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1133100200267413X7/2022-145454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发布机构: 区发展改革局(区粮食物资局)
 成文日期: 2022- 07- 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台州市椒江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 2022-07-15 17: 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椒江区人民政府


 

台州市椒江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及评价

(一)发展成就

椒江区为台州市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区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60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4公里,下辖8个街道和1个海岛镇。

“十三五”期间,椒江区交通运输行业围绕提高辐射能力、完善交通设施、提升交通品质的总目标和策略,建成了一批公路、码头项目,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大力发展公交事业,提升人民幸福感;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五年时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59.96亿元,投资完成率100.4%,通过稳投资促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大发展,交通运输工作、运输能力、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 交通基础设施

(1)公路

“十三五”期间,椒江区公路建设接力“十二五”,继续强势推进,交通投资再创历史新高,交通建设持续高潮。截至2020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645.6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233.9公里,列全市第3位。

 

1-1 2020年各县(市、区)平均公里里程 

地区

公路
总里程

(公里)

陆域面积

(平方千米)

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

(公里)

台州市

13238.6

9413

140.6

椒江

645.6

276

233.9

黄岩

1284.2

988

130.0

路桥

634.7

274

231.6

临海

1379.1

2171

63.5

温岭

2048.3

836

245.0

玉环

1987.5

378

525.8

天台

2058.6

1426

144.4

仙居

2418.9

1992

121.4

三门

781.6

1072

72.9

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建成高速公路14公里,一级公路1.1 公里,建设一级公路20.7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公路主骨架。

1-2 “十三五重大公路建设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公里)

十三五完成投资

(亿元)

备注

高速

一级

二级

1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椒江段)

13.38



48.8

已建成

2

台金高速东延段二期(椒江段)

0.607



3.3

已建成

3

鄞州至玉环公路椒江洪家至温岭城东段公路(椒江段)


1.1


4.7

已建成

6

路桥桐屿至椒江滨海公路工程椒江段(现代大道)


19.6


35.2

在建


   

14.0

20.7


92.0


 

1-3 “十三五期间椒江区公路指标表

年份

公路总里程
(公里)

等级公路(公里)

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

合计

二级及以上

三级及以下

2016

605.5

605.5

157.4

448.0

26.0

2017

619.1

619.1

157.4

461.7

25.4

2018

641.6

641.6

171.3

470.4

26.7

2019

641.6

641.6

171.3

470.4

26.7

2020

645.6

645.6

172.4

473.2

26.7

 

 

 

1-1 2020年与2016年各等级公路所占比示意图

主要完成情况如下:

——高速公路

建成甬莞高速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为台州市东部沿海产业带增加了一条公路运输大动脉,将更好地助力台州湾新区的快速发展。

建成台金高速东延段二期(椒江段)工程,将原有的台金高速从临海杜桥进一步延伸至甬莞高速,使得该区域内甬台温、台金、甬莞三条高速公路联通成网,更加有利于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

——国省道(含规划省道)

鄞州至玉环公路椒江洪家至温岭城东段公路椒江段(中央通道),建成通车,该项目为市域快速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椒江至温岭城区的快速通行;鄞州至玉环公路临海溪口至椒江章安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按计划推进,为下一步工程建设打好基础。

——县乡道

路桥桐屿至椒江滨海公路工程椒江段(现代大道),施工建设按计划推进中,将在2021年底建成通车;路桥至椒江沿海公路(椒江段)、台州路桥机场进场道路(椒江段),前期工作按计划推进,为下一步工程建设打好基础。以上两个项目为市区干线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了椒江城市框架,将更好地促进台州湾新区的快速发展。

——四好农村路

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要求,开展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对农村公路进行了提升改造,包括农村联网路、窄路面村道拓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等,消除事故黑点,完善公路防护设施,改造危桥,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总投资44.4亿元,总里程达645.6公里。2020年底,椒江区所有等外路达到完成率100%、安全设施设置率达到100%、乡村公路规范化管理站达到100%、低等级路改造率100%。农村公路总体水平市内前列,建管养运机制建立完善,与美丽台州建设深度融合,对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支撑和助力作用明显,特别是谢杨至蔡桥公路的提升改造,为环太平山旅游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椒江区农村公路达到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更畅通、更安全、更舒适、更美丽、更富民的新高度。

 

1-2 “十三五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公里)

1-3 “十三五四好农村公路完成投资(万元)

—— 公路养护

“十三五”期间养护国省道干线公路18.6公里,农村公路150.7公里,养护完成投资共3.1亿元。

1-4 “十三五公路养护完成情况

年份

省道干线公路

农村公路养护

合计完成投资(万元)

养护里程(公里)

完成投资(万元)

养护里程

(公里)

完成投资

(万元)

2016

8.979

1677

23.887

1441.5

3118.5

2017

4.627

1689

30.735

6773

8462

2018

0.099

87

36.804

7389

7476

2019

--

--

34.751

6815

6815

2020

4.93

441

24.547

4758

5199

合计

18.635

3894

150.724

27176.5

31070.5

 

 

 

 

 

 

 

 

 

1-4 “十三五公路养护完成总投资(万元)

(2)铁路

杭绍台铁路于2016年12月开工,路线自杭州东站至玉环站,主线全长约270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预计2021年底建成通车。

台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线于2016年11月开工,路线起于规划杭台铁路台州站(设台州站停车场),由北向南,经开发大道、中心大道与路桥、温岭联通,全长52.4公里,预计于2022年建成通车。

杭绍台铁路和市域铁路S1建成后,将结束我市主城区不通高铁和轨道的历史,便于市民出行,大大提升城市品味和吸引力, 助力城市经济发展。

(3)港航

——港口码头

海门港是台州港的重点港区,以服务台州主城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为主。“十三五”期间,按照加快“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建设的要求,不断完善椒江至大陈航线,建成椒江至大陈车客渡码头与大陈货运码头。

1-5 “十三五陆岛码头建设完成情况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规模

十三五完成投资

(亿元)

建设进度

1

椒江至大陈车客渡码头

1000t级车客渡滚装泊位码头

0.49

已完工

2

台州大陈海事工作船码头

5000吨级海巡船泊位

1.4

已完工

3

椒江至大陈水上客运中心

300T泊位二个

0.16

已完工


合计


2.0


——内河航道

十三五期间,完成对椒(灵)江、栅温线等重要航道的改造,主要改造航道的瓶颈航段,改善航道的通航条件。对于一般支线航道,逐步改造碍航桥梁和瓶颈航段,改善航道的通航条件,使航道达到定级等级。

(4)枢纽

十三五时期,继续构建以国家客运枢纽(市客运总站)为核心,区域客运枢纽为补充,集散性客运枢纽为延伸,覆盖全区域的公共客运枢纽服务网络,为全区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客运服务。

2. 运输服务

 “十三五期间,椒江区客运量在铁路运输影响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货运量保持在相对较好的发展水平。

——公路运输

2016年至2019年,公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保持8%左右的速度递减,主要原因:一是市民出行方式逐渐从公路转向铁路,私家车出行分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市区公交一体化以来,公交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大量的城乡客运改为公交,统计口径发生变化。2020年因疫情导致客运量、客运周转量大幅下滑,但下滑幅度和全省、全市基本一致。

公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基本上都保持平稳增长,2015年至2020年年均增速为10.7%

 

1-6 “十三五期间公路客货运量及客货运周转量

指标

单位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客运量

万人

508

423

347

413

252

客运周转量

万人公里

48039

40065

32773

32997

18731

货运量

万吨

1627

2022

2180

2312

2415

货运周转量

万吨公里

204923

250653

266820

279846

250435









 

 

 

 

 




1-5 椒江区十三五运输业发展情况

 

——水路运输

近年来,椒江区陆岛交通新开通一江山岛航线、大陈金清航线,新增客轮3艘,水上客运运力实现翻倍增长。

同时,水运运力、周转量大幅增长,运力曾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历史最高的328万吨。大陈航运集聚区初步建成,共完成投资1.1亿元,集聚区航运企业11家,货船40艘,运力规模137万载重吨。2020年底共有沿海运输船舶161艘(货船154艘、客船7艘),运力规模246.57万载重吨,1340客位,货船单船平均吨位1.63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居台州首位。

