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11331002002668442T/2022-147873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城市管理局) | |
成文日期: | 2022-12-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台州市椒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区政协十一届一次第49号提案答复的函
陈侃委员:
您在台州市椒江区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的建议》(第49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带来建筑业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建筑垃圾引发的各类问题也愈发突出,椒江作为主城区,省、市重点项目和房地产项目都比其他县市区多,建筑渣土产生量逐年攀升。据初步统计,2022年我区在建项目39个,合计出土方量超500万方,而且根据市区两级已明确的重点项目,建筑渣土增量将有增无减,每年消纳处置的缺口呈扩大趋势。而我区环境容量小,土地资源紧张,尤其是市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原先规划为渣土消纳主要场所的十一塘区块划入了台州湾新区,以致目前我区无专用建筑渣土消纳场,消纳压力巨大。建筑渣土无处可去导致渣土乱倾倒等违法行为频发,2021年我局查处建筑垃圾乱倾倒案件83起;2022年1-4月份现已查处乱倾倒案件78起,案件量较往年同期有大幅增长。建筑垃圾乱倾倒不仅严重影响市容环境,也成为制约椒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
2020年出台的《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标准体系,明确适用场景、应用领域等,提高再生产品质量。
一、存在困难
我区虽有大量的建筑渣土产生,但资源化利用进程缓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政策执行力度不足。一方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缺少统筹规划,目前虽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文件,但没有具体政策指导,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无法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建筑垃圾处置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偏低,各地对建筑垃圾项目建设缺乏主动性,没有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提出具体的政策支持措施,政策支持力度不高。
(二)资源利用迟缓,技术路线不明晰。建筑渣土可以制作营养土、制砖、做陶粒和作为路基垫层等。前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城发集团对接多家资源化利用企业,但均未有突破性进展,一方面是因为制砖等技术因能耗、碳排放等因素,在项目立项方面存在问题。另一方面,资源化利用技术面存在不确定因素,目前大部分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的机械设备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在实际应用中大量推广,而且资源再生产品缺乏市场认可,一些资源化利用产品需要省一级层面的认证,应用推广前景未知。
(三)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涉及环节复杂,投入高,后期应用不明确,导致各地推动落实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热情并不高。比如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企业需要固定的场地,而目前我区土地租赁费用高达4万多每亩,约为临海、三门等地的10余倍,再加上后期的设备投入等,资金投入大,多数企业都持观望态度。
二、对策
针对椒江目前建筑渣土消纳的困境,亟需强化源头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从建筑渣土单一填埋向填埋和资源化利用双轨并进转变,目前我区也正积极探索推动建筑渣土资源化再利用。
(一)强化顶层设计。我区已成立椒江区建筑垃圾消纳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区领导担任组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分局、区住建局等多个相关部门以及属地乡镇街道组成。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强化协商协作,推动信息共享,共同研究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难点问题。
(二)试点探索。我区从2019年开始建设大型垃圾分拣中心,目前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处理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分拣中心二期将引进一条专门利用建筑渣土生产免烧结砖的生产线,日处理量约为200~300吨,该项目虽无法解决建筑渣土消纳问题,但将是我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探索。
(三)加快推进新工艺。初步估算,一家资源化利用企业(占地100亩左右)每年能消纳建筑渣土60~80万方左右,特别是免烧砖和营养土的消纳工艺,既能解决渣土消纳问题,又能实现营收。目前已初步确定在原山峪染料地块拟建一座渣土资源再利用终端,该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年处置渣土量可达60~80万方。
(四)抓好常态化联合监管。在“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体制下,我局强化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加大对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建筑垃圾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建筑垃圾核准制,引导建筑企业严格遵守建筑垃圾管理各项规定,从源头管控建筑垃圾生产处置。加大执法力度,日间巡查与夜间突击相结合,常态整治与集中攻坚相结合,从严打击渣土车违法乱倾倒等行为。把低成本倾倒的出口堵住了,才能从源头上鼓励和推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由政府主导,从财政补贴、财税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利用市场化手段,积极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大力研发并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与相关配套设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目前我区在短时间内尚无法在建筑垃圾资源化上有较大的突破,我局也将立足单位职责,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理顺管理机制;加大政企合作,试点探索适合我区的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工艺;加大对我区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企业的帮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尽最大的努力推进我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发展。
感谢您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