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
成文日期: | 2023- 01- 10 | 公开方式: |
椒渔总公司2022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
椒渔总公司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
明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椒渔总公司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安全+转型”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党建引领
1.开展全方位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学习型班子建设,椒渔上下共开展集中学习27次、专题研讨15次,书记、领导讲党课22次。
2.落实基层队伍建设。一是落实“双建双争”工程,不定期对机关内部纪律、效能执行和纠“四风”情况开展检查。开展争当“五事”干部系列行动,落实工作业绩月晾晒制度。二是进行村干部“届中体检”,开展个人述职、现场点评、民主测评工作,并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
3.开发渔区党建创新项目。7月份落地“渔易通”党建联建项目,推进“1+N”工作模式,每月围绕政治学习、渔区共富等主题开展1次活动。
(二)筑牢渔业安全
1.专项工作有成效。全员推动春雷行动,加强渔船动态管理,发送各类预警信息127600多条次,累计开展登临检查507船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328处。抽查渔船进出港报告人证相符情况128艘次618人次,发现人证不符、无证上岗等隐患38次。重启并完成所有在册渔船的渔船精密智控设备安装。
2.体制改革夯基础。通过“政府支持、内部整合、集中办公”管理新模式,整合8家渔业公司118艘渔船,成立椒渔渔业合作社,联络多部门管理资源,夯实渔业安全管理基础。
3.五化机制作保障。在统一化管理整合资源后,采用明晰化定责、常态化检查、数字化监管、集成化管理的方式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受到马区长批示肯定。
(三)大抓项目攻坚
1.完成渔业村拆迁工作。先后完成21家企业、54户未签约户签约工作,最终实现3个渔业村成功签约,受到区委书记批示肯定。
2.推进华东水产品市场拆迁。响应区建设要求,椒渔分段完成房屋和活水产厅拆除,并同步完成退租、赔偿等事项。最终实现12月底完成市场整体拆迁的目标。
3.加快临时市场建设。采用“拆建组合”的方式,拆迁的同时签订建设合同,与发改、自规、住建并联推动立项、勘察、设计、造价等审批工作,确保承接搬迁任务,受到林书记批示肯定。
(四)深化社会治理
1.抓好渔区“除险保安”。截至目前组织消防安全检查49次,检查出租店面、厂房、营业场所214处,排查整改消防隐患36起。接访化解矛盾纠纷5起26人次,成功调处2起纠纷事故。落实2名重点人员稳控,全年未发生上访事件。
2.筑牢海陆疫情防线。分组排班,常态化做好市场、码头小门管控和重点人员、靠泊渔船排摸。加强渔船动态监管,杜绝疫情海上输入。加强宣传,核酸检测不落一人。
3.推进渔业村股份制改革。一是深入渔村渔户一线调研,分类召开会议,收集意见建议。二是主动对接区农水局,反复商讨摸索股改新路,完成3家渔业(村)公司股改任务,村情保持稳定。
二、 明年工作思路
2023年椒渔将以二十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实际,勇于攻坚,努力实现渔区共富。
(一)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坚定思想理念
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途径,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是椒渔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站等传统媒体和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推广,引导渔区干部群众自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
二是深入组织学习。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专题研讨、党性体检、组织调研等形式多渠道、多措施开展“十个一”活动,以支部为基本单元,做到各支部全覆盖。进一步发挥“渔易通”党建联建作用,利用渔船伏休期组织学习、电子宣传屏、送红色书籍等方式全面带动渔区组织学习党建要领,加强党性教育培训。
三是锤炼干部队伍。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正气、转作风、干实事,以“五事”干部的担当,对标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各项工作目标,真抓实干。机关支部积极开展“两个机关”、机关党建示范点、先锋党支部、清廉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等各类创建活动,将干部融入创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不断提高队伍活力。
(二)创新渔业安全管理工作,守牢安全底线
为渔业安全保驾护航,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市、区各级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立足椒渔自身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需求,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开发新体制功能。努力探索并发挥整合后的椒渔渔业合作社作用,结合区农水局的点验中心、执法大队下沉街道工作,进一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联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渔港管理站24小时值班制度和“134”点验机制,加强对“人证不符”、“证业不符”类渔船的检查力度,做到进出港报告“已报抽查,没报、谎报必查”,全面提升椒渔渔船安全管理能力。
二是推进渔船网格化管理。深化以“渔港管理站+定人联船机制+渔嫂”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渔船船东、船长的联系、督促,实时掌握海上作业船舶动态,同时建立督导服务台账。严格落实每日点名制度,线下每天2次开展日常巡港检查,盯牢沿线码头涉渔“三无”船只,开展外省籍渔船登临检查,排查安全隐患。
三是强化数字化改革成果运用。利用渔船精密智控设备,开展渔船港外作业、航行期间动态监测、抽查,倒逼船长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着力渔区重点项目推进,助推渔区共富
贯彻落实二十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根据区“抓大项目、大抓项目”的要求,立足椒渔自身实际,做好重点项目推进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渔都小镇建设。紧盯目标任务,担起牵头单位重任,把渔都小镇的建设发展列为椒渔“实干兴椒”重点工程。统筹力量,组建领导小组,明确细化分工,主动对接区城发集团,在2022年底完成招标之后,开启渔都小镇项目建设工作,按照最先进的理念做出最顶尖的设计,完善前期规划,尽快落地实施,助力推动人口集聚总战略。
二是强化水产品临时过渡市场功能。加紧完成临时过渡市场建设工作,承接华东水产品交易市场搬迁任务。目前工程建设整体完成己过半,预计12月底骏工投入使用。接下来,椒渔总公司将派专人与监理对接,保质量、抢时间,督促落实临时过渡市场建设,确保实现拆、移工作无缝衔接、平稳过渡,保障好市民菜篮子工程。在开展临时市场建设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市场经营区块,按照《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结合椒渔实际情况,分析原华东水产品市场的不足和临时市场的优势,加强临时市场经营管理,促进渔业经济协调发展。
三是继续探索推进各渔业(村)公司股份制量化改革。在今年对浦东、浦西、海鸥三家渔业(村)公司股份制量化改革破冰的基础上,吸收、消化其改革经验,持续跟进、规范程序,做好试点推广工作,探索开展其余渔业(村)公司的股改工作,成熟一家完成一家。
(四)坚持社会治理综合施策,实现平安稳定
一是推进渔区网格化治理。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检查,除每周三晚上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外,驻村干部每到渔业村检查工作时都兼带消防检查,发现情况及时督促整改。不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深化渔民对消防知识的消化和运用。
二是加强信访隐患排查。对重点稳控对象落实人员严密盯防,杜绝发生越级上行信访事件。加强渔业村公司日常信访隐患排查,密切关注股份制量化改革相关(村)公司人员,提前了解社员情况,做好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社员有疑问时及时解答,在上访等问题发生前主动介入调解,从源头杜绝不稳定因素,做好渔区稳定工作。
三是守好疫情防护线。常态化小门管控和点位排摸,要求渔船不得靠泊疫情形势严峻的港口,不得搭载他船人员,不得接驳冷链食品,无缝监管海陆相关人员流动,保证不漏一人、不漏一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