3. 公交

 十三五期间,椒江区公交资源更加优化发展,市区全面实现了公交一体化发展,完成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区内公交资源增长至目前的47条线路503辆车,全年客流3162万人次,名列三区首位。同时,大力推进交通治堵,积极发展新能源公交车辆,多方联动推进公交场站建设。

二)发展评价

十三五期间,椒江区在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向快速化转变,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高铁站从无到有,并即将建成交付,取得突破性发展;客货运站场建设有序推进,站场中转时间大幅缩短,运能匹配程度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公交站点布置更趋合理;客货营运车辆更新换代加速,绿色、节能交通落到实处;公路养护有序开展,公路养护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完成目标,着力打造精品线,推动农村公路从联通乡村向美化乡村进阶,取得明显建设成效;交通行业不断发展,法制宣传手段切实有效,民众交通节能、绿色出行意识大幅提高。

三)十三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三五的发展,椒江区路网结构逐步趋于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初见雏形。然而,从发展现代交通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的要求看,椒江交通运输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足,内畅外快的交通整体格局尚需完善

(1) 对外交通联系仍然不畅,与中心城区发展不匹配

经过十三五的大力建设,椒江区路网结构已初现,虽然甬莞高速、台金高速、228国道、82省道改建、中央通道一期等主要公路的顺利通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东西及南北向的对外通道,但距离台州三区融合,三市同城、融入温台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铁路通道单一。十三五期间开工的杭绍台铁路即将建成,但目前椒江区仅有这一条纵向高速铁路,与上海、温州及长三角其他城市联动性不足。

二是高速公路和城区的连接道路不足、不畅。目前椒江市民上高速主要有章安、沿江、台州东三个途径,但中心城区至三个高速入口必须经过椒江一桥、市府大道或其他市政道路,沿线交叉口较多,通行不畅。

三是国省道通行能力不足。区内部分路段街道化严重,横向干扰大,快速通行能力受限,亟待提速或改造。

四是机场集疏运体系不完善。当前台州机场改扩建已开工建设,但市区至机场缺乏一条快速路,城市轨道暂时也还未通达至机场,市民出行多有不便。

(2)市域快速路网尚未形成,制约三区融合、三市同城发展

椒江作为市政府所在地与其他城区之间的快速通道依旧存在缺口,快速路网密度依旧较低,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了台州市经济的发展。

2.运输服务水平不高,公交发展滞后,多式联运尚需健全

(1)公交发展与城市定位不匹配,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公交运行效率较低,导致乘车的便捷性与舒适性降低,吸引力下降导致客流量不足,客流量不足反过来又增加了公交的运营成本,影响公交线网的进一步优化布局,由此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公交发展缓慢,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家车的普及、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又进一步的挤压了公交的发展空间。

(2)各交通方式之间未发挥系统优势,多式联动机制尚未健全

目前,椒江高铁站即将建成,台州机场也处于改扩建中,高铁站、客运站、机场、码头分布于椒江城区的各个方向,各交通方式间未形成快速的联络通道,各运输部门相互独立,现有管理体制与多式联动的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同时,联动发展的基础设施、装备研发以及服务保障体制都存在一定的短板。

(3)椒江两岸联动不足,影响一江两岸的发展

当前椒江两岸设有椒江一桥、椒江二桥、台州湾大桥以及杭绍台铁路桥四个过江通道。从市民出行来看,椒江一桥拥有最好的桥位优势,然而现有的椒江一桥非机动车道宽度不足,导致非机动车占用行车道,高峰时段双向四车道只能发挥双向两车道的作用。

椒江二桥通车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江交通压力,但是由于其桥位位于城市边缘,仅能解决椒江东部区域市民过江;而台州湾大桥以和杭绍台铁路桥不能满足市民内部出行需求,椒江主城区居民的过江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市域城乡交通服务水平有限,影响出行体验

台州市作为一个较为年轻的城市,中心城区椒江在城市交通服务方面还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城区道路拥堵。城区内平交口间距远远小于设计标准,且很大一部分不进行信号灯控制,行人过街天桥与低下隧道数量叫少,致使发生事故的几率大大增加,且在上下班高峰得到放大,形成事故造成拥堵、拥堵引发事故的恶性循环。

二是轨道交通刚刚起步。目前我市仅S1一条线在建,S2线在筹建中,轨道线路未成网,主城区至各个枢纽站还未全部通达,市民出行不够便捷。

三是枢纽站集疏运体系欠完善。台州站即将交付使用,但其配套的集疏运道路、公共交通体系还不够完善,亟待改进。

四是椒江北岸路网规模不足。椒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交通欠发达,一直是椒江区欠发达区域,目前椒北地区主要公路有:甬莞高速、G228国道、75省道和83省道。其中甬莞高速和G228国道位于东部,椒北中心区域的通行主要依靠75省道、83省道及章溪线,均为二级公路,无法满足椒北地区的交通和发展需求。

3.资源要素制约项目建设

受区财力和政府负债控制政策影响,部分交通项目财评报告无法落地,导致项目难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尚未批复,省县道项目因涉及永久性基本农田问题停滞。另外由于交通项目数量多、用地数量大,土地指标也难以解决。总体来说,资金和土地是制约交通项目建设的两大主要因素。

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一)社会发展趋势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尽管当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交通强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均将进一步积极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综合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求交通在强国的道路上继续当好先行,加快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作为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战略,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新一轮开发开放将带来重要影响。2020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的建设。主要领域归纳为7个方面,即5G基站、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充电桩、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20204月,《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以轨道上的长三角为重点,加快推进长三角对外交通、城际交通、都市圈交通等多种层级有效衔接,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从浙江省看,十四五是全面深化建设高水平现代化浙江、打造浙江省成为交通强国示范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浙江省将进一步开展四大建设、推动四港联动发展、落实三区建设战略,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推动交通运输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强国建设提供浙江方案。

从台州市看,十四五时期是台州市与全省同步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台州打造三区融合,三市同城,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为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浙江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的决策部署,台州市积极出台关于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从椒江区来看,椒江区为台州市政府所在地,也是三区三市核心地带,交通发展更是时不我待。十四五时期应紧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总体目标,大力建设一区六城(工业4.0标杆区、美丽景城展示区、现代服务集聚区、民生福祉模范区、现代治理样板区、红色精神核心区),不断提升台州新府城首位度、显示度、辨识度,努力成为浙江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中的动力引擎、活力源泉、魅力窗口。

综合分析十四五时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交通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椒江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浙江省建设交通强国和交通强国示范区要求,打造台州新府城,实现三区大融合。增强两岸联动,助力一江两岸发展;推进道路项目建设,形成外通内畅的公路网;注重九要素(铁轨公水空管邮枢廊),健全交通多式联动;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提升服务水平;构建智慧交通,促进综合交通发展。

(二)宏观经济形势对交通运输发展影响趋势

十四五是我市经济社会深化转型的关键五年,交通发展模式总体上将从规模拉动质量驱动转变。交通发展呈现六大特征: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保持平稳增长

台州市、椒江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经历了十一五中期到十三五末期十来年快速发展后,受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逐步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但是目前椒江区交通基础设施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当把握住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规模仍将处在加速发展黄金时期的趋势,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呈网络化延伸覆盖。

2)由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有机融合转变

从交通运输综合系统建设初级阶段向综合立体网络建设的高级阶段推进,建设金台铁路、杭台铁路、海上客运中心、大陈岛通用机场多式联运的重要培育期。交通运输由相对独立的并行发展转向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融合联动、一体化协作发展。

3)从注重规模效益向综合质量效益转变

由注重交通的增量供给和规模拉动效应,向交通资源存量优化、增量配置、网络效益和提升建管养运综合服务质量转变。以增强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和公众出行体验为目标,更加注重提升社会对交通运输的整体满意度和获得感。

4)综合交通体系高效支撑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满足城镇化中后期发展的特征需求,谋划构建适应和引领椒江绿色交通、都市交通、集疏运交通等功能的分区域、多功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5)对外交通运输联系加速推进和规模发展

