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拆迁进度这么快,我们也就放心了,大家都等着住新房子哩!”日前,当记者来到葭沚二期宝龙北区块东岸小区征迁现场时,只见一辆工程车正在拆除2幢5层楼的房屋,站在一旁的居民高兴地笑了。
葭沚二期能这样顺利的征迁,跟重要征迁区块葭沚街道江边社区的努力分不开的。
江边社区共有居民1600户,其中涉及征迁的有800多户。2020年12月,35岁的卢娅娜正式担任江边社区主任,带领社区的七人团队协助指挥部,投入居民征迁的工作中。
规划图+计算器+小册子3天完成6户签约
为了做好征迁群众工作,卢娅娜一方面广泛收集民意,了解村民需求,另一方面,把政府的征迁政策及时转达给每一位居民。每次下到征迁户家里,卢娅娜都会把自己的电话留给他们,于是,她的电话成了征迁户们的咨询热线,24小时畅通无阻。无论是征迁问题还是生活琐事,卢娅娜都会耐心地为居民解答,做征迁户的贴心人。
征迁户老王夫妻俩都是残疾人,在走访慰问时,卢娅娜考虑到他们是特殊人群,于是,联系了区慈善总会,给他们夫妻申请了临时救助。在维护政策底线的前提下,努力给他们争取了最大限度的利益。
“涉及群众的点点滴滴都不能马虎,特别是面对征迁户这样的特殊群体,我们更要认真细致做好服务。”卢娅娜说道。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卢娅娜就基本上摸清了社区的征迁情况,熟悉了邻里关系。靠着一张规划图、一个计算器、一本小册子,3天完成了6户签约。
学会换位思考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家住下街的征迁户曹某的妻子觉得指挥部把征迁面积算少了。“因为他们的房子有一部分是1996年后违建的,按照政策,无法算到赔偿里。曹某是老党员,他能接受这样的政策。”卢娅娜说。
于是,卢娅娜经常去曹某家,反复地跟曹某妻子沟通,讲解相关政策。有几次,曹某夫妇来指挥部办事,因为两人岁数大了行动不便,卢娅娜就车子接送他们。还跟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去档案馆调取曹某家厨房的原始资料。
“该享受的政策,我们会千方百计为群众争取利益,一分不少。”卢娅娜说。经过一个月的政策解释,曹某签下了协议。
“社区主任和征迁干部们对我们都非常热情,一遍一遍地给我讲政策,很是耐心,刚开始我也不太懂,这些天以来,慢慢地也能理解这个政策了。老头子还叫我入党,说要提高我的思想觉悟。”曹某妻子说。
“拆迁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多走、多聊、多看,和居民建立起感情,在坚守拆迁底线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卢娅娜说。
暖心服务化解邻里纠纷一次签下两户
在走访过程中,卢娅娜了解到东岸路的两户拆迁户因中堂问题发生纠纷。原来,其中一户征迁户李某因房屋面积不够,达不到预期的130平方米,需要加上中堂面积才能达到130平方米。但是隔壁的征迁户王某因房屋面积空余,加上中堂只是锦上添花,于是李某和王某协商将王某的中堂面积分割给李某并补偿这部分面积,但是因两家价格协商不下来,两家都未能签约。卢娅娜详细了解双方的情况后,多次帮助协调,最后达成一致,一下子签了两户。
想征迁户之所想,急征迁户之所急,用真心贴近征迁户,用真情服务征迁户,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跟踪解决,决不让征迁户吃亏。切实维护好征迁户的利益,充分考虑征迁户的实际困难,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征迁工作富有温度。这便是江边社区征迁工作的“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