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是提升城市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全区上下积极响应、市民群众自觉参与。文明创建带来了哪些改变?背街小巷又有哪些新变化?跟记者一起去看看吧。
椒江检察院北侧巷:
颜值高环境洁
化身文明风景线
综合评价:★★★★★
一直以来,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的“里子”,大多给人们留下不太文明的印象,而椒江检察院北侧巷这条背街小巷却是完全刷新了我们对“背街小巷”的认知。
漫步在椒江检察院北侧巷,车水马龙的喧嚣仿佛全部被隔绝在巷子之外,灰墙青瓦,绿树成荫,整条街道平坦整洁,每走几步就有一张文明宣传海报,“文明是一盏灯,照亮别人,温暖自己。”“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新时代文明人”……文明氛围浓厚。巷子一边是人行道,一边是停车位,全部车辆按箭头有序停放,赏心悦目。傍晚,伴着秋风和摇曳的树枝,居民们三三两两来此散步,家住附近的钟女士说:“这条背街小巷又安静又漂亮,文化内涵丰富,来这里散散步,心情都变好了。”
但美中不足的是,地上有些垃圾未清理干净。
和平路:
商铺意识到位
垃圾分类有序
综合评价:★★★★
作为一条有历史的“老”背街小巷,和平路的文明创建难度相对较大。小巷位于中医院东面,四周集市热闹,沿街店铺密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川流不息,每一个元素稍有不慎都会成为文明创建的“绊脚石”。
走进和平路,沿街商铺自觉管好门前三包,不存在占道经营现象,硬化的水泥路串联起了整个社区,街道、人行道道路平整、整洁,无卫生死角,空中无乱拉电线,墙上没有野广告,民房周围也没有乱堆乱放的生活垃圾,垃圾分类亭有序投放,整条背街小巷展现了较好的文明氛围。
但记者也发现了一些小问题,如沿街有个别车辆未按方向有序停放,甚至有未停在车位的现象,也存在非机动私自霸占机动车位现象,地上存在积水,水泥道路有部分破损等问题。
五中南巷:
文明提升改善明显
但还需再加把劲
综合评价:★★★
五中南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整改,能明显感到文明指数提升,道路路面硬化,无明显坑洼不平和路面积水;排水设施完善,无露天排水沟渠。建(构)筑物及依附于建(构)筑物的玻璃幕墙、展板等安全牢固、完好无损;窨井盖设施完好,无缺失、破损、明显下沉或突起现象。
但仍然存在部分不文明现象:虽然街道两旁在专门区域已经规划了停车位,但部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依然乱停乱放,居民家门口的花坛杂乱无章,拖把随意堆放,空中电线拉成了“蜘蛛网”,垃圾桶“跌倒”,垃圾“出逃”,文明行动还需要加把劲。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干净宽敞主街道是“面子”,而藏身于城市各个角落的背街小巷则是“里子”,看似不起眼,却是离百姓最近的连心路,市民出行的民生路,是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一环。背街小巷的治理不是部分人的工作,而是每个人的工作。只有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为背街小巷“加上滤镜”,让它变得光鲜靓丽!