椒江区位于浙江沿海中部台州湾入口处,长三角都市圈南翼,是长三角、沿海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在长三角综合交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沿海综合运输大通道日渐完善的发展态势下,我区应抢抓机遇,主动接受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加快对外交通通道建设,使椒江成为台州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水陆交通运输枢纽。

6)行业治理向综合软实力提升全面转型

以适应综合运输一体化、交通业态多元化、运作机制市场化发展需求为新导向,进一步统筹政府监管和市场调节作用,创新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软硬实力双提升。

(三)客货运需求分析

1)需求特征分析

在椒江区人口规模增长、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十四五期椒江区运输需求将持续增大,运输结构有待优化。

1. 运输需求持续增大

在分析椒江区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特点基础上,结合十四五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定量预测椒江区综合交通运输总体需求。从历年客货运数据统计,结合台州站在2022年即将投产来分析,预计十四五椒江区公路客运量小幅下降,水路客运量小幅增长,公路、水路货运量稳步增长。

2-1 客运量及客运结构预测表

       

合计

公路

水路

铁路

统计值

2020

客运量(万人)

478

252

226


比例


52.7%

47.3%


预测值

2025

客运量(万人)

967

323

256

388

比例


33.4%

26.5%

40.1%

十四五年均增速(%


5.1%

2.5%


2-2货运量及货运结构预测表

       

合计

公路

水路

统计值

2020

货运量(万吨)

3130

2415

715

比例


77.2%

22.8%

预测值

2025

货运量(万吨)

3693

2780

913

比例


75%

25%

十四五年均增速(%


3%

5%

2)运输结构逐步优化

目前椒江区综合交通运输结构以公路为主,水路为辅。十四五期间金台铁路、杭台铁路及客货运码头吞吐能力不断增大,各种运输方式的分担量会逐步优化。具体将呈现为公路客货运输增长逐步放缓;水路运量小幅增长。全区运输效率逐步提高,运输成本稳步降低。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与中央、省、市,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相衔接。立足十三五十四五的历史交汇期,从更高的历史站位、更长的时间跨度、更大的空间格局,跳出椒江、立足浙江、放眼长三角,为建设大交通做好大谋划,为聚力椒江大发展做好大支撑。打造台州新府城,实现三区大融合。

(二)基本原则

    战略引领,人民满意。深入贯彻落实 “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 “四大建设等重大战略,紧密围绕浙江省3 “1小时交通圈的建设目标,发挥交通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坚持以人民的体验为导向,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提升服务品质,培育交通文明,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县交融,协同发展。台州中心城区与临海、温岭、玉环三市以及天台、三门、仙居三县的联系不够紧密,市域内各县市之间结构松散,分散发展,整体的向心力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市县交流、协同发展,必须发挥交通先行作用,提升高速公路网密度,公路的网络化水平,完善等级公路级配,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贯通性以及加快推进杭台、金台铁路的建设,强化市区与各县的铁路联系,形成三区三市互联互通路网通达的格局,提升市区的首位度和集聚力,增强市县间的交通融合。

市区融合,共建共享。重点推进快速连接各区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形成外绕内环路网体系。打造以轨道交通、大中运量公交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以台州站的建设为核心,推进市区融合发展,实现高速铁路与市域铁路、快速路、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高效便捷换乘。加强台州站、台州西站与机场、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等交通枢纽的衔接,通过轨道交通、快速路等打通重要枢纽之间的快速直达通道,建成内畅外联、快进快出的城市交通集疏运体系。

(三)总体目标

加快揽江入城、推进公路融城、实现轻轨联城、达成高铁通城。打造一个综合交通高度融合发展的台州新府城,全面引领台州市高质量发展。

1.加快高速铁路及国省道主干路网建设,形成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公路网。

路网建设是交通发展的基础,围绕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台州市规划目标,进一步规划椒江区路网建设,推进公路融城,形成四纵六横两环两跨的公路网;形成市区融合,交通先行的路网格局。

2.加密过江通道及快速公路网建设,增强两岸联动,促进三区三市融合发展。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紧抓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重大战略,加快构建发达的骨干网,紧密联系椒江两岸,建设多处过江通道,加快揽江入城,助力全区发展。

3.注重八要素(铁轨公水空邮枢廊),健全交通多式联动。

注重多元立体、有机融合,统筹推进铁路、轨道、公路、港航、航空、邮政、枢纽、绿道等综合交通布局,强化交通资源整合和利用,打造公、铁、水、空立体化大交通网络。聚焦重要通道、综合枢纽、多式联运等关键领域,形成高效客货运输网络,支撑椒江经济发展。

4.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民的体验为导向,围绕共同富裕,全面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培育交通文明。满足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打造人文交通,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基本建成出行即服务应用体系,率先形成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公交出行系统。

5.构建智慧交通,促进综合交通发展。

根据台州市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任务分工,椒江区负责推进智慧交通管理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建成 上下融合、内部整合、横向联合的综合交通大数据枢纽,实现行业管理7大智慧化提升。以两基础两中心“N应用的数字化数字交通统一基础平台引领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综合交通规划总体布局

1、《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

台州交通以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总体定位。以台州市区为核心,按照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以及北融宁波、南联温州、西承金义、东接海上丝路等发展方向,实施北伸、南延、东拓、西进、联杭五大战略,构建形成沿海、南北、东西和西北方向的两纵一横一射四大综合立体交通通道,为台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以椒江、黄岩、路桥为核心,构建一绕三横三纵的市区快速公路网布局。以内畅外联为目标,通过一绕高速公路系统解决过境交通需求,通过三横三纵与高速公路无缝对接,解决市区内较长距离的交通需求以及对外交通的快速连接,达到快速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畅通城市内部道路的效果,同时提升各区前往铁路站、机场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形成市区融合,交通先行、环环相扣的路网格局。

2、《台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期间台州将打造外联内畅“1123”交通圈,满足高品质出行需求。外联“1123”交通圈:市域1小时、省城及周边地市1小时、长三角中心城市2小时、国内重要城市3小时;内畅“1123”交通圈:中心城区10分钟到轨道或公交站点、10分钟上快速路;20分钟上高速;30分钟进机场、高铁站。重点推进融入长三角标志性工程(甬台温福高铁)、联杭一小时标志性工程(杭台高铁)、 “机场换新貌标志性工程(台州路桥机场改扩建工程)、公交高能级标志性工程(市域铁路S1线、S2线)、市区大融合标志性工程(市区快速路网)等十大标志性工程

根据台州市综合交通规划,椒江区在市域交通处于核心位置,应当将椒江区打造成为台州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区,以提升椒江区在全市的首位度,实现椒江区成为台州新府城的总体目标。

重点推进沿海高铁、金台高铁、市域铁路S2线、海城路、台州机场进场道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中央通道二期工程,使得椒江无论是在对外通道还是市内通行方面都处于中心位置。

五、“十四五”期间综合交通建设重点任务

(一)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根据《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中沿海、南北、东西和西北四大交通走廊的规划,途径椒江区的为沿海走廊及东西走廊。

沿海走廊为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北接宁波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接温州都市圈、海西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串联沿海港口、中心城区、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市和三门县的沿海区域,是台州海洋经济及产业发展轴线。通道内部主要由甬台温福高铁、沿海高速公路、228国道、203省道等交通干线构成。

东西走廊东起头门港,西接丝绸之路,主要由金台铁路、金台高铁、台金高速、351国道、321省道和323省道等交通干线构成,为区域级综合运输通道,是台州与金丽衢的沟通走廊,服务港口经济和旅游经济发展。

 

