体系创新,助力留才环境优化。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深入实施创业服务专员制度,加快构建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精准服务人才创业创新。全面落实台州人才新政2.0,依托台州人才在线云平台,加快人才政策兑现落地,推进人才政策兑现“一网通办”。首批组建大学生工作站10家,设立大学生招引服务专员20名,设置青年英才服务专窗,推行大学生引进政策“线上+线下”全年常态化受理,实现高校毕业生政策兑现审核提速。多层次打造见习平台,搭好从“校门到社门”的过渡桥,充分开发见习岗位,加强就业见习服务。配好大学生创业“辅导员”,充分发挥创业导师队伍的“方向盘”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服务。推动人才公寓扩容升级,切实解决好人才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关键小事”,提升人才满意度和幸福感。
下阶段,我们将结合椒江实际及企业人才项目需求,探索出台人才新政,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引育力度。全域推进椒江科创谷建设,聚焦东部创新港首建区,依托龙头企业联建共享等模式,招引国内“双一流”高校、大院名所落户椒江,分区域谋划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高能级人才平台。推进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全面对接台智汇”网上人才服务综合体场景应用,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各项服务事项,营造优良的引才留才环境。
最后感谢胡江委员对台州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
联系人:潘友兰
联系电话:88516838 邮编:318000
台州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