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今日椒江 >>椒江动态

横河陈村:古村改造复兴“梦里水乡”

发布日期:2022-11-22 15: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今日椒江









编者按:为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鼓舞奋进力量,本报今起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安排骨干编辑记者深入一线蹲点采访,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务实举措和实际行动,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本岗、扎根基层一线、认真履职尽责的生动事迹。敬请关注。

日前,下陈街道横河陈村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婴幼儿成长驿站、新建泵站工程、民宿客栈项目等24个项目已经完工,这标志着横河陈村又一个别具特色的未来乡村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我们走进横河陈村,探究一下到底有什么特色亮点来吸引人们时,横河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西根笑呵呵地接待了我们,信心满满说道:“自创建省级未来乡村以来,村庄环境面貌已经大变样了。前不久我们获得了2022年‘浙江省美丽庭院特色村’,2016年被列为浙江省第四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2018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获评省级森林村庄和省3A级景区村庄等。我们利用未来乡村创建影响力,还盘活了村闲置集体资产,激活了古街,各方面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彰显古村特色优势,新业态带“活”古街

在横河陈村,有这样一家乡村咖啡馆,藏在老房子里,只在周末、节假日营业,却是远近闻名的“网红咖啡馆”。作为一种新型业态,乡村咖啡馆不仅为乡村吸引了年轻人,也为乡村振兴增加了新亮点。

“咖啡店、小酒馆、茶馆这类文艺特色小店深受青年人的喜爱,成为网络打卡热门景点,但他们与传统店铺不同的是,这类特色店铺舍弃了繁华的商业街区,大多选择老旧社区、古村落。横河陈村作为有七百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古建筑林立,河网围绕,风景清丽,生活静谧,与此类新业态店铺的定位不谋而合。”徐西根说。

据介绍,目前村里共有七八个项目入驻,有茶馆、小酒馆、咖啡馆等。这些业态的入驻,带给村子的变化很是明显。“横河陈村有131间老房子。以前,这些房子大多数都是被村民拿来当杂物间,少部分有人住。如今,有20多间老房子租出去了。”徐西根说,商家入驻也让不少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有些村民会带着莲子糖等土特产去卖;有些村民会在这些店里帮忙,装潢、搬运物资或是当服务员。有的一天能赚100元,实现家门口就业。” 

徐西根估算了一下,截至目前,新业态的引入差不多为横河陈村带来近10万人次客流量,带动五分之一村民就业增收。

徐西根说,他们还在规划建设智能停车场,充分调动村民门前屋后的闲置空间,并引进第三方,打响横河陈村文旅品牌,让村里变得更宜居宜游。

强化数字赋能共享  创新机制拓空间

未来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革是牵引力,更是加速度。

8月29日,全省92个完成省级复审的“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平台中,只有7个村获批通过。其中安装质量较好,被列为学习借鉴的4个村庄中,横河陈村榜上有名。8月30日上架未来乡村数字社会(浙里办)“我的家园”。

9月1日上午,以横河陈村标杆点(未来乡村)建设为载体,横河陈未来乡村数智中心正式揭牌启用。开发并接入老年人健康监测、垃圾分类等应用场景,让乡村治理更便捷、更准确、更贴心。

8月5日,椒江农商银行与椒江区下陈街道横河陈村签订未来乡村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椒江农商银行向横河陈村提供“未来乡村共富贷”授信10亿元。今后,该行将以乡土味、乡亲味、乡愁味为特色,通过建立丰收驿站、自助银行等,以及运用丰收互联、“云医疗”“云健康”等多元化线上智慧平台,探索银政合作推进乡村建设新路径,为横河陈村村民打造一体化的幸福生活圈。

10月14日,下陈街道横河陈村未来乡村“一老一小”服务场景启用仪式在该村举行,标志着由老村部改建而成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婴幼儿成长驿站正式启用。

“我们基于横河陈老村部的资源配套基础,盘活了老村部一楼、二楼共370平方米的活动空间,打造了15分钟家门口的亲子阅读区、养育小组活动区、儿童游乐区等,供广大居民群众阅读、听课,举办开放式亲子活动等。同时,老年人可享用健康服务室、多功能文体活动室。居家的老人和孩子随处都能找到阅读休闲、文化康养的幸福角落。”徐西根说。

下陈街道依托未来乡村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横河陈村“一老一小”服务场景,为全区婴育、养老建设探索了新路径。

农旅融合特色项目  “百亩稻田”认领计划

产业为本,文化为魂。近年来,横河陈村立足古街保护和文化挖掘,打造古街景区,成为未来乡村具有浓厚乡土味、烟火气的农旅新名片。

横河陈村有着7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空气清新、土地肥沃,以农业生产为主。近日,横河陈村推出“百亩稻田”认领计划,受到许多市民的青睐,大家纷纷报名成为东“稻”主。“我在未来乡村有亩田”活动,则是横河陈村推出的又一农旅融合特色项目。“横河陈村的村集体留地较多,因此我们精选了100亩优质稻田,面向市场开展共享稻田认领活动,带动村集体增收,助力共同富裕。”椒江下陈街道农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这100亩稻田种的是单季稻,4月下旬播种育秧、6月初插秧、8月下旬抽穗,10月上旬收割晾晒。到了12月底至4月,则改种油菜等观赏性作物,以保证土壤肥沃。东“稻”主可选择一方专属田地,由村里种粮大户统一打理,待到秋收时,即可领取500斤优质大米。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东“稻”主可来到田间地头,参与体验犁地、播种、插秧、施肥、除草、驱虫、收割、打谷、晒谷等农耕活动,体验传统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享受农耕、研学乐趣。若无暇现场体验,也可通过“云服务”方式,了解观察作物的生长变化。下陈街道还邀请了农业专家前来指导,让认领方都能吃上“定制生态米”。

截至目前已有60多亩稻田被认领。在召开的乡贤会议上,浙江振盛缝制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下陈街道乡贤会执行会长洪萍就当场认领了3亩稻田。“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回报社会,助力家乡建设。”

党建联盟共富圈  绘就未来乡村

如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共同富裕的发展优势?

下陈街道以打造党建联盟为抓手,在推动未来乡村共富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8月12日,椒江区未来乡村暨三街七村“乡村红韵”党建联盟在下陈街道横河陈村成立。联盟各方本着“组织共建、问题联解、项目联推、网格联动”的原则,以党建工作为纽带,推动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未来乡村创建工作新局面,切实提升党建引领力、基层组织力、区域融合力、发展推动力,全面增强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为未来乡村建设的区域联动发展赋能添劲。

据了解,今年我区安排8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先行先试谋划了章安太平山北麓片区、前所凤凰山西麓片区、下陈横河陈村三个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未来乡村新示范。

8月19日上午,农工党台州市委会在椒江区下陈街道横河陈村举行农工党“同心共富·未来乡村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助力“两个先行”贡献民主党派力量。

“同心共富实践基地”和“未来乡村实践基地”的成立,将充分激活各自资源优势,构建结对帮带、互动互联、资源共享、双向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格局,加快推进横河陈村现代化生活场景建设,促进农村产业提质增效、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共富。

此外,横河陈村已入选“心海绿廊”乡村综合改革试点,并与草坦洪村、下洋潘村、合作村、牛轭村等合计5个行政村组团成乡村共富联合体,正在申请共富乡村试点。

下阶段,下陈街道按照省级未来乡村建设标准和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创建内容,建立健全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体制机制,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促进人居环境管理长效化、精细化。实现智慧乡村建设服务全覆盖。做好“人”字文章补足村庄“气血”,打造共同富裕乡村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