5-1交通走廊规划图

1.铁路

建设客货结合的铁路网,融入省域及周边地市“1小时交通圈。计划完成投资24亿,建设高速铁路31公里。

1)杭台高铁

杭台高铁北起杭州枢纽杭州火车东站,途经绍兴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和台州天台、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等县(市、区)。杭台高铁(含温岭至玉环铁路、玉环至乐清铁路)线路总长约330公里,椒江段全长约15.6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建设年限为2019-2021年,总投资约31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7.2亿元。杭台高铁椒江段从临海市涌泉镇进入椒江江北,随后跨过椒江进入规划高铁台州站,出站后一直向南延伸进入路桥、温岭,椒江作为台州站的所在地,是杭绍台高铁最关键的一环。杭台高铁改善台州至杭州交通条件,提高路网质量、完善路网布局、增强运输灵活机动性,实现台州与杭州高铁一小时交通圈,对于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条集路网、城际、旅游及沿线经济开发功能为一体的客运专线铁路。

2)甬台温福高铁(沿海高铁)

现状台州在沿海大通道上的铁路通道仅有甬台温铁路,随社会经济发展,甬台温一条铁路运能不足的问题逐步展现,需要加快推进沿海高铁的规划与建设,对接沪嘉甬高铁,打造沪嘉甬台温高铁辐射带。

新建沿海高铁甬台温段项目途径宁波市、台州市、温州市。项目全长约307公里,台州段约95公里,椒江段全长约15.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建设年限为2023-2027年,总投资约44.3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6.4亿元。沿海高铁线位沿甬台温铁路进入台州市域范围,过临海站向东折,接入位于椒江的台州站,继而南沿至温岭站进入温州市域。其作为一条客运专线,线路经过台州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区人口集聚区,将提高中心城区的集聚作用与辐射能力。

3)金台高铁

金台高铁铁路线路西端由金义新区站引出,经金义新区、横店、磐安县、天台县接入在建杭台高铁天台站至台州站,同时延伸至规划沿海高铁三门东站。全长170.8公里,台州段约83.5公里,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台州段总投资约140亿元。

4)台州湾新区铁路支线

台州湾新区铁路支线(集聚区支线)为远期规划建设铁路,连接台州湾新区产业园区与大麦屿龙门港铁路支线。

 

专栏1 铁路网布局

一纵:杭台铁路。杭州绍兴台州,为在建铁路。

二纵:甬台温福高铁。宁波台州温州福州,为规划建设铁路,与通苏嘉甬铁路相接。

一横:金台铁路。金华台州,为在建铁路。

一支:台州湾新区铁路支线。为规划建设铁路,连接台州湾新区产业园区与大麦屿龙门港铁路支线。

 

5-2 铁路交通网规划图

2.轨道

构建以市域铁路主体的公共交通骨干网,强化各层次交通内在联系。计划完成投资124亿,建设市域铁路36公里。

市域S1线为南北走向,北起临海东部新城,途经椒北前所、椒江主城、台州站、洪家继而进入路桥、温岭与玉环。建成后将承担台州市区范围内南北向客流需求,加强椒江、路桥、温岭和玉环之间的交通联系,为沿线各组团之间提供快速、舒适的交通服务。S1线椒江段全长约11.4公里,境内共设4个站点,总投资50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5.3亿元,S1线已于2016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通车。

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S1线(一期)工程,通车里程52.4公里,弥补台州市轨道空白。同时开工建设S2线(一期)工程,S2线椒江段全长约25公里,总投资112.1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08.9亿元,建设年限为2023-2027年。逐步以椒江为中心构建一纵一横轨道交通框架,为远期轨道成网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布局,完善市域铁路网,填充市域铁路与城市公交之间中运量的公共交通层次。

专栏2 市域铁路网布局

S1南北走向,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

S2东西走向,黄岩椒江台州湾新区路桥温岭。

 

 

5-3 轨道交通网规划图

3.公路

构建四纵六横两环两跨的公路网和一绕两纵三横两环一延的快速路网;形成市区融合,快速通行的路网格局。计划完成投资72亿,建设公路105公里。

1)路网建设

十三五期间,甬莞高速(椒江段)、台金高速(东延)的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椒江区第一层次(对外大交通)的交通需求。

十四五期间将在十三五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椒江区路网结构,构建四纵六横两环两跨的干线公路网及一绕两纵三横两环一延的快速路网布局,全力解决三个层次的交通需求问题,即市域快速交通、三区快速交通和内部区域交通,减小对内交通压力,扩大对外交通联系,提升路网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

 “四纵六横两环两跨的干线公路网

一纵:甬莞高速(椒江段),已于2019116日建成通车,于20219月实现小客车提速120”

二纵:G228国道(椒江段)二桥及疏港公路。远期将改建G228国道椒江至温岭段改建工程,建设年限为2025-2030年。同时将积极推进椒江区Y011沿汾线改建工程(临海大汾至沿江公路改建工程)。

三纵:规划鄞州玉环省道(规划S203)。其中新建鄞州至玉环公路(规划S203)临海溪口至椒江章安段工程全长约4.13公里,建设年限为2025-2029年,总投资约8.54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0.5亿元。新改建鄞州至玉环公路(规划S203)椒江一桥改扩建及接线工程全长约12.42公里,建设年限为2024-2030年,总投资约50.69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7.5亿元。

四纵:台州路桥机场进场道路工程。新建椒江段全长约1.9公里,建设年限为2021-2023年,总投资约8.2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8.2亿元。

一横:台金高速及其东延椒江段。将新建台金高速椒江停车区,总用地约2公顷,建设年限为2022-2025年,总投资约1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亿元。

二横:椒江前所至建设(75省道)及椒江建设至临海涌泉工程(83省道)。

三横:新改建75省道椒江前所至建设及83省道椒江建设至临海涌泉工程(75+83省道改建)全长约17.11公里,建设年限为2024-2027年,总投资约21.8亿元。

四横:椒江至武义公路(规划S321+和合大道。其中和合大道为台州市骨干路网中的中环北线。

五横:现代大道。续建完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桐屿至椒江滨海公路(现代大道)全长约17.81公里,建设年限为2016-2021年,总投资约42.6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7.4亿元。新建现代大道至沿海高速接线工程全长约2公里,建设年限为2022-2025年,总投资约6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6亿元。

六横:海城路。新建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至椒江沿海公路(海城路)全长约15公里,建设年限为2023-2026年,总投资约21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4亿元。新建海城路快速路(高架) 全长约8.3公里,建设年限为2023-2026年,总投资约29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22亿元。

一环:椒江上大陈岛环岛旅游公路,为远期规划项目。

二环:椒江下大陈岛环岛旅游公路,为远期规划项目。

一跨:上下大陈连岛工程,为远期规划项目。

二跨:椒江解放路过江隧道及接线工程,计划在十四五启动并开工建设。

 

专栏3 干线公路网布局

一纵:甬莞高速(椒江段)。

二纵:G228国道(椒江段)二桥及疏港公路。

三纵:规划鄞州玉环省道(规划S203)。

四纵:台州路桥机场进场道路工程。

一横:台金高速及其东延椒江段。

二横:椒江前所至建设(75省道)及椒江建设至临海涌泉工程(83省道)。

三横:75省道椒江前所至建设及83省道椒江建设至临海涌泉工程(75+83省道改建)。

四横:椒江至武义公路(规划S321+和合大道。

五横:现代大道。

六横:海城路。

一环:椒江上大陈岛环岛旅游公路。

二环:椒江下大陈岛环岛旅游公路。

一跨:上下大陈连岛工程。

二跨:椒江解放路过江隧道及接线工程。

 

 

 

5-4 公路交通网规划图

 

一绕两纵三横两环一延的快速路网

根据《台州市区骨干道路网专项规划》,台州市区将形成一绕两环九延九射的骨干道路网结构。椒江区将对接《台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50)》及《台州市区骨干道路网专项规划》,构建一绕两纵三横两环一延的市区快速公路网布局。以内畅外联为目标,通过一绕高速公路系统解决过境交通需求;通过两纵三横与高速公路无缝对接,解决市区内较长距离的交通需求以及对外交通的快速连接;通过两环实现台州市中心城区日常出行快速化,达到快速疏解城市交通拥堵、畅通城市内部道路的效果,同时提升各区前往铁路站、机场的通达性和便捷性,最终形成市区融合,交通先行的路网格局。

 

