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临,1965年生,定居椒江,在全国各地举办多次个人摄影展览。2017年,“溪石影韵”在平遥国际摄影展上展出;2019年,“葭沚茶馆”在浙江展览馆展出;2020年,在宁波国际摄影周上举办了“葭沚集市·疫情50天”展览。
本周六又是一年一度的送大暑活动。罗临的《送大暑,送出一年平安来!》展览今天在台州市图书馆开展,让大家有机会再睹历年送大暑活动的风采。
拍了12年,选出60张展出
本次展览,罗临共展出60张送大暑船的照片,全面展示了以葭沚、东门岭、栅浦、道感堂为主的椒江区域内的送大暑民俗盛会。
罗临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很感兴趣,石塘小人节、天台泳溪“廿八市”,都有他前往拍摄的身影,当然更少不了椒江地区的送大暑活动。
在台州湾一带的很多地方,旧时都有“送大暑船”民俗活动。据罗临了解,送大暑的活动最早起源于海门东门岭的五圣庙,清朝末年就开始了。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台州首富黄楚卿倡议在葭沚新建一座五圣庙,作为海门东门岭五圣庙的分支,以便于葭沚渔民的信仰活动。黄楚卿是当时首富,那时又担任了东山中学校长,在地方上颇有权威,他又首先带头捐款,又组织募捐,这事终于顺利办了起来。葭沚五圣庙造得比东门岭的更大,更气派,而且交通更方便。从这以后,这一带的“送大暑船”便渐渐转移到葭沚五圣庙来了。而在别的一些五圣庙,届时也有类似的活动。台州湾一带的“送大暑船”以葭沚的规模最大。
了解送大暑船的历史后,2010年,罗临将镜头对准了送大暑的活动,先拍规模最大的葭沚送大暑活动。
“东门岭、葭沚、道感堂、温岭新河、临海杜桥等地送大暑船的活动,都是在大暑节当天进行。但也有不一样的,比如栅浦是提前一天送大暑,三山是提前两天送大暑。”罗临介绍,他每年会在不同的地方拍摄,也发现了各地送大暑的不同。比方说,栅浦、杜桥的大暑船规模小一些,船体长度大约6米,葭沚的大暑船最大,达到9米,是台州送大暑活动中的最大规模。
从清晨4点,一直拍到晚上10点多
大暑节到来之前,各方人士就开始准备,组织者请木工赶造船只烧香求神。还愿谢罪者,做买卖的生意人、民间艺人、戏班演员等从四面八方来葭沚。
到了送大暑那一天,罗临要拿着相机,跟着队伍拍摄一天。他习惯按照送大暑的顺序和时间来拍摄,把每个环节都拍清楚。拍摄送大暑是非常辛苦的,大暑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而拍摄工作,往往从清晨4点开始,持续到晚上10点多焚船回来,天气太热,时间太长,身上还带着拍摄的大家伙,这对热爱摄影的罗临来说,是一件累并快乐的事。
时间久了,他和送大暑的主办方都熟悉了,早中饭就在武圣庙里吃,晚饭待在船上吃,其他的时间都忙于拍摄。
拍了多年后,罗临熟悉了整个活动的流程,后来就守着一个点拍,将反映葭沚特色的建筑和送大暑船的活动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得以一窥葭沚的风土人情。
送大暑船的虔诚,感染了他
在拍摄中,罗临看到了很多让他感动的事。沿途的居民,自发地给送大暑船的队伍提供了免费的洋菜膏、矿泉水和水果,天气虽热,这些东西让人清心降暑。有的群众甚至走到游行队伍的中间,送到工作人员的手里。除了群众,当地的厂子也提供了一些免费的茶水,以防老百姓中暑。
送大暑船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焚船。大暑船到达江边焚烧时,江边鞭炮齐鸣,欢声雷动。许多人口中连连念着“送暑平安”。原先停泊在江边码头的渔轮,则一概启动,组成一支声势浩大的船队,护送大暑船出海。
这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当地的群众流着汗,虔诚地喊着“大暑,平安!大暑,平安”。祈祷送大暑送出一年平安,大家质朴的心愿感染了在现场拍摄的罗临。
最后在江畔,由几位老人在大暑船边设坛祭拜后,将五圣神位一一供供奉到大暑船上神龛之中,待一切就绪,此时一般正是潮水涨满的时刻,至大暑船被拖出椒江口外白沙洋时,正好开始退潮,借助着潮水的力量,大暑船顺江而下,越漂越远,也带走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他用心记录不同地方的送大暑
在台州湾,沿江渔民为了祈求出海捕鱼平安,在大暑节期间供奉五圣,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以表虔诚之心。不同地方的送大暑风俗略有不同,罗临用他的镜头记录了所思所感。
东门岭五圣庙“送大暑船”活动,开始于清朝同治年以前,是台州湾“送大暑船”历史最悠久的。每一年在“大暑节”这一天,五圣庙都要举行隆重的“送大暑船”活动。
葭沚送大暑活动逐渐演变成葭沚附近一带的节日盛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大暑节到来之前,各方人士从四面八方赶往葭沚。一时葭沚街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甚是热闹。
栅浦送大暑是在大暑节前一天早上,几千村民聚在栅浦堂前。他们要从这里把“大暑船”送到海上。“大暑船”与普通渔船中的大捕船差不多大小,几十个壮汉抬着“大暑船”绕着栅浦一带的大街小巷走了一大圈,游行了几千米,夹道观看“大暑船”游行的有近万人。船游行至椒江边,就被大海船接走了。接下来,“大暑船”要被接到东海,然后满载着村民对来年的祝福,供奉海神。而后,沿线的渔民们又进行了相关的娱乐、庆贺节目,包括走高跷、舞龙、抬阁等。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退潮时,中午12点左右欢乐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道感堂的送大暑活动规模小,葭沚的大暑船跟真船差不多大小,而道感堂只是用稻草编扎成大暑船,长度不到1米,大暑节当天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捧着飘红挂绿的大暑船,参加庙会的全体队伍便跟着焚香诵经,他们从村龙王庙出发,沿至主要街道游行,下午二时正好来到到涛江口,时辰一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声号令,鞭炮齐鸣,江堤上善男信女,手握香烛,口念道号,磕头遥拜,焚烧大暑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