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7413X7/2022-144698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发展改革局(区粮食物资局) | |
成文日期: | 2022-06-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台州市椒江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
|
台州市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下达台州市椒江区2022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大陈镇人民政府,区政府直属各单位: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现予以下达,请认真执行。
一、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安排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安排如下:
2022年椒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2年目标 | 指标属性 |
1 |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 | % | 7 | 预期性 |
2 | 其中:一产增加值 | % | 1 | 预期性 |
3 | 二产增加值 | % | 8 | 预期性 |
4 | 其中:工业增加值 | % | 8 | 预期性 |
5 | 三产增加值 | % | 8 | 预期性 |
6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31.5 | 预期性 |
7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万元/人 | 17.2 | 预期性 |
8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 % | 8.5 | 预期性 |
9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76.86 | 预期性 |
10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 | 与经济增长同步 | 预期性 |
11 | 固定资产投资 | % | 10 | 预期性 |
12 | 其中:民间投资 | % | 预期性 | |
13 | 制造业投资 | % | 预期性 | |
14 |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 % | 预期性 | |
15 | 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 % | 预期性 | |
16 | 交通投资 | % | 预期性 | |
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 | 10 | 预期性 |
18 | 网络零售额 | % | 5 | 预期性 |
19 | 外贸自营出口总额 | % | 10 | 预期性 |
20 |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 | 2.81 | 预期性 |
21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8.25 | 预期性 |
22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17 | 预期性 |
23 |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 % | 86 | 约束性 |
24 | 实际使用外资额 | 亿美元 | 0.45 | 预期性 |
25 |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 | 按上级下达任务 | 约束性 |
26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按上级下达任务 | 约束性 |
27 | 万元GDP用水量降低 | % | 2 | 约束性 |
28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93 | 约束性 |
29 | 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 微克/ 立方米 | 按上级下达任务 | 约束性 |
30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包括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 | % | 按上级下达任务 | 约束性 |
31 | 全区河流I-Ⅲ类水质断面比例 | % | 按上级下达任务 | 约束性 |
32 | 森林覆盖率 | % | 22.6 | 约束性 |
33 |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 | 21.44 | 约束性 |
34 |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 | <0.015 | 约束性 |
35 | 煤炭石油天然气储存能力 | 万吨标煤 | 按上级下达任务 | 预期性 |
36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6.55 | 约束性 |
37 |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 万人 | 1.9 | 预期性 |
38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7.5 | 预期性 |
39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7 | 预期性 |
40 | 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 | 人 | 4.1 | 预期性 |
41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44.1 | 预期性 |
42 |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 | 人 | 25 | 预期性 |
43 | 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 个 | 3 | 预期性 |
44 |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 | 下降1个百分点 | 约束性 |
45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 平方米 | 2.6 | 预期性 |
46 | 人均预期寿命 | 岁 | 84.32 | 预期性 |
47 |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 | 张 | 5.5 | 预期性 |
48 | 人才资源总量 | 万人 | 27 | 预期性 |
49 | 居民阅读率 | % | 92.7 | 预期性 |
50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14.45 | 约束性 |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走好共同富裕之路
强化共富数字支撑。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统筹整合政府数据、市场数据、社会数据、群体数据,助力台州“共富图”数字应用建设,重塑共同富裕体制机制。聚焦省“1+7+N”重点工作框架、“1+5+N”重大改革脉络,对标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深化“扩中提低”改革,立足于椒江的五图十景,构建“1+4+5”工作体系,实现1个核心突破、聚焦4类主要人群、打造5大民生品牌。配套建立滚动更新的关键抓手库、改革项目库,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共同富裕硬核成果。
聚焦重点人群增收。立足于椒江都市型产业定位,聚焦高校毕业生、职业工人、低收入农户、残疾人等关键人群。探索高校毕业生集聚政策创新,深入实施“引凤工程”,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留椒行动,加快台州高校创业园建设。推进“助残就业服务码”数字化改革项目,构建全方位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大力实施职技融通改革,落实职技融通学分、证书互认制度,打通技工“成长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抱团片区、农民持股等方式增强村集体经济,建成农村集体资产智慧管理平台,大力推进章安太平山北麓片区未来乡村试点建设。