专栏4 市区快速公路网布局

一绕:台金高速、甬莞高速。与甬台温高速、温岭联络线形成绕城高速。

一纵:228国道。

二纵:鄞州至玉环公路(规划S203)(含路泽太快速路)。

一横:椒江至武义公路(规划S321+和合大道。

二横: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桐屿至椒江滨海公路(现代大道)。

三横:海城路。

一环:内环快速路。

二环:椒江至武义公路(规划S321+和合大道、228国道(疏港公路)。与黄岩的北院线快速路及路桥的院路线快速路形成台州市中环快速路。

一延:椒北快速路,为台州市区骨干道路网专项规划中的中环西线北延伸线。

 

 

5-5 “市区融合及城区交通网规划图

2)公路养护

十四五公路养护规划表

序号

项目

数量
(公里、座)

十四五计划投资
(万元)

1

国省道路面大中修工程

18.693

13915

2

国省道危桥改造

5.1

2500

3

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

125

10000

4

农村公路危桥改造

10

850

5

农村公路隧道加固

2

120

6

安保工程(护栏)

20

500


合计


27885

3)农村公路

行港城之路,读海门之韵为主题,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脱贫攻坚为重点,按四纵、七横、多线、一环岛、三两点的空间格局,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将美丽公路四好农村路建设相互促进,通过养护、路政等部门合作,保证美丽路况、美丽风景线。

十四五期间,椒江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改造低等级公路,完善安全设施,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努力改善群众的出行体验。十四五期间计划农村公路提升改造25公里,计划投资1.2亿元。

4)常规公交建设

加强沟通协调,着力推动辖区公交场站建设和公交支线发展,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提升群众满意度。

根据《台州市公共汽车客运专项规划》,椒江区现状公交枢纽站2个,包括一级枢纽站1个:客运总站(面积为13772平方米),三级枢纽站1个:前所客运站(面积为4200平方米)。

规划公交枢纽站4个,包括一级枢纽站1个:台州站公交枢纽(面积为19600平方米),二级枢纽站2个:商贸核心区公交枢纽站(面积为6000平方米)、人才公寓枢纽站(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级枢纽站1个:一江两岸公交枢纽(面积为4000平方米)。

规划公交停保场6个,包括椒北公交停保场(规划面积20000平方米)、公交集团公交停保场(规划面积20000平方米)、回浦村公交停保场(规划面积6230平方米)、民辉公交停保场(规划面积45253平方米)、工人路公交停保场(规划面积4500平方米)、中心大道公交停保场(规划面积5500平方米)。

规划公交首末站19个,包括会展中心、东平路、大桥公园、椒江东部园区、东山公园等,规划面积(包括新增及租赁)共计46650平方米。

规划公交专用道总里程187.35公里,其中现状已施划公交专用道52.55公里,新增公交专用道134.8公里。近期规划65.2公里。

4.水路

依托码头、水景、内河资源,定位城市交通综合体,计划完成投资13.6亿。

根据《台州港总体规划(2017-2030)》,台州港将以头门为核心港区,大麦屿、海门为重要港区,统筹发展健跳、龙门、黄岩港区和其它港点。

¶ 港口陆域布置规划

海门港区:台州港的重要港区,以服务台州主城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为主,根据城市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优化港区功能。岸线长约10.6公里(不含预留作业区),规划后方配套陆域发展,布置26个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1200万吨。

海门港区包括椒江口内的三山、牛头颈、前所作业区及预留的黄礁、大陈岛作业区。三山、牛头颈作业区是目前台州港码头最集中的区域,但受建设条件限制,码头等级较低,布局散乱。煤炭是其主要运输货种,其装卸、堆存和运输对城市交通和环境干扰较大。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三山作业区应逐步退出煤炭等污染较大货物运输功能,并转移至头门港区;牛头颈作业区上段(牛头颈塔至轮渡码头区段)逐步退出货运功能,发展旅游客运,将煤炭等散货转移至头门港区,其余货运功能转移至牛头颈下段。前所作业区以服务临港工业为主,目前椒江二桥上游段岸线已基本利用完毕,下游段可适当发展散货运输。

1.三山作业区。岸线长约3.7公里,目前以煤炭、钢材、木材、矿建材料运输为主,规划逐步退出港口生产岸线,布置城市生活岸线。

2.牛头颈作业区。上段岸线长约1.1公里。本区域是海门老港区所在地,紧邻椒江主城区,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老港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规划将主要发展旅游客运和港口支持保障功能。下段岸线长约1.3公里,现为集装箱码头、粮食码头及冷库码头占用,规划在粮食码头与冷库码头之间岸线新建3—5千吨级码头泊位,承接牛头颈作业区上段转移的部分货运功能。

3.前所作业区。原前所作业区椒江二桥以上岸线已由台州电厂和海螺水泥码头占用;椒江二桥以下老鼠屿东侧至松浦闸,除椒江二桥占用岸线外,规划为临港工业及修造船发展区。

4.黄礁作业区和大陈岛作业区。黄礁作业区位于大港湾,大陈岛作业区位于上大陈岛南部缸片礁、油菜花屿高梨头一带,两作业区均规划为预留发展区。大陈岛作业区有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的条件。

专栏5 港口陆域布置规划

1. 三山作业区。

2. 牛头颈作业区。

3. 前所作业区。

4. 黄礁作业区和大陈岛作业区。

 

十四五期间,海门港区规划航道、锚地项目新建2个,港口码头项目新建4个、续建2个,陆岛交通码头项目新建3个、续建1个。

  航道、锚地

海门港区公用码头前沿港池疏浚,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2-2025年,总投资约0.1亿,十四五计划投资0.1亿元。

②内河航道养护工程,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1-2025年,总投资约0.23亿,十四五计划投资0.23亿元

 港口码头

①浙江海昌物流码头改建工程,为续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1-2023年,总投资约0.5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0.1亿元。

②台州市振港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基地1000吨级货运码头工程,为续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1-2023年,总投资约4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亿元。

①浙江腾云物流码头工程,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1-2023年,总投资约2.5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2.5亿元。

②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综合执法管理服务基地,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1-2023年,总投资约1.5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5亿元。

①台州交投港务有限公司5000吨级码头工程,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2-2024年,总投资约1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亿元。

②海门港埠总公司码头外迁,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3-2026年,总投资约1.8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1.8亿元。

陆岛交通码头

①江区大陈镇望夫礁码头,为续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1-2022年,总投资约0.5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0.5亿元。

②台州海上客运中心外迁,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2-2025年,总投资约3.2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3.2亿元。

①大陈客运码头,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5-2030年,总投资约1亿元。

②黄礁岛客货码头(寡妇岩嘴码头) ,为新建项目,建设年限为2025-2030年,总投资约0.2亿元。

 

专栏6 码头项目规划

1. 航道、锚地

海门港区公用码头前沿港池疏浚。

内河航道养护工程。

2. 港口码头

① 浙江海昌物流码头改建工程。

② 台州市振港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基地1000吨级货运码头工程。

③ 浙江腾云物流码头工程。

④ 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综合执法管理服务基地。

⑤ 台州交投港务有限公司5000吨级码头工程。

⑥海门港埠总公司码头外迁。

3. 陆岛交通码头

① 椒江区大陈镇望夫礁码头。

② 台州海上客运中心外迁。

③ 大陈客运码头。

④ 黄礁岛客货码头(寡妇岩嘴码头)

    内河航道

结合河道疏浚整治,优化内河航道环境,航道功能向货运型、生态型、景观型转化,保持生态平衡,并与港口码头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内外联系、水陆互动、功能互补的航运网络。

规划内河水运线路椒(灵)江、永宁江、前四线、栅温线、七条河线三条内河水运线路形成两江三线的内河航道格局。对椒(灵)江、永宁江、栅温线等重要航道进行改造,逐步改造航道的瓶颈航段,改善航道的通航条件。

专栏7 内河航道网布局

两江:椒(灵)江、永宁江。

三线:前四线、栅温线、七条河线

大陈航运集聚区平台

根据《台州市港航发展“十四五”规划》,大陈航运集聚区平台为台州港航六大平台之一。

目标定位:培育引导航运企业发展,积极构建船舶运输、船舶交易、航运金融保险、航运信息咨询配套完善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

平台概况: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依托大陈岛资源条件优势,大力发展船舶运输、船舶交易、航运金融保险、航运信息咨询配套等现代化航运服务。聚力航运集聚区总部基地功能完善和能级提升,形成要素集聚的航运服务平台。

 

5-6 港口布置规划图

 

 

5-7海门港区航道及锚地规划示意图

5.航空

深入推进“两个大陈”建设,为大陈岛交通旅游提档升级,计划完成投资0.1亿。

为深入推进“两个大陈”建设,破解大陈陆岛交通方式单一、客船航行耗时长等问题,椒江区积极谋划引进水上飞机项目,融合短途通勤、陆岛旅游和应急救援等服务,为大陈岛交通旅游提档升级。

水上通用航空具有占地少、成本小、环境友好、运营灵活的特点,深度契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大陈岛水上飞机项目位于上大陈岛南岙码头区域,旨在建设浙江省第一批海岛通用机场,打通大陈岛与椒江陆域、台州市、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空中通道,同时结合“红色旅游”元素,开发大陈岛海岛空中旅游产品,提升旅游能级,优化旅游交通方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海上通航低空专线以及水上机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休闲度假”和旅游交通“融合一体,将登岛时长最短缩短至15-20分钟,“十四五”计划投资0.1亿元。

专栏8 民用机场布局

水上机场(1个):大陈岛通用机场。

 

 

5-8 机场布置规划图

 

6.邮政

推动邮政服务增效、实现快递村村通

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进快递业两进一出快递兴农工程,探索适应快递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快递服务进厂进村出海的新高地。加快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及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快递末端网点标准化建设,完善智能快件建设布局;进一步健全快递服务网络,实现乡乡有网点;进一步缩短快递服务目标,长三角地区内重点城市间12小时送达,其他城市间24小时送达。

进村:培育构建农村物流辐射网,推进城乡快递实现均等化,快递业支撑服务农村消费和生产需求;

进厂:打造工业互联快递服务网,形成全省领先的现代供应链能力,快递业支撑台州制造业发展需要;

出海:大力拓展国际快递市场,扩大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快递市场份额和综合竞争力。

7.枢纽

加大枢纽建设投入,完善客货枢纽布局,计划完成投资1.6亿。

十四五枢纽建设计划投资1.6亿元。其中,客运站场实施类项目1个,计划投资1.6亿元,预备类项目1个。

客运枢纽:新建台州铁路站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年限为2020-2021年,总投资1.6亿元,包括台州站桥下空间利用。远期将新建台州站汽车客运站(台州客运总站迁建工程) 建设年限为2025-2027年。

货运枢纽:远期规划建成台州椒北物流园区货运枢纽。

专栏9 枢纽布局

客运枢纽:

① 台州铁路站综合客运枢纽;② 台州站汽车客运站(台州客运总站迁建工程)

货运枢纽:

① 台州椒北物流园区货运枢纽。

 

 

 

5-9 客运枢纽规划图

 


8.绿道

提炼山水特色,联通临海、路桥,助力省级骑行绿道网,计划完成投资0.3亿。

十四五期间,经过台州市中心城区的省级绿道涉及③号线(沿海骑行绿道)及⑨号线(娱乐养生骑行绿道),总长56.17公里,其中③号线40.75公里,⑨号线15.42公里。

中心城区③号线北接临海杜桥镇,借道228国道至椒江区前所街道,后经椒江前所至建设(75省道)工程、椒江二桥至椒江区海门街道,向东沿枫南路至东部新区塘坝,沿塘坝一路向南经路桥区金清镇,接温岭滨海镇。沿线设置一级驿站3处,借道长度40.04km,新建长度0.71km,总投资2560万元。

中心城区⑨号线西接临海涌泉镇,向东利用现状村道及椒江防洪堤至章安街道,后续借用椒江防洪堤、现状村道及椒北大街至前所街道,后借用225省道至绿道③号线。借道长度15.42km,总投资771万元。

 

专栏10 省级绿道网布局

一纵:3号绿道网(沿海骑行绿道),沿三门县、临海市、台州市区、温岭市、玉环市布局,线路总体呈南北走向。

一横:9号绿道网(娱乐养生骑行绿道),沿台州市中心城区、临海市、仙居县布局,线路总体呈东西走向。

 

 

5-10 省级绿道规划图


十四五铁路建设规划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时间

总投资

(亿元)

十四五计划投资

(亿元)

备注

1

杭台高铁椒江段

2019-2021

31

7.2

已开工

2

沿海高铁(甬台温高铁)

2023-2027

44.3

16.4


3

金台高铁

待定

暂无

暂无



合计


75.3

23.6


十四五市域铁路建设规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时间

总投资

(亿元)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备注

1

市域铁路S1线椒江段

2016-2021

50

15.3

已开工

2

市域铁路S2线椒江段

2023-2027

112.1

108.9



合计


162.1

124.2


 “十四五公路网规划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年限 

里程 

总投资 

十四五计划投资 

备注 

(公里) 

(亿元) 

(亿元) 

实施类

(一)高速

1

台金高速椒江停车区

2022-2025

——

1

1

新建

(二)省道

1

S203鄞州至玉环公路临海溪口至椒江章安段工程

2025-2029

4.13

8.54

0.5

新建

2

S203鄞州至玉环公路椒江一桥改扩建及接线工程

2024-2030

12.42

50.69

7.5

新改建

(三)重要县乡道

1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桐屿至椒江滨海公路(现代大道)

2016-2021

17.81

42.6

7.4

续建

2

台州路桥机场进场道路工程

2021-2023

1.9

8.2

8.2

新建

3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路桥至椒江沿海公路(海城路)

2023-2026

15

21

14

新建

4

海城路快速路(高架)

2023-2026

8.3

29

22

新建

5

现代大道至沿海高速接线工程

2022-2025

2

6

6

新建

6

椒江区上辇至椒江农场(下陈段)公路改建工程

2022-2023

1.5

1.25

1.25

改建


合计


63.1


67.9


预备类

(一)国道

1

228国道椒江至温岭段改建工程

2025-2030

暂无

暂无

暂无

改建

2

75省道椒江前所至建设及83省道椒江建设至临海涌泉工程

2024-2027

17.11

21.8

暂无

新改建

(三)重要县乡道

1

椒江区Y011沿汾线改建工程

2023-2025

暂无

暂无

暂无

新改建

2

椒江区上下大陈岛连岛工程

2025-2028

暂无

暂无

暂无

新建

3

椒江章安至临海红脚岩(杜盈线)改建工程(椒江段)

2022-2030

暂无

暂无

暂无

新改建

公路养护及农村公路建设

1

公路养护

2021-2025

--

2.8

2.8


2

农村公路提升改造

2021-2025

25

1.2

1.2


 

 “十四五港口航道建设规划表

序号

项目

建设年限

性质

总投资(亿元)

十四五拟投资(亿元)

实施类

(一)航道、锚地项目

1

海门港区公用码头前沿港池疏浚

2022-2025

新建

0.1

0.1

2

内河航道养护养护

2021-2025

新建

2.3

2.3


合计



2.4

2.4

(二)港口码头项目

1

浙江海昌物流码头改建工程

2021-2023

续建

0.5

0.1

2

浙江腾云物流码头工程

2021-2023

新建

2.5

2.1

3

台州市振港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基地1000吨级货运码头工程

2021-2023

续建

4

1

4

台州交投港务有限公司5000吨级码头工程

2022-2024

新建

1

1

5

台州市海洋与渔业局综合执法管理服务基地

2021-2023

新建

1.5

1.5

6

海门港埠总公司码头外迁

2023-2026

新建

1.8

1.8


合计



11.3

7.5

(三)陆岛交通码头项目

1

椒江区大陈镇望夫礁码头

2021-2022

续建

0.5

0.5

2

台州海上客运中心外迁

2022-2025

新建

3.2

3.2


合计



3.7

3.7

预备类

(一)陆岛交通码头项目

1

大陈客运码头

2025-2030

新建

1

暂无

2

黄礁岛客货码头(寡妇岩嘴码头)