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立足于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走好“民生享富”之路。打响“优质民生保障赛”,打造“聚椒乐业”“卫你健康”“学府椒江”“长情银龄”“山海红旅”五大民生品牌。推进育才二小、文昌一小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实现普惠性教育提质扩面。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优质民生服务,加快公共卫生事业提升工程建设,上线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集成系统,构建“智慧养老”体系,实现怡和康养院开工建设,打造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居家养老服务圈。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计划,做好社会保险制度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大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
(二)深耕蓝色海洋经济,打造转型升级引擎
谋深谋细海洋产业。围绕海洋强省战略和现代化湾区建设,大力发展海洋制品、现代渔业、生态渔业等产业。推动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推动大陈黄鱼养殖区向深远海区域发展,建成国内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擦亮“大陈黄鱼”金名片;提速海洋肽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招引培育一批海产品精深加工上下游企业;加快大隐渔市落地建设,以项目为契机激发市场贸易、休闲消费、文化体验等服务业属性,汇聚形成集生产、加工、休闲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抢抓能源万亿风口。发掘风能、波浪能、光伏能、潮汐能等海洋能潜力,推进风电全产业链布局和光伏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探索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和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加快一江山岛附近海域潮汐波浪能课题研究。优化海岛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建设氢电耦合及低频输电两大示范工程,争取在海岛新能源项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
发展数字滨海旅游。坚持红色旅游定位,全面推进“海岛大花园”建设,彰显垦荒文化、军事文化、海洋文化,应用“畅游大陈”“数字海钓”“享趣大陈”等数字化场景,以数字赋能全岛旅游业。加快梅花湾核心区、甲午岩度假村提升改造,完善陆岛交通工程、望夫礁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培育“2+4+N”产业集群,依托产业链“一键通”系统,开展产业链图谱动态更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加快星星智能冷链、杰克未来工厂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以“楼均税收”论英雄,迭代升级“楼省心”数字化平台,实现“智慧运行、智慧监测、智慧招商、智慧企服、智慧保障”一键通,新增一批亿元楼宇、特色楼宇。聚焦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直播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推进“一轴三街多楼”消费地标打造。推进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立一批数字农业工厂,打造“台九鲜”“椒子农心”等特色农业品牌。
强化产业创新平台。以浙江椒江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发挥开发区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以“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标准推进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创建,突出“高、新、尖”的产业导向,落地建设一批标志性项目。推动绿色药都、智能卫浴小镇向2.0版发展,争当亩均效益标杆。推进台州金融创新发展区建设,以壮大“两小”特色金融为核心,培育新兴金融业态,与创谷基金港联动形成现代金融“一区一谷”格局。
激发企业科创活力。把稳增长的重点放在稳企业稳主体上,用好新一轮减税降费和降低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用工成本等系列政策,完善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制度,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放水养鱼”和雄鹰企业培育行动。扩大科技创新队伍,加快“人才码”“就业创业码”推广应用,政企合力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
(四)突出重大项目支撑,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举办项目谋划擂台赛、头脑风暴等活动,不断充实全区重大项目储备库,科学编制省市县长项目、“六个千亿”产业投资计划、“4+1”重大项目等项目清单,加快赞生中成药、韵达产业园等项目落地。探索完善“三制度”“三图标”“三清单”项目管理制度,定制项目个性化“路线图”,抓好共同富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确保参与项目100%如期开工。
全面推进区块建设。立足于市区重点区块,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进程。“一江两岸”以滨江公共空间西延东进打造城市景观主轴线,加快江岸尚城总部集聚区、金融大厦等总部项目建设,实现葭沚老街广场及老街改造一期完工。商贸核心区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完成心海未来社区三年阶段性目标,加快中央公园、心海城市共享空间等项目建设,推动创谷基金港形成规模集聚效应。高铁新区加快完善“三纵一横”主干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力争台州“云谷”“山水客厅”落地建设。
全力保障项目推进。实施“土地优供”工程盘活存量挖潜增效,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五未”行动。加大向上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补助等资金支持;推动更多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等计划盘子,争取带帽用地指标。创新政银企对接平台,用好产业基金、企业债等融资工具,促进金融与项目精准对接,共同发力项目建设。
狠抓重大项目招引。聚焦海洋经济、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方向,紧盯长三角、突出珠三角、深耕京津冀、拓展成渝地区,从“政府+专业+市场”三维度发力,丰富以商招商、专题招商、数字化招商等多种招商引资模式。绘好“招商引资地图”,对事关产业民生发展的重大项目强化“一事一议”保障,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集聚“大好强”项目。
(五)紧扣绿色低碳内核,加快建设美丽椒江
谋篇布局双碳战略。编制以海域开发为重点的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全区“1+6”领域碳达峰时间表和实现路径。全面厘清碳汇能力,重点核算优势较大的绿碳(森林碳汇)、蓝碳(海洋碳汇)能力,继续扩大全区绿植面积,全力提升碳汇水平。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继续深化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改革。
创建一批低碳试点。积极探索各类双碳试点,推动大陈岛碳中和示范区争创国家试点,对标各类试点要求,尝试争取低碳县、低碳街道、低碳园区、低碳工厂、低碳建筑等各领域试点。推进心海社区能源综合管理,打造集中供能系统,提高再生能源利用占比,节能降耗,打造“循环无废”的社区低碳场景。
统筹推进生态治理。强化水质提升,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推进医化工业污水处理厂、分散式净化厂工程、椒南片区污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等项目落地建设。聚焦空气质量改善,持续开展PM2.5和O3“双控双减”,全力提升优良天数占比。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启动岩头垃圾填埋场清理整治工作,推行全域生活垃圾分类,规范化渣土消纳场建设,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保障无缺位、固废无倾倒、废水无直排、废气无臭味”。
台州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