2025-2030

新建

0.2

暂无


合计



1.2


十四五民航建设规划表

序号

项目

建设地点

性质

总投资(亿元)

十四五拟投资(亿元)

1

大陈岛水上机场

大陈岛

新建

0.1

0.1


合计



0.1

0.1

十四五客、货运枢纽建设规划表

序号

项目

建设年限

性质

总投资(亿元)

十四五拟投资(亿元)

客运枢纽(实施类)

1

台州站综合客运枢纽(铁路)

2020-2021

新建

1.6

1.6


合计



1.6

1.6

客运枢纽(预备类)

2

台州中心站汽车客运站(台州客运总站迁建工程)

2025-2027

新建

暂无

暂无


合计



暂无

暂无

 

 “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总投资

序号

建设项目

规划投资(亿元)

(一)、铁路


1

杭台高铁椒江段

7.2

2

沿海高铁(甬台温高铁)

16.4

3

金台高铁

暂无

(二)、轨道


1

市域铁路S1线椒江段

15.3

2

市域铁路S2线椒江段

108.9

(三)、公路


1

路网建设

67.9

3

公路养护

2.8

4

农村公路

1.2

(四)、水路


1

航道、锚地项目

2.4

2

港口码头

7.5

3

陆岛交通码头

3.7

(五)、航空


1

大陈岛水上机场

0.1

(七)、枢纽


1

客运枢纽

1.6

(八)、绿道


1

号线

0.26

2

号线

0.08

合计

236

 


(二)打造高效的现代运输服务体系

作为综合运输系统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的指标,运输服务是公众最直观感受交通运输发展成就的界面,是基于交通基础设施指标下,对综合运输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公众日常生活水平的升华,并以构建安全、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体系为总目标。

1.客运服务体系

立足椒江区,服务于整个市区、市域,满足市民快速流动、群众基本出行、个性化出行等运输需求,提供快速品质化、基础普遍化、个性服务多样化的多层次客运服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公交优先。构建由快速高效城际客运系统、完善的城市内公交系统和全面覆盖农村客运系统的三级客运服务系统。

(1)打造快速高效城际客运系统

十四五期间,新的铁路台州站将建成投运,一方面应提升铁路台州站综合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高铁开通后,公路客运量将进一步降低,应根据客流变化情况,合理调配汽车客运时间和运力,做好多种客运资源的合理分配。

(2)构建完善的城市内公交系统

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类设施结构完善、各种网络布局合理、各种方式衔接紧密、各种服务高质多样的集约型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增强公共交通对公众出行的吸引力。

提升城市公交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通过建设市域轨道交通,增设公交线路和站点的方式,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和公交全覆盖,公交分担率达到40%。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核心区开设公交专用车道,并实行信号优先,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保证公交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提高城市公交的出行比例。

加强客运枢纽、公交停车场站及站点建设。推进台州站的建设,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

(3)实现全面覆盖的农村客运系统

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实现乡镇客运线路公交化,与城市公交一致。逐步推进与周边县(市、区)客运转为城市公交。乡镇以中心客运站为中转节点,向下覆盖至自然村,以此构建纵横向客运通道,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2. 货运服务体系

(1)提升发展港口物流,整合打造海门港物流集聚区。

围绕打造品质港城目标,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口服务保障,大力推进由物流园区(包括三山港)、外沙、椒北等三大区块组成的海门港物流集聚区建设,促进集装卸、堆存、运输、货物加工、包装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港口物流发展,提升港口竞争力。加大三山作业区整治力度,淘汰煤炭等大宗商品中转配送,适度开发矿建材料、水泥等大型建材配送,着力打造绿色环保港区。以牛头颈为界,上段逐步退出货运功能,积极发展旅游客运,下段至外沙区块保留集装箱运输功能,引导外沙化工区退二进三发展临港仓储物流业。鼓励和引导椒北的造船企业通过兼并、合作、重组等方式转型发展散货运输物流业。

(2)大力发展产业物流,加快建设专业物流中心。

以打造现代智造基地为契机,围绕制造业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加快洪家街道、三甲街道等制造业集聚区域物流服务的配套完善和功能整合,鼓励区内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继续推进塑料、煤炭、钢材、家电、家居装饰等产业基地型物流中心建设,满足生产和生活双重流通需求。

(3)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建立健全冷链物流体系。

积极发展水产品、鲜活农产品、食品冷链运输和低温销售,增强产品解散和配送的质量保障。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和低温配送中心建设,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4)加快发展城乡配送物流,合理布局城乡配送网点。

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大力发展快递业务,合理布局城乡快递配送网络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子商务进万村农超对接等工作,加快社区电商投递终端、农村电商服务站、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形成以城市配送中心为支撑、农村货运站点和社区服务站为补充的城乡物流服务体系,破解城乡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5)不断拓展物流服务领域,全面提升专业化、信息化水平。

创新发展供应链物流、跨境物流、应急物流、绿色物流、循环物流等特色化新型物流供给模式。大力推进生产流通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业务,引导工商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培育现代物流市场需求。支持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组建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服务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探索建立物流信息发布、数据交换、在线交易、网上政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广应用GPSAISRFID等物流技术,鼓励企业开发内部的物流信息管理网络,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物流设备,降低物流成本。

 (6)提高资金支持力度

争取落实更多的中央专项资金以及省、市补助资金,重点支持物流园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继续加大信贷力度。

(三)建设交通领域新基建应用体系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建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

1. 建设综合交通智慧平台

建设交通大数据中心。依托城市大脑建设交通大数据中心,迭代升级现有信息系统,逐步加大系统内部和部门、企业间的数据汇集共享力度,全面实现公路、水路、铁路、民航、重点枢纽、两客一危等业务数据的融合互通,通过人工智能挖掘提升数据价值,实现动态监测、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等功能,提升交通运输现代化治理水平。积极建设出行即服务平台(MAAS),促进交通出行服务全流程网络化运行,聚焦出行诱导等服务,通过导航软件、广播、社交媒体提供交通信息服务,提升出行效率和出行体验。建成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信息平台,探索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提高共同配送、集中配送能效。

建设交通出行服务平台在城市治堵、智能出行方面,推动公安、交通等行业数据和互联网企业等社会数据的融合。促进跨部门、跨行业数据资源的协同共享、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大公安、大交通的综合治理格局。依托大数据预测,聚焦出行诱导服务,通过导航软件、路段广播、诱导屏、微信等公众出行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参与浙里畅行建设,提升出行体验。

建设智慧物流。应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运输与配送效率、减少物流成本、更有效地满足客户服务要求。将区内货物流通的数据、物流快递公司运力、客户需求等数据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的即时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快速、高效、经济的物流。

2. 建设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参与全省智慧公路建设,重点推进数字赋能技术在G228国道管理中的应用。建设智慧港航,加快推进“5G+智慧码头多场景批量化应用。

积极探索BIM技术交通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项目前期可指导选线,全方位指导设计。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BIM 应用软件与交通项目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接口,充分利用BIM 的直观性、可分析性、可共享性及可管理性等特性,为交通项目管理的各项业务提供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与技术分析手段,配合交通项目管理的流程、统计分析等管理手段,实现数据产生、数据使用、流程审批、动态统计、决策分析的完整管理闭环,以提升交通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运营过程中建立BIM 应用软件与交通项目健康监测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接口,科学养护。为提高BIM技术应用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可在特大桥、大桥、长隧道中率先使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四)建立可靠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1. 健全安全责任监管体系

强化对交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树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发展理念,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进一步明确机构改革之后各单位安全监管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组织有力、监管到位,确保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推进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健全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交通部门常态化开展安全督查检查。定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督查、检查,形成安全监管高压态势,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督促责任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全面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通过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处罚等多种形式,督促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2. 提升设施本职安全水平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持续推进公路灾害防治、病危桥隧维修改造和安全防护工程,强化事故多发路段改造提升。加快提升内河通航作业、水上客渡运安全水平,打造航道锚地支撑保障体系。实现国省道2.5米、农村公路4米以上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安防设施全覆盖,现有四、五类桥隧改造率100%、国省道边坡灾害处置率100%

推进交通运输装备持续升级。基本实现中长途客运以高级客车为主,全面淘汰57座以上及卧铺客车,城市公共客运、城乡客运全部实现空调化和无人售票,逐步提高高级客车和绿色新能源车辆比重,努力实现城市公交车100%使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大力推进营运车辆的大型化、专业化。重点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多轴重型汽车列车、集装箱车和短途集散用小型货运汽车。推进甩挂运输,提高牵引车利用效率。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交通装备,推进工程车、物流车等清洁能源化改造。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沿海、远洋船舶和内河、远洋船舶和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力争达到10000吨、600吨以上。

提升交通建设工程本质安全水平。开展桥梁隧道等预制构件质量提升攻关行动,推进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检测,持续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推广智能化加工设备,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3. 深化安全风险防控治理

提高安全意识,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力量,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力度,积极在本辖区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宣教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行业人员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交通建设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和安全专项管理人员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管理从业人员应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后再上岗,切实保证相关人员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一是定期整治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二是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港口等重要设备设施、特殊作业环节和内河船舶碰撞桥梁等重大工程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排查治理。深化金台铁路沿线隐患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深化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提升,主要包括农村公路安防设施,危桥、危隧道修复等。

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强化事故隐患清单治理,增强隐患治理的监督执法力度。推动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隐患清零,一般隐患减增量、去存量。联合公安、文化广电、高速交警等部门开展打击非法营运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全市平安工地建设工作。

4. 坚决扼制重大安全事故

加强对两客一危的管理。逐步普及两客一危车辆定位系统安装工作,确保运输企业对这些车辆管理的主动性。组织交通执法人员上门帮助指导危货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台帐、档案,搞好安全工作痕迹管理和动态管理,落实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防范措施,提升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同时,组织执法人员重点开展路面执法稽查,在各高速路口、高速服务区、客运中心等重要地点设卡,检查过往危险品运输车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非法运输危险货物等违法现象。

加强货车超限超载治理。普及国省道加装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逐步延伸至重要县道。在制度建设方面,探索超载超限率挂钩运输企业信用评价;建立道路非法营运靶向打击系统,通过采集车辆及违法信息,建立车辆运行分析模型,对进入我区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预警提醒,使黑车整治更加精准高效。

 

科技治超系统

强化港口、水运危货管理。加强港口危货企业两重点一重大(政府安监部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重大危险源)堆场、储罐等货物集中区域风险联方联控,特别加密甲A类介质储罐抽查频次、缩短检测周期,强化外包作业和动火作业管理,建立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高危作业管理,建立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高危作业场所和环节实时监测、智能感知和风险预警。强化对海运企业经营资质等检查,深化海上运输安全管控。

5. 强化应急运输保障能力

参与建设高效顺畅的应急指挥体系。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建立县一级应急资源调度机制,与全市、全省实现资源共享。重点公路与桥梁监管、路网监测与应急指挥、两客一危车辆监控、智慧港航应急指挥和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等监测系统与市级、省级平台全面接入。

(五)构建低碳美丽的绿色交通发展画卷

绿色交通的首要目的是减轻交通拥挤、降低环境污染,其主要意义是强调交通与环境、资源、发展、服务之间的关系。十四五期间,全区应积极参与交通运输部实施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工程、组织创新工程、绿色出行工程、资源集约工程、装备升级工程、污染防治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七大工程,实现绿色交通由被动适应向先行引领、由试点带动向全面推进、由政府推动向全民共治的转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建设美丽中国、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

1. 持续推进运输结构的优化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运输结构的优化主要是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路转铁路、公路转水路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切实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助力我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好服务建设交通强国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椒江区是全市的中心城区,区内有海门港区,距台州中心港头门港距离较近;我市首条以货运为主的铁路——金台铁路即将建成通车。我区运输结构调整条件较好。当前应当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强化协调联动和资源统筹利用,创新运输模式,促进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江海联运,着力推进集疏港公路建设,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码头及配建工程建设和改造升级,培育龙头航运企业,努力提高我区水运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智慧航道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效率水平和服务质量能力,确保内河航运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2. 强化交通资源节约集约

推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生态保护贯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过程。统筹推进绿色铁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建设,积极推进公路+旅游生态智慧服务区建设,推动传统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转变。

一是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设计的精细化、合理化、个性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严格按照全市、全区路网规划,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设计技术标准,少占农田良田,多用生态防护。科学合理运用纵面、平面、横断面的技术指标,避免大填大挖,减少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全区交通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执行率、环保三同时落实率均达到100%

二是在施工理念上,将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反对大开大挖、填水填湖的老办法,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路景相融。推广应用机制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破解砂石资源短缺瓶颈。

三是在养护理念上,统筹沿线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升专业化、机械化、规范化养护水平。

3. 深化交通环境污染治理

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首先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推广,要求新增公交车、出租车全部为新能源或清洁能源。加快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更新。

提高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积极推广纯电动和LNG等清洁能源船舶,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客船和老旧运输船舶,公务船舶优先使用纯电动船舶,加快LNG加注码头布局。

强化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持续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推行船上储存交岸处置治理模式,加强对港口码头现有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与城市公共转运。

(六)提升交通行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 深化交通运输领域改革

最多跑一次牵引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在省、市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参与交通领域数字化改革,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最多跑一次任务的落地。

2. 加强交通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离不开一批交通人才,提高交通队伍干部职工技术文化素质,是交通事业快速、科学发展的坚实保障。

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重点做好制度政策、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的工作,做到用环境吸引人才、用事业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交通事业中来。

加强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与管理。积极投入参加新一轮国家、省、市拔尖人才的选拔、推荐和动态考核,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教育力度。坚持依靠教育培养人才,依靠人才掌握科技,依靠科技发展交通原则,制定交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适当的政策,激励交通人才队伍不断提升自我。完善交通行业继续教育工作,利用高校教育资源,采用定期举办讲座、短期学习班、调查调研、对外交流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快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

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把一些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同志纳入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培养。

3. 以党建促进全区清廉交通建设

一是打造党建品牌。红色路标行动作为提升党建工作、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重要抓手。在交通工程推进上,推行党建+交通工程建设,将党建阵地前移到工程一线,共同推进椒江四好农村路党建示范路建设,共同打造红色样板的品质工程。

二是提升党建文化阵地。精心打造交通运输系统党建展厅(陈列室)、党员会议室(党员之家)、谈心谈话室(活动室)、红色书吧等场所,倡导党员干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境界。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按照《椒江区交通运输局清廉交通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清廉交通子项目,进一步完善指标量化体系,创新考评办法,扎实做好党建交叉检查迎检工作,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发挥考评的激励导向作用。压实一切工作到支部,增强支部书记抓党建的主业主责意识,全面推行清单制,将管党治党责任传递到每一名党员。

六、保障措施

十四五期间,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浙江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的决策部署,为交通强市建设贡献椒江力量,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健全体制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交通强市办要求,成立交通强区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和协调作用,协调推进解决综合运输规划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部门、乡镇要强化落实,纳入年度考核和重点督查。实行挂图作战、节点管控和清单管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以及问题销号机制。加强督导考评。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

(二)强化要素保障

制定土地要素保障机制,保证建设用地供应。做好与省级、市级相关部门的汇报沟通,积极将各类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列入省及省以上重点项目,争取省级带帽土地指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结合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的变化,及时做好有关交通运输规划的调整修改工作,提高规划的适应性;完善各种交通运输规划的论证审批工作,提高规划的严肃性;着重做好公路、航道、铁路、城市道路、运输枢纽、运输站场和公共交通等方面的重点建设用地控制,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一是要吃透上级资金补助政策。最大限度地申请部、省、市的补助资金,减小区一级财政压力。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的精神,在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积极探索,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三是要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项目性质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方式,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投资新机制。

(三)健全体制机制

主动对接椒江区城市建设规划,深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与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加强通道资源管控,统筹地下空间利用。强化对铁轨公水空管邮枢廊的整体统筹,实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整合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协调、调度综合交通运输运营,建立高效